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農家樂、客棧升級迭代 政策扶持助推青島民宿經濟發展

    原標題:青島民宿 踏浪而興

    遠離城市喧囂,奔赴山海之間,聽著陣陣蟲鳴,枕著雨聲入眠。從某種程度上看,民宿已經實現了人們的期待。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站博思數據研究中心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民宿市場深度調研與投資前景研究報告》顯示,2011年民宿市場在中國市場起步,2015年莫干山民宿發展成為民宿行業的旗幟,80多家精品民宿聚集在浙江省莫干山,共創造了3.5億元的經濟收入。

    隨后,莫干山民宿效應在全國被紛紛模仿,國內也掀起民宿熱潮,資本和創業者不斷涌入。一時之間,大家的朋友圈里,一些人迅速將心動變成行動,有人正在建民宿,有人已經在云南、杭州、海南等地合伙開民宿。12年間,民宿在全國范圍內如雨后春筍般成長起來并遍地開花。從客棧、山莊、農家樂,到如今具有各地特色的鄉村民宿、酒店民宿,依海而生的青島民宿,也正踏浪而來。

    農家樂的演變 初代民宿興起

    有人說開民宿,就像開咖啡館,外表看似光鮮亮麗,但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經營者冷暖自知。很多人開民宿的初衷都是源自一個看起來美好的“民宿夢”,就像很多姑娘都夢想開一家屬于自己的咖啡館一樣,每天只要在店里磨磨咖啡,就能隨時享受愜意的時光。但對于今年49歲的林紅磊來說,原因卻十分現實,夫妻二人只是單純地要把曾經辛苦撐起來的農家樂開下去,才有了如今享譽全城的“網紅民宿”。

    林紅磊的民宿開在嶗山腳下的王哥莊街道返嶺村。蜿蜒的海岸線和得天獨厚的山海景觀,讓這里的旅游民宿產業順勢而起。

    如今,返嶺村420戶居民中,像林紅磊一樣從事民宿生意的有近百家。林紅磊是地道的嶗山人。2008年前后,嶗山旅游逐漸升溫,林紅磊發現游客來到嶗山的“吃”和“住”成為不錯的商機。

    2012年,林紅磊夫妻倆一合計,投入近100萬開起了農家院。“剛開始沒經驗,根本沒有人來住。”林紅磊夫婦經歷過一段苦悶的日子。但隨著嶗山區全域旅游的逐步推行,嶗山的旅游設施也在不斷完善,風景區成為外地人來青旅游的首選目的地,這也漸漸給他的農家院帶來客源。就這樣,隨著絡繹不絕的游客前來,在夫妻倆的用心經營下,農家院也在游客中口口相傳,生意也漸漸紅火起來。

    隨著客流量的增多,林紅磊發現客人對住宿有了新的需求,“有的客人想看海,有的想看山,有的想住炕,有的想住榻榻米……”這些新的需求,給林紅磊帶來了極大的啟發——做民宿。“大家手里都有錢了,生活都想講究質量,也不是以前能吃飽、能住下就可以。”林紅磊開始去莫干山等地實地考察。萬事俱備之后,2021年,農家院升級為臨瀾海墅。“從去年七八月份到現在,基本天天滿房。”林紅磊說,暑假期間的房間,很多提前一個月就訂完了,國慶假期,一家人也是忙得腳不沾地。

    像林紅磊的農家院升級成臨瀾海墅一樣,近幾年,嶗山眾多民宿蓄力升級。在嶗山東麥窯附近的一谷民宿,推門就能擁抱大海,這里依山而建向海而生,木制結構簡約清雅。談起之前的農家樂,一谷民宿的負責人表示,當時的農家樂僅僅是提供住的地方,游客住的都是簡易的床,甚至會安排幾個游客住在通鋪上,體驗并不好,游客來了也留不住。農家樂升級改造成了精品民宿,不僅在配套設施環境上進行了很大的改善,還提供了多元化的游樂體驗,這里已經不僅僅是住的地方,還包括飲食、游樂、文化,傳播的是城市文化和藝術生活。

    情懷撲面而來 民宿迭代升級

    2010年前后,一批基于“情懷”而建立的民宿產品在云南的大理、麗江等地密集出現。

    “起初開民宿,為的就是想圓一個自己的民宿夢。”2022年的第一天,1991年出生的張酉晨和愛人開在嶗山仰口景區東側的青島安枝海景民宿正式開門納客,“房子是向村民租的,選的是一座獨棟小樓,三層,風景很好,有很大的院落,坐在屋里就能擁有一片海,是我理想中的房子。”談起自己家的民宿,張酉晨像在展示一件藝術品,嘴角不自覺地上揚。談起選擇在此開民宿的初衷,張酉晨說:“其實,這不是我們第一間民宿了。”2018年,張酉晨夫婦先后在小魚山、湛山打造了兩處民宿。“起初是為身邊的朋友提供一個來青島游玩住宿的地方,后來發現來青島的年輕人,對民宿的需求多于標準化的酒店,于是便決心好好做民宿。”就這樣,2020年,經過兩年的沉淀,隨著城中兩家民宿有條不紊地經營,張酉晨打算在海邊打造一處海邊別墅民宿,于是在仰口附近選中了目的地。

