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一橋飛架,“堵點”變“暢途”!海銀立交主橋通車,還有一批路橋工程正沖刺
金秋時節,是豐收的季節,是滿載期待的季節。一個個重點工程,正在這秋天奮楫揚帆的干勁中,加速轉化為老百姓所期所盼的落地回音……
10月25日上午,歷時十個多月建設的海爾路-銀川路立交工程主線橋梁正式全線通車。一橋飛架,昔日交通“堵點”今日變暢途。
“橋通了,路更順了,心里也敞亮了!”不少市民見證了通車的時刻,發出了由衷的感慨。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必須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勵共同奮斗創造美好生活,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當前,青島正在大力實施的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就是一項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城市的道路通不通,順不順,既是群眾期盼的民生實事,也關乎著城市功能品質。
今年以來,青島實施三年攻堅行動,大力推進市政設施建設——一批謀劃多年的關鍵性樞紐項目全面開工,一批緩解區域交通擁堵的重點工程將于年內陸續實現主線通車,未貫通道路打通、清潔取暖“煤改氣”、重點區域過街設施等均在如期推進中……
在眾多期待的目光中,青島的市政設施建設工作正在增量、提質、增效,串聯更多的風景,帶動更多的產業,造福更多的百姓,不斷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
01
海銀主橋通車,地下空間加緊建設
盼望著,盼望著,通車的日子終于來了!10月25日上午,海爾路-銀川路立交工程主線橋順利通車,成為繼今年8月23日遼陽路(南京路至福州路段)交通結建工程主線橋通車后,又一個實現通車的關鍵節點性工程,也標志著市政道路重點項目陸續步入“通車時間”。
“以前每次到這都得等好久信號燈,今天恰巧路過,直接上橋通過,太方便了。”上午11點半左右,市民劉岳驅車從市北區前往嶗山區辦事,成為首批在海銀立交主線橋上通過的車主之一。
通車后,銀川東路東西方向車輛,可以從銀川東路山東頭路路口或深圳路銀川東路路口附近上橋,直接跨越海爾路,避開海爾路銀川東路青醫附院擁堵點,更加便捷地到達目的地。
重要交通節點就如同咽喉,一通百通。海爾路銀川路節點對于區域交通路網而言,就是一處極為關鍵的“解堵點”。這個節點是東岸城區“三縱五橫”快速路網東端銜接“角點”,是兩條快速路相交的轉換樞紐,同時也是嶗山金家嶺金融新區對外出行主要通道,交通地位十分重要。由于靠近醫院,以前該路口的交通壓力較大。
為了解決市民出行的“堵”心事,青島結合城市規劃和發展實際,對該節點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方案進行了充分研究論證,并科學制訂建設方案。項目規劃為兩層苜蓿葉立交,實施區域海爾路方向北起同安路、南至苗嶺路,全長約1.5公里,銀川路方向西起山東頭路、東至深圳路,全長約1.1公里,項目總占地約635.5畝,并充分利用立交4個象限地下空間建設地下停車場,建設完成后地下空間將提供1673個停車位。
也就是說,待該工程整體完工后,不僅能實現快速路網連接,減輕行車擁堵,提高交通品質,同時還將緩解市區周邊停車難問題,提升周邊區域經濟快速發展。據悉,目前,海銀立交工程匝道及地下空間工程也正加緊建設,確保2023年10月項目竣工驗收。
02
路橋成網,構筑交通大動脈
