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老樓院里建起游樂場 2022年城市更新讓青島面貌一新

    原標題:歷史城區保護更新、老舊小區改造提升、規劃建設口袋公園……2022年城市更新讓青島面貌一新

    2022年是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的開局之年,民生工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發展項目……各條戰線捷報頻傳。城市更新讓城市不斷成長,煥發出青春活力。城市之美,看在眼里,且直抵人心。

    “家門口”的點滴變化,給人們帶來溫暖和快樂。道路硬化、墻體刷新、違建拆除,有了休閑鍛煉場所,有了暢通的消防通道……老舊小區改造讓街道“好看”又“好住”。從羨慕別人,到被別人羨慕,居民臉上的笑容說明了一切。

    人物體驗①

    找回記憶中的老城區

    “我家原來就住這個院,好想再搬回來!”今年1月25日晚,市民王玉宇站在掛滿花燈的黃島路上感嘆。當天市南首屆逛街里節啟幕,老城區的熱鬧場景吸引了眾多市民。

    幾年前,王玉宇和家人在東李買了新房,高高興興地離開了老舊城區,沒想到短短幾年時間,這里的變化讓她始料不及。“小時候的感覺又回來了!”她說,“小時候,每逢過年,家家戶戶就這樣張燈結彩,院里的大人們互相串門拜年,我們小孩就在院子里調皮搗蛋,這是童年的快樂記憶。”王玉宇和同伴回憶道,拿著壓歲錢,出門就是“街里”,總能買到幾樣好玩的、好吃的。

    老城區的衰敗從上個世紀末開始,老鄰居們陸續搬走,這些老房子缺乏維護,越來越破舊。終于,王玉宇家也隨著最后一批老鄰居一起搬走了。

    “這里現在比我小時候更熱鬧了,那時候沒有光影秀,演出很少,小吃也沒那么多。”王玉宇說,如今氛圍感滿滿,走在這里讓人有種移步易景的感覺,走幾步就會發現很多新鮮事物。這片區域的未來不可估量。

    讀取城市的歷史年輪,老街里、中山路、里院等詞匯承載著不可磨滅的城市烙印和記憶。面對全面盤活歷史城區的目標,所有青島人共同期待著“里院”的新生。一磚一瓦一故事,一街一巷一情懷。中山路一步一景,寫滿時間的故事。

    / 建設背景 /

    老青島人習慣將中山路一帶的商業繁華區稱為“街里”。在城市的發展中,有些地方總是會有意無意地留下一些記憶,人們可以直接讀取它的歷史年輪。老街里,中山路便是如此。

    市南區按照全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部署,將歷史城區保護更新作為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加快業態重塑和迭代升級,舉全區之力打造“青島上街里”超級IP。在這個過程中,市南區跳出僅對建筑實體、肌理格局進行保護的層面,組建并實體化運行歷史街區建設運營中心,更準確地把握街區的歷史文脈價值,通過對建筑風貌、業態、景觀肌理、生態環境的全方位改造,高位統籌、一體整合歷史城區要素資源,推動歷史城區保護更新高效突破。

    一個留得住記憶、有溫度、有情懷的中山路正成為青島一張嶄新名片。

    根據市南區政府工作報告,今年將實施歷史城區煥新行動,在推進文脈傳承與創新上精準聚焦、持續發力。堅持“老里院+新經濟”“老建筑+新消費”,植入時尚消費、文化創意、科技創新等新型業態,重點突破中山路主街和大鮑島等五大街區,推動中山路一號、百盛商廈等地標項目全面煥新,新引入商文旅項目50個,推進城市花坊、最美書店、超感VR體驗館、海洋元宇宙館等品牌項目開業運營。推出“遇見美食”尋味老城等18條旅游線路,建成國內首個“元宇宙歷史街區”,實現中山路整體開街運營。

    人物體驗②

    老樓院里建起游樂場

    破舊的樓體粉刷一新,坑坑洼洼的路面變得平坦整潔,堵塞的管道通暢了,天上的“飛線”理順了,家門口有了鍛煉的小廣場……走進市南區秀湛路社區華嚴支路7號樓院,給人的第一感受就是干凈整潔。

