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青島一女子墜海 “公益救生圈”為救援贏得寶貴時間

    原標題:女子落海,公益救生圈“顯身手”

    市南區音樂廣場附近,一名年輕女子落入海中,危急時刻有人將岸邊的救生圈扔給她,隨后被聞訊趕來的救援隊員營救上岸……1月31日,記者采訪獲悉,在“救命”救生圈背后,是一群熱心市民發起的“青島沿海救生圈公益計劃”,女孩在海中緊緊抓住的救生圈,不僅為營救贏得了寶貴的時間,更成為此次公益行動溫暖的注腳。

    愛心救生圈為她留住機會

    1月30日凌晨,一名年輕女子在市南區音樂廣場附近落水,接到求助信息后,青島市救生協會世寶特澳利來三浴碼頭救生隊隊長莊舉明和隊員張志斌、焦昌琨,冒著海邊低溫、大風的惡劣天氣,迅速趕到事發現場。

    救援隊員介紹,事發海域漆黑一片,落水女子身著白色羽絨服,身上還套著一個救生圈,“當時水溫較低,再加上海浪的作用,女子失溫后無法游回岸邊。”

    記者在現場視頻中看到,救援隊員駕船趕到現場后,伸手將女子拉到船上并營救上岸,交給120急救人員和現場民警。

    據了解,在救援隊員到達之前,有人將岸邊的救生圈扔給她,為營救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有人把營救落水女子的照片發在群里,我們一看就知道,落水女子抓住的是我們投放的救生圈。”1月31日,“青島沿海救生圈公益計劃”發起人之一王永生告訴記者,救生圈上印有他們的聯系方式,“我和參與計劃的愛心人士都沒想到,救生圈竟然發揮了這么重要的作用。”

    眾籌投放100套救生設施

    王永生介紹,2022年8月初發起愛心眾籌活動,并由他具體負責此事,得到了很多熱心市民的響應。

    “當時湊了一萬多元,我們建了一個‘青島沿海救生圈公益計劃’的群,目前已經有160多人加入,到現在我們投放了100套救生設施。”王永生說道。

    記者了解到,“青島沿海救生圈公益計劃”發起后,作為發起人之一的張前就意識到,需要注意的細節要比想象中多,如果僅憑一腔熱血,無法把這件事辦好。

    首先,愛心人士手中的救生設施資源有限,在投放區域選擇上需要慎之又慎。因此,張前和王永生提前“踩點”,重點考慮旅游人群比較多,再就是海浪比較大的地方。比如在音樂廣場岸邊,就投放了不少救生設施。

    此外,愛心人士還面臨一個難題:如何固定這些救援設施?通常在緊急情況下,救援時機就是短短幾十秒的時間,如果救援設施固定太結實,將會影響救援速度;如果救援設施固定太松散,會面臨丟失、損壞等問題。

    “后來我們想出了解決辦法,但是長期工作需要大家一起去做,救生圈上印有我們的電話,接到電話就過去維護一下,繩子松了就捆綁一下,每周、每月還會去巡查,損壞遺失的需要另外補充。”王永生介紹道。

    救生繩經常丟失令人苦惱

    在王永生看來,最令他們苦惱的是救生設施的丟失問題,“特別是救生繩,救生繩比較結實、長達30米,有時候第一天剛投放,第二天就丟了,而救生圈丟失的概率比較小。”

    1月31日,記者在市南區澳門路走訪發現,岸邊的欄桿上面,每隔50米掛有一個救生圈,但救生繩大都不見蹤影。

    “救生繩的作用非常大,比如說在突發情況下,如果救生圈沒扔準,可以把救生圈拽回來再扔一遍,發揮著讓救生圈重復利用的作用。如果救生圈上拴上繩子,甚至可以直接把落水者拽上來,即使施救者不會游泳也可以救人。”王永生介紹,如果沒有救生繩,岸上的施救者只能把救生圈扔給落水人員,往往落水人員只能在水里等待救援,還存在著被海浪沖走的可能。

    “這件事情對社會確實是有意義的,關鍵時刻能救命,那就值得我們去做。”公益計劃發起人表示,下一步他們還會陸續采購,補充救援設施有缺損的海域。

    文/圖 半島全媒體首席記者 劉玉凡

    [來源:半島都市報 編輯:戴慧慧]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3 02/01 09:22
    · 來源 ·
    半島都市報
    · 責編 ·
    戴慧慧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