    2022年暑假,張酉晨的海邊民宿迎來高峰,每天入住量達到80%。8個房間,3個套間全部訂滿。如今,已經成為媽媽的張酉晨把主要精力都用在經營民宿上,丈夫平日打輔助。“平常來消費的都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有的是閨蜜團,有的是親子家庭。”經過兩年的經營,張酉晨也收獲很多,除了認識了全國各地的朋友,也在一次次的坎坷中吸取了經驗。兩年時間,張酉晨的海邊民宿經歷了兩季平、兩季淡、兩季旺,之前裝修花費了三百萬以上的費用,目前已經賺回了本錢。雖然目前民宿的經營狀態距離張酉晨理想中的目標還很遠,但心中的那份情懷,是她堅持下去的動力所在。

    品質與服務 迎來大浪淘沙

    如果說“情懷民宿”是對旅游目的地情懷的衍生,那么“品質民宿”則升級標準,抓住住客的需求。在品質化浪潮中,更具風情的民宿刷新了旅行者對于民宿的理解,也帶動了民宿的第一波高潮。據報告統計,我國民宿數量從2016年末的5萬多家發展到2017年末的20萬家。

    “浙江莫干山,便是這波浪潮中的代表。”民宿經營者牛梅梅告訴記者,最初自己和愛人就是以莫干山民宿為標桿打造的觀星堂。2016年牛梅梅開始在五四廣場附近經營民宿。2019年10月,她在一次陪外地朋友找住所的過程中,經過流清河西麥窯,被眼前一片片村落吸引。“當時這片海域的民宿還是以農家樂為主,但農家樂的衛生和硬件設施不足以滿足游客的需求。”面朝大海,這里的民宿少不了“海”的元素,但牛梅梅偏要獨具一格,于是便有了“觀星堂”這個名字,“原意是要在海邊打造一處看星星的小院,沒想到起名后發現,這個名字正巧能把院落和星座聯系起來。”

    2019年,牛梅梅在這里有了第一家民宿小院,起名獵戶座,租金一年兩萬。為了保證小院的原始狀態,又要有品質院落的標準,牛梅梅的老公、從事設計行業的范欽鵬在裝修上花了不少心思。大到外屋的整體設計和家居的整體風格,小到一個衛生間的花灑和茶壺,范欽鵬把能想到的房屋風格都想了一個遍。“尤其是青島夏天潮濕,所以衛生是重中之重。”范欽鵬在設計前已經針對青島的地理環境給民宿打造了多種預設,比如:地熱、暖氣、壁爐等,還有房間里的智能硬件設施,顛覆了消費者對鄉村“簡陋”的刻板印象。就這樣,牛梅梅把一年兩萬租來的村房改造成了一天租2000元的看海民宿。當地的村民得知驚訝道:“一天兩千?我以前頂多租一天兩百!”

    2020年牛梅梅又租了4套房屋,日式、中式、工業風、北歐風……星羅棋布的海邊小院,有了系統化的民宿風格。誰也沒有料到,2020年,剛剛裝修好的小院遇到了行業冷淡期,起初牛梅梅心想,接下來的日子要勒緊褲腰帶了。沒想到,那一年經過自己的用心經營和政府扶持,小院竟然沒有賠,還達到了保本。這讓牛梅梅看到了品質給民宿帶來的進步。

    “只要有了品質,住客就有了‘定心丸’。”目前,牛梅梅的小院民宿距離她心中的品質標準還有一定空間。她告訴記者,自己每年都會在淡季到南方或出國學習民宿經營,回來后親自給每一位管家和工作人員進行習慣養成和培訓。隨著春節假期的結束,牛梅梅的民宿也回歸到往日的平淡,牛梅梅將趁著這段空檔期,一家三口踏上一段“學習之旅”。

    “自己要先做一個挑剔的消費者,把房間打造成自己想來住,才能真正打動住客。”這幾天,牛梅梅打算到南方的城市走走,到各地的民宿取經學習。因為牛梅梅已經看到,近三年來青島民宿的水平正在飛速提升,高品質的民宿也在不斷涌現,連附近的房租也由原先的兩萬漲到了八萬。“鄉村民宿”之所以能夠在大浪淘沙中一枝獨秀,在牛梅梅看來,支撐它走下去的就是對“品質”的追求。“民宿不是‘夫妻店’,既要有農家樂的原始,又不放棄現代的便捷和智能。既要滿足生活狀態,又要有細膩的服務。讓住客感受新奇,超出預期。”[來源:青島早報 編輯:戴慧慧]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3 01/30 09:07
    · 來源 ·
    青島早報
    · 責編 ·
    戴慧慧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