城市路網建設是事關民生福祉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也是支撐城市發展的基礎。今年以來,城市更新建設的火熱場景一直在青島各大市政道路工程建設現場上演著,機械轟鳴、塔吊林立的施工場面隨處可見。
觀象君了解到,青島市今年計劃實施市政道路項目59個,目前,膠州灣第二隧道工程等7個續建項目穩步推進,遼陽路快速路工程、跨海大橋高架路二期工程、南京路拓寬改造工程、勁松五路打通工程等新建重點項目也在加速建設中,42條未貫通道路全部開工并通車20條……
在跨海大橋高架路二期工程建設現場,機械設備飽和式投入,現場作業面延伸數百米,目前正在進行樁基、墩柱施工,鋼箱梁架設也已啟動。全長約1.6公里的二期工程,西起海爾路立交預留段,向東以立交形式與青銀高速銜接,計劃今年年底前基本完成主線橋梁主體結構及立交匝道下部結構施工;2023年6月底實現橋梁貫通;2023年8月底結合青銀高速220KV電力線下地實現通車。
正處于沖刺建設階段的市政道路項目,還有遼陽路快速路工程——主線自福遼立交以東利用現狀地勢采用地道下穿勁松一路,向東采用高架上跨勁松三、四、五、七路后落地,以地面快速路接入海爾路立交,主線及輔路均為雙向6車道,全長約4.7公里。目前,橋梁下部結構施工完成,正在進行箱梁架設等,計劃年內實現主線高架橋梁貫通。
作為又一條南北“大動脈”,唐河路-安順路打通工程南起瑞昌路,北至仙山路,本次實施路段長約9.2公里,貫穿市北、李滄、城陽三區。其中,瑞昌路至鎮平路段雙向6車道,鎮平路至仙山路段雙向8車道。目前,關鍵控制性節點李村河橋主體完工,部分路段10月中旬開始瀝青攤鋪施工。預計今年12月底實現主線貫通,2023年5月完成綠化景觀工程,2023年年底前全部完成。
這些工程的火熱建設,無疑將加快完善青島城市骨干路網、持續提升市民出行體驗。
03
交通之變與城市之變
在不少城市更新建設重點工程的每日航拍圖中,可以清晰看出,工程猶如雨后春筍,“一天一個樣”地快速“成長”起來。“建設速度太快了!”不少網友都發出如此感慨。
遼陽路(南京路至福州路段)交通結建工程提前97天主線通車,海爾路-銀川路立交主線橋提前2個月通車,跨海大橋高架路二期、遼陽路快速路、唐河路-安順路打通等工程高效推進……
這些市政道路工程的拔節生長,不僅僅意味著鋼筋水泥,其背后更有裝配式、綠色建造、BIM等諸多創新科技的驅動,以及成千上萬名參建者的付出。有了這些創新手段的加持下,今年城市更新建設跑出了“青島速度”。
以海爾路-銀川路立交為例,開工后僅十個多月,就實現了主線橋順利通車。作為全市首座上部結構均為鋼箱梁橋體且總重量超萬噸的立體交通樞紐,主線鋼箱梁長405米,共分為274個安裝梁段,在克服了深化設計、材料采購、吊裝環境等一系列前期難題后,7月初,項目完成了第一段鋼箱梁的架設,9月初,完成了海爾路以東主橋的合龍貫通,為主線橋順利通車奠定了基礎。
如此高效的建造速度得益于裝配式建造工藝——在“工廠化”制作完成工程所需預制構件后,再將一塊塊猶如“積木”的橋體構件運至工地現場進行拼裝。一位現場施工人員透露,像搭積木一樣建立交橋,較傳統模式節約工期3個月,不但節省了人力物力,還降低了對區域交通組織及周邊居民生產生活的不利影響。
同時,這樣的建造方式,更需要精細化管理。比如,每塊橋墩柱的閉合縫隙誤差必須在2毫米之內,每個環節都需要“嚴絲合縫”,進而建造出來的橋梁安全系數更高、質量更好。像跨海大橋高架路二期、唐河路-安順路打通等工程,同樣有采用裝配式建造手段,高質、高效推進工程建設。
交通之變與城市之變互為觀照,成為城市生長的鮮明注腳。有專家認為,在城市更新的熱潮涌動下,隨著城市路網的不斷延展,不僅將提升市民的幸福指數,還勢必會吸引更多要素加速聚集,對區域及整個城市的產業集聚帶來積極的帶動作用。
以路為媒,乘勢而上。如今,在青島大地上,一張更為“成環成網”的現代化立體城市交通“網絡”正不斷變為現實。
作者 | 冰潔
[來源:青報觀象山 編輯:戴慧慧]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