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處理能力達到每天8700噸 青島實現原生垃圾零填埋

    原標題:垃圾填埋場“蛻變”綠茵景觀公園

    與城市發展相伴隨的,是每天產生的生活垃圾。如何有效處理,考驗著各個城市。在這方面,青島蹚出了一條生態發展新路:通過集中建成投運處理項目,全市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達到每天8700噸,全市原生垃圾實現零填埋。青島的這一有益探索和做法,也被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辦公室列入“以督促改見成效”示范案例。

    背景

    處理能力不足超負荷運行

    青島市小澗西生活垃圾處理園區位于城陽區河套街道,占地1700畝,包含生活垃圾填埋、焚燒、滲濾液處理等9個項目,承擔著青島主城區生活垃圾處理任務。2016年,小澗西生活垃圾填埋場在已經超高填埋的情況下,因西海岸新區生活垃圾填埋場填滿,每天又額外接收該區1000多噸生活垃圾,處理負荷驟增,生態、安全、穩定運行面臨極大挑戰。2017年第一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指出,小澗西生活垃圾填埋場長期超負荷運行,垃圾滲濾液處理能力嚴重不足,發生滲濾液溢流污染環境事件。青島市委、市政府對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高度重視,以小澗西園區問題整改為契機,舉一反三、標本兼治,進一步強化全市生活垃圾處理工作。

    青島市委、市政府針對垃圾處理能力不足等問題,成立工作專班,督導協調抓整改,全力推進項目建設。將小澗西生活垃圾填埋場作為突出環境問題攻堅事項,倒排工期、掛圖作戰。

    市城管局作為生活垃圾處理工作的主管部門,采取駐點督導、進場監工等方式,全力按照時間節點推進整改。在填埋場整改管控方面,嚴格規范垃圾填埋作業,對填埋場一期采取應急擴容措施的同時,啟動一期填埋場終場封場,嚴密監控周邊環境質量,防范滲濾液外溢污染環境等風險隱患。在項目建設方面,全力推進填埋場二期、垃圾焚燒二期、滲濾液處理二期項目,確保如期保質保量全面建成投運。

    提升

    全市實現原生垃圾零填埋

    借助督察整改的強大驅動力,以小澗西園區為代表的全市各大片區生活垃圾處理能力得到集中有力提升,區域城鄉環境得到極大改善。2017年-2019年,集中建成投運小澗西生活垃圾焚燒二期、西海岸靜脈產業園、即墨區生活垃圾焚燒廠、平度市生活垃圾焚燒廠一期、萊西市垃圾綜合處理項目,日增加生活垃圾處理能力6900噸,主城區實現原生垃圾零填埋。2020年6月,完成平度市生活垃圾焚燒廠二期項目建設(300噸/日),全市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達到8700噸/日,實現全市原生垃圾零填埋。

    生活垃圾處理方式由傳統的填埋模式升級為焚燒處理模式,切實改善了城鄉人居環境。2018年,小澗西滲濾液處理二期項目建成投運,每天可處理滲濾液1000噸、濃縮液500噸。其他新建成的生活垃圾焚燒處理項目,一律配套建設了滲濾液處理系統。截至2020年底,全市滲濾液處理能力達到7220噸/日,較2017年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前不到3000噸/日的處理能力翻了一倍多,滲濾液徹底實現了“日產日清”。同時,針對督察指出的全市積存滲濾液問題,加快利用新建設施處理能力全面提升的有利條件,2019年底即全量消解完畢。2021年,為進一步提升小澗西垃圾焚燒廠濃縮液處理效果,投資近2500萬元,對小澗西滲濾液處理二期項目實施了提升改造,實現濃縮液處置設施穩定達產運行,濃縮液全量就地處置。

    發展

    填埋場變成堆頂公園

    自2018年以來,青島市委、市政府先后兩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垃圾填埋場生態修復治理問題。2021年,投入資金570余萬元,對已封場的小澗西生活垃圾填埋場堆體實施了高標準的景觀提升工程,將其打造成小型堆頂公園。公園圍繞“廢物循環、資源回收”理念,充分利用廢舊物品作為景觀元素,將廚余垃圾堆肥產生的肥料混合種植土用作綠化營養土,綠化噴灌系統采用滲濾液中水,突出垃圾堆體特色,賦予環保科普、參觀游覽等功能,將堆頂公園全面打造成寓教于樂的環??破战逃嚨睾托麄髡故酒脚_,變“鄰避效應”為“鄰利效益”。

    堆頂公園改造完成后,人們漫步其中,紛紛感嘆與先前的填埋場情景對比起來簡直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藍天白云、綠草如茵、干凈整潔,很難與氣味刺鼻的垃圾山聯系在一起。青島市的生活垃圾處理工作,借助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東風,實現了“簡單填埋-衛生填埋-零填埋-景觀花園”的蛻變,走出了一條綠色、協調、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觀海新聞/青島晚報 記者 徐美中

    [來源:青島晚報 編輯:戴慧慧]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2 11/21 09:36
    · 來源 ·
    青島晚報
    · 責編 ·
    戴慧慧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