    走進這處老樓院,記者看到,新粉刷的黃白色外墻亮麗清新,地面上用彩色透水磚鋪裝出花紋圖案,休閑區、通行區一目了然,不時有居民在小區里散步、聊天、健身,十分愜意。

    “以前我們院子里都進不來人,到處雜草叢生,衛生死角里堆滿垃圾。”居民馮女士告訴記者,去年,街道辦事處和社區一起對華嚴支路7號樓院進行了改造升級。“這次改造非常徹底,絕對不是刷刷墻那種面子工程,而是深入各個方面。”馮女士告訴記者,除了對墻面、樓體等進行整改外,街道還對小廣場周邊銹蝕的鐵藝柵欄進行了更換。之前的鐵柵欄銹蝕破舊,尖銳處極易造成安全隱患,更換的新柵欄采用立柱實芯,有效增強了安全性和耐用度。

    樓院改造充分結合老年人和年輕人的喜好,既搭建了古色古香的文化長廊,又建造了時尚現代的活動小廣場,二者通過海天一色彩繪墻串連起來,既各有特色,又和諧共生。改造后的活力游樂場所面積達600平方米,受到孩子們的歡迎。游樂場的藍白色調是居民投票決定的,代表著海天一線的色彩,并與樓院墻面、大物管樣板間融為一體。

    “現在住在這里就像住在公園里,推開窗一片清新。”馮女士說。

    / 建設背景 /

    2022年市南區投資約1.91億元進行老舊小區改造,涉及9個街道辦事處18個項目,整治了384棟居民樓,建筑面積達82萬平方米,受益居民1.3萬戶。

    老舊小區改造是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的重要方面,與人民生活舒適度、幸福感密切相關。據市南區城市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老舊小區改造內容涉及拆除違法建筑、雨污管線改造、圍墻修繕、樓道粉刷、綠化整治、道路整治、節能保暖、加裝電梯、建設社區黨建用房、服務用房修繕、增加景觀風貌、建設體育健身設施及兒童活動場地等。他們將群眾工作貫穿于老舊小區改造始終,“改不改、怎么改,由群眾說了算,改造前先問需于民、問計于民,改造內容體現‘民有所呼’,盡可能在項目立項時化解矛盾、形成共識。”同時,市南區嚴格落實改造必先拆違工作要求,全面打好拆違“組合拳”。

    正是在這樣的工作理念下,基礎類改造、完善類改造和提升類改造壓茬推進。其中雨污管線整治33000米,圍墻修繕24000米,302棟居民樓道粉刷完畢,綠化整治23000平方米,道路整治144000平方米;外墻加裝保溫層節能改造約90萬平方米,加裝電梯20部,建設10處社區黨建用房,9處服務用房全部完成修繕,增加景觀風貌14處,體育健身設施及兒童活動場地14處;智慧社區建設前期管線埋設隨同5網整治同步推進,采集設備點位全部確定,物管平臺建設覆蓋改造小區。

    據該負責人介紹,改造完成并不是工作的終點,他們將高效管理,常態治理,結合群眾身邊關鍵小事,探討大物業管理模式,構建“一次改造、長期保持”的管理機制,探索國有平臺公司對改造后的小區進行接管養護,新增或改建物業管理用房、增加停車位、加裝電動車充電樁、廣告位、直飲水設施、快遞柜等,確保改造后的樓院能夠真正實現“六有”宜居小區,使市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顯增強。

    人物體驗③

    昔日大雜院變得認不出

    “這里以前都是泥土路,路兩邊私搭亂建很嚴重,現在全都修葺一新了。”舞陽路8號樓院居民王麗娟告訴記者,相較于半年前,改造后的樓院變得讓人認不出了。

    “舞陽路8號樓院更新項目是從去年7月份開始的。”洛陽路街道周口路社區黨委副書記楊陽介紹,該樓院屬于海潤集團所有,共有14戶居民,始建于1953年,年代久遠且失修,居住環境很差。去年全市展開自建房排查工作,社區將其列為重點項目。

    王麗娟在這里居住了8年。“以前這里的環境可以用臟亂差來形容,雜草叢生,私搭亂建嚴重。院里的道路本來就窄,部分居民還在兩旁搭建起200多平方米的違建房,有的用作倉庫,有的出租。”王麗娟說,院里用的是旱廁,特別到了夏天,臭氣熏天。由于地勢低洼,每到下雨,雨水就會倒灌進院子里。去年夏天的一場大雨中,這里的積水沒過了膝蓋,許多居民家里都進了水。“房子年久失修,也都漏雨,外面下大雨,家里下小雨。”王麗娟說。

    記者了解到,去年開始,洛陽路街道、周口路社區聯合海潤集團啟動舞陽路8號改造工程。首當其沖便是拆違治亂。200多平方米的違建被拆除后,院子變得寬敞了不少。隨后進行了地下管網重新鋪設、硬化路面、加固墻體、美化平房、加裝保溫材料、重建公廁等改造項目,并充分利用小院空地安裝健身器材,滿足居民的休閑娛樂需求。“改造后這里大變樣,環境好了,路面潔凈了,再也不用怕下雨了。”王麗娟說。

