原標題:打造“六個城市”,青島“一張藍圖繪到底”
從9月20日起,市政府新聞辦將舉辦“走在前 開新局·喜迎二十大”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邀請市政府分管領導和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介紹青島打造“六個城市”、建設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奮斗目標的思路、舉措和成效,喜迎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堅決扛起“走在前、開新局”的使命擔當,青島市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了建設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總目標和“一二三四六十”目標定位和思路舉措,是青島在新時代新征程上推動現代化建設的行動綱領。其中的“六”即“六個城市定位”,分別為現代產業先行城市、引領型現代海洋城市、國際化創新型城市、國際門戶樞紐城市、宜居宜業宜游高品質灣區城市、現代化治理樣板城市。
在首場主題新聞發布會上,市委常委、副市長劉建軍介紹了青島打造“六個城市”的總體情況。他表示,在“一二三四六十”體系中,“一個總目標”是今后五年青島發展的戰略指引;“兩個城市愿景”“三個新突破”“四個發展導向”是從不同角度對總目標的分解;“六個城市”是落實總目標的“四梁八柱”,是青島“辦好一次會,搞活一座城”、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新使命、新內涵、新路徑。
劉建軍介紹,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打造“六個城市”,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成立了專門的領導小組和6個專班,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擔任領導小組組長,市委副書記和常務副市長擔任辦公室主任,市政府各分管負責同志擔任各個專班組長。堅持規劃引領、細化思路舉措,編制了《關于聚力打造“六個城市” 加快建設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對打造“六個城市”作出總體部署;制定了打造各個“城市”的《五年規劃》和《三年行動方案》,分別明確了目標任務;同時,堅持項目化、清單化、責任化,確保落地見效。
發布會上,市發展改革委主任解宏勁介紹了《實施意見》的起草過程和主要內容。解宏勁表示,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市發改委牽頭開展“六個城市”工作謀劃和推進落實,會同科技、工信、公安、住建、海洋、商務等6個部門,起草編制了《實施意見》。
《實施意見》共8大部分33條,明確了總體目標任務,提出到2026年,城市綜合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明顯提升,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聚焦重點任務,提出了打造“六個城市”具體的推進路徑;優化推進措施,明確專班化推進、指標化引領、清單化落實、責任化督導、階段化評估等舉措,構建打造“六個城市”的工作合力。
發布會上,市政協副主席、商務局局長李蘇滿,市海洋發展局局長殷世逸分別介紹了打造國際門戶樞紐城市、引領型現代海洋城市的基礎條件、具體考慮和推進措施,并回答記者提問。
據了解,9月21日至23日,“走在前 開新局·喜迎二十大”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還將聚焦打造現代產業先行城市、國際化創新型城市、宜居宜業宜游高品質灣區城市、現代化治理樣板城市,深入解讀。
“六個城市”的未來藍圖和發展目標
現代產業先行城市
未來藍圖:加快實體經濟振興發展,率先創建國家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試驗區,打造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國家級現代服務經濟中心、全國都市現代農業示范區
發展目標:到2026年,境內外上市公司數量達到110家,制造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比重提高到30%以上,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到12%左右
引領型現代海洋城市
未來藍圖:對標國內外一流海洋城市,強化海洋功能和特色,加快建設國際海洋科技創新中心、全球現代海洋產業中心、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全球海洋生態示范中心、全球海洋事務交流中心
發展目標:到2026年,海洋生產總值占GDP比重達到33%左右,港口貨物吞吐量超過7億噸,集裝箱吞吐量超過2800萬標箱
國際化創新型城市
未來藍圖:持續提高科技創新策源能力和企業創新能力,打造國家東部沿海重要的創新中心
發展目標:到2026年,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達到3.2%,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數量超過1萬家,人才總量突破300萬人
國際門戶樞紐城市
未來藍圖:提升綜合交通樞紐功能,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努力成為國內大循環的重要支點和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戰略鏈接
發展目標:到2026年,貨物進出口總額超過1.3萬億元,使用外資超過75億美元,機場旅客吞吐量突破4400萬人次
宜居宜業宜游高品質灣區城市
未來藍圖:彰顯山海城灣一體特色,建設活力充沛、環境優美、社會安定、文化繁榮、開放包容的美麗灣區
發展目標:到2026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達到88.8%,常住人口超過1100萬人,年接待游客突破1.7億人次
現代化治理樣板城市
未來藍圖: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青島、法治青島、文明青島、美麗青島和數字青島,讓城市治理體系更加完善、安全發展底線更加牢固
發展目標:到2026年,市級平安社區創建率達到60%,營商環境綜合評比力爭全國前5位[來源:青島早報 編輯:戴慧慧]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