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十年來青島完成市辦實事300余項 新增就業540余萬人

    原標題:“民生清單”變身市民“幸福賬單”

    家住李滄區的劉瑞仙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同時還要照顧七十多歲的父母,家庭經濟困難。不久前,社區為她提供了一份家門口的公益性崗位,工作時間相對靈活,能兼顧家庭,讓劉瑞仙感覺生活有了盼頭。

    今年以來,全市已經有37047名像劉瑞仙一樣的就業困難人員走上了公益性崗位。“創設公益性崗位3.7萬個以上”是我市2022年市辦實事中的一項,截至目前,全市已開發城鄉公益崗38101個,城鎮公益崗預計人均可實現年增收2萬余元,鄉村公益崗人均可實現年增收1萬余元。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黨的十八大以來,市委市政府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大力發展民生事業,加快補齊民生短板,兜牢基本民生底線,促進共同富裕,通過一系列重大政策舉措惠民生、紓民困、解民憂,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圍繞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市委市政府每年篩選確定一批當年要重點辦好的城鄉建設和改善人民生活方面的實事,主要涉及就業、教育、收入、社保、醫療、養老、居住、環境、救困、扶弱、食安、交通、文體、安全等方面以及社會管理、公共服務領域亟待加強完善的事項。久而久之,市辦實事已成為我市響當當的民生服務品牌,承載著黨委政府對全市人民的莊嚴承諾和真情關懷。

    自2012年至2021年,市委市政府共發布并完成市辦實事300余項,今年的16件市辦實事也正在順利推進中?;赝^去十年,在一項又一項市辦實事的推動下,一大批民生工程得以實施,一系列惠民措施得到落實,諸多熱點難點問題得到治理,各方面保障體系得到完善和提升。

    十年來,青島堅持在幼有所育上持續用力。新建、改擴建幼兒園1000余所,增加學位約21萬個,全市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到90%以上。

    十年來,青島堅持在學有所教上持續用力。新建、改擴建中小學近900所,增加學位約26萬個,城鎮中小學“大班額”全面消除,全部區市均通過了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的驗收和復查評估。

    十年來,青島堅持在勞有所得上持續用力。強化就業優先政策,推進創業城市建設,累計實現城鎮新增就業540余萬人,政策性扶持創業逾22萬人。十年間,全市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別增長7.5%、8.7%。

    十年來,青島堅持在病有所醫上持續用力。引進建設了一批優質醫療項目,三級醫院由14家增加到32家,加快構建分級診療格局,居民就近看病更加方便。公立醫院醫藥費用增幅降至10%以下,藥占比降至27.32%;衛生總費用中個人衛生支出占比降至22.97%,群眾看病就醫負擔明顯減輕。

    十年來,青島堅持在老有所養上持續用力。建立健全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支持政策體系,136個鎮街均建立了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全市簽約完成家庭養老床位2.2萬張,實現街道(鎮)級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全覆蓋。

    十年來,青島堅持在住有所居上持續用力。建立健全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建設籌集保障性住房10.4萬套、人才住房24.7萬套,發放租賃補貼5萬戶,市民居住生活環境得到大幅改善。

    十年來,青島堅持在弱有所扶上持續用力??椕茉味档妆U暇W,低保標準連年提升,城鄉低保分別由2012年的每月480元、250元提高至2022年的每月995元、748元。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6萬多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和省定貧困村、市定經濟薄弱村鎮全部脫貧摘帽。

    300余項民生實事結出累累碩果的背后,是財政民生投入的持續加大。2012年,市財政安排直接用于民生的支出為163億元,2021年全市民生支出達1235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72.4%。今年上半年,全市民生支出639.7億元,增長14%。十年來,民生支出占財政總支出比重始終保持在70%左右。

    為了更好地補齊民生短板,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21年,青島確定以消費市場、食品安全、教育培訓、旅游管理、工資保險、交通秩序、城市品質、公共交通、城市建設、房屋產權辦理等十個民生領域為重點,圍繞23項民生反映強烈的重點難點問題,深入組織開展集中攻堅行動,力求切實解決一批痛點難點堵點問題,努力讓群眾看到變化、得到實惠。

    截至去年底,各責任部門協同配合、勇于克難,有效破解了一批“民生末梢”難題,著力啃下了一批“硬骨頭”“老大難”,推動出臺了一系列長效管理機制,積極探索形成了解決民生熱點問題的路數打法。

    比如,針對群眾反映突出的零工市場用工不規范等問題,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加大自發勞務市場、零工市場保障服務,集中開展清理整頓人力資源市場秩序、勞務中介專項整治行動,大力推進誠信評價機制,建立實施“紅黑名單”制度。在外來務工人員集中的市北區、嶗山區、西海岸新區、城陽區建設4處靈活務工市場,免費提供求職登記、勞動維權等“一站式”公共服務。

    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今年,我市又發布了民生領域集中攻堅行動2.0版,著重圍繞市容環境、交通出行、基礎設施建設維護、食品安全、消費市場、醫療衛生、教育培訓、物業管理、旅游管理等九大領域16項重點工作開展集中攻堅,持續推動攻堅行動走深走實。

    十年來,青島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用心用情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切實增進民生福祉,把一件件“民生清單”變成了市民的“幸福賬單”,持續繪就著這座城市的溫暖底色。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薛華飛

    [來源:青島日報 編輯:戴慧慧]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2 10/11 09:09
    · 來源 ·
    青島日報
    · 責編 ·
    戴慧慧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