    / 建設背景 /

    2022年,市北區深入推進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創建,集中開展“清違護街”私搭亂建行為綜合整治行動,拆除違建28.9萬余平方米。

    2022年以來,市拆違治亂辦公室組織實施了近年來規模最大、力度最強的違建治理攻堅行動,全市共拆除違建909萬平方米,數量為歷年之最。全市城區重點區域拆違超過650萬平方米,占全年拆違總量的72%。拆違的同時注重后續改造提升,利用拆后空間,新增停車泊位4100余個,市北區婦女兒童醫院、即墨區副食品市場等交通堵點停車難問題得以緩解,新增綠地和休閑場所72處,太平山、浮山等城市“綠肺”煥發生機,美化、綠化、硬化5.2萬平方米。

    2023年,是青島推進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拆違治亂方面,全市將以“三線清零”為重點,對城市主干道沿線、前海一帶、太平山浮山周邊等區域違建全面治理,集中力量“掃街清違”,拆除一片、鞏固一片,持續提升城市形象品質。將拆違與城市“微更新”緊密銜接,突出做好“拆除+”文章,對840個重點片區按照“拆除、整治、改造”三種處置方式,因地制宜實施項目開發、環境改造整治,推動城市環境更加整潔有序、市民生活更加舒適舒心。

    人物體驗④

    家門口的公園讓房子升值

    位于勁松五路東側的口袋公園,遠遠望去色彩斑斕,五顏六色的彩虹步道如同一幅美妙的圖畫,就算到了冬季,這里也是別有韻味。在細節設計方面,園內設施均采用圓角處理,避免小朋友磕碰;樹池、座椅的高度控制在舒適范圍,方便老人孩子休息。

    家住遼陽西路附近的居民毛先生,退休后經常找老伙伴聊天。天氣好的時候,他們就把聊天的地點定在口袋公園,有人下棋,有人觀棋,還有人從家里拿來了暖水瓶,邊聊天邊喝茶。

    “感覺咱們的生活環境越來越好,在家里就能看見綠地,出門不遠就是公園。環境好了,帶動我家的房子也升值了。”毛先生告訴記者,以前有人說青島只是“金邊”好看,如今到城市里面來看看,他們一定會說,青島的“里子”也好看。

    在遼陽東路與深圳路交口國金中心南側,有一座別致的口袋公園。這里蜿蜒的長桌、潔凈的步道構建出一幅立體的圖畫。這處口袋公園全長278米,中部寬40米,總面積8520平方米,項目通過土方平整、綠化、硬化鋪裝、配套設施和園林小品,營造了別致的園林景觀。

    家住深圳路的李孝平經常在公園的健身車上健身,69歲的他每天堅持運動。他告訴記者:“有這么個地方真好,在這里鍛煉一會,看看風景,感覺神清氣爽。”

    / 建設背景 /

    截至2022年年底,全市公園城市建設項目完工350個,建設山頭公園60個、城市綠道102公里、口袋公園60個、林蔭廊道50條、立體綠化110處。通過拆除現有建筑、征遷住戶房屋、拆除圍網柵欄等,太平山、浮山還綠于民約120萬平方米,一次性解決20多年來中山公園住戶征遷老大難問題。

    開放中山公園桃園、苗圃等內部生產空間,建設花溪谷、海棠春樾、桃園山語、彩虹棧道、植物園登高觀景線等景區。賦能中山公園歡動世界廢棄游樂場,建設綜合服務驛站,引入“歡樂叢林”游覽區,讓老公園煥發新活力,有效擴大了城市“綠心”。

    浮山綠道13.5公里主線已全部貫通。浮山市南林梢棧道、市北陽光客廳、嶗山茶園棧道等成為市民休閑觀景好去處。

    市南區大堯一路口袋公園、莘縣路口袋公園,充分利用橋下灰色空間鋪設健身步道,打造“林靜漫步花滿園”的花境空間。膠州市青年路、市北區宣化支路、嶗山區勁松五路、李滄區順河支路等口袋公園建設細致精美,合理配建適老化設施,為老年人提供親近自然、游憩健身、綠色出行的場所。

    本版撰稿攝影 觀海新聞/青島早報首席記者 孫啟孟 記者 魏鈮邦 劉文超[來源:青島早報 編輯:戴慧慧]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3 02/07 08:15
    · 來源 ·
    青島早報
    · 責編 ·
    戴慧慧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