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觀象山 | 上線1個月爆料13萬條!“隨手拍”拍出青島新氣象
衛生臟亂、亂堆亂放、亂貼亂畫、亂停亂放、占路經營、纜線雜亂、公益廣告破損褪色、綠化帶損壞缺株、公共設施缺損、門頭招牌破損……發現身邊不文明現象,只需手機拍照上傳,即可迅速得到處置并獲得反饋和滿意度評價,形成工作閉環。
最近一段時間,“文明青島隨手拍”小程序在青島爆火“出圈”。平臺自2月13日上線運行以來,短短一個月時間,累計用戶突破12.2萬人,平臺總訪問量超過390萬次,收到爆料13萬條,辦結數量5.66萬條。
人民群眾不僅是城市享有者、受益者,也是城市建設者、治理參與者。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文明青島隨手拍”即是青島踐行“人民城市”理念、推動城市共建共治共享的又一創新舉措,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的又一具體行動,充分體現了文明創建為民、創建靠民、創建惠民。
通過搭建這個沉浸式、互動式文明創建平臺,有利于進一步完善青島文明典范城市創建工作的表達機制、參與機制和監督機制,有效解決人民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難點、痛點、堵點問題。
01
市民真正成為文明創建的主角
人以城為家,城以人為本。市民既是城市文明的代言者、參與者,也是守護者、受益者。
一個月來,平臺13萬條爆料、5.66萬條辦結量的背后,體現的是市民作為文明創建主人翁的使命感和參與感,以及這座城市在細節治理中的速度、力度和溫度。
“文明青島隨手拍”小程序有多火?市民的反應最真實——
作為小程序的首批用戶,嶗山區文明監督員劉淑琴總共拍照上傳線索200多條,可以說是守護文明青島的“頂流拍客”了。這段時間,馬路邊、小區樓道、綠化帶附近,總能看到她的身影。“問題處理到什么步驟了?現在是哪個單位在處理?登錄上小程序就全看到了。”隨手就能拍,上傳就能辦,每天登錄小程序“打卡”,已經成為劉淑琴的習慣。
“這個‘文明青島隨手拍’小程序,好用、管用、實用,我上傳的好幾個報料問題都解決了。”說起“文明青島隨手拍”,市民丁先生坦言拍出了成效,用出了樂趣。自活動開展以來,丁先生通過平臺反映了數條“身邊事”,“一周之內我就收到了回復,反映的問題陸續都解決了,盤點下來很有成就感呢。”丁先生說。
“這個小程序太好用了,用手機拍兩張照片,就能讓停車更加規范,對于市民來說,真是提供了極大便利。”提及“文明青島隨手拍”小程序,家住膠州市陽光花園的高先生贊不絕口,他沒想到,自己隨手一拍提供的舉報線索,相關部門當天就給妥善解決了。
隨手拍,快速辦,正在成為越來越多市民的習慣。而隨著用戶的增加,也進一步增加了報料數據,提升了相關部門的處置效率——
“坐標城陽區!白沙河路與黑龍江中路交叉口,有商家將廣告牌擺上公路,既有礙觀瞻,又有安全隱患!”日前,一位城陽熱心市民上午8點37分拍照上傳,向“文明青島隨手拍”平臺報料,當天上午11點15分,管理人員將處結后的現場照片上傳平臺,辦結流程僅兩個多小時。
“西海岸新區文瑞路,有人擺放雜物私占公共車位!”市民劉先生外出辦事看到“霸王車位”,果斷將信息上傳平臺,很快就看到案件被受理,從上午9點多發布,到處置、督查、核查、結案,所有程序走完,不到1個工作日。劉先生下次再去辦事時,停車果然順暢了。
“還沒來得及上小程序看看流程走到哪一步,就已經修好了,這辦理效率真的太高了。”看著市南區海晏園小廣場旁的長椅恢復如初,宮先生直呼沒想到,自己隨手一拍反映的爆料線索,只用一天就給妥善解決了。
“沒想到早上反映的事情,中午再路過時就已經解決了。”家住萊西市文化路附近的張先生說,僅僅過去了4個小時,沿街商鋪占道經營的問題就解決了,這個速度超出他的預料。
……
你報料,我治理,“文明青島隨手拍”小程序讓市民與城市管理者不再是矛盾對立關系,而是目標一致、雙向奔赴。越來越多的市民感受到,“文明青島隨手拍”這款小程序正在成為點亮城市文明的“掌中寶”。在文明典范城市創建這張“考卷”上,市民和城市管理者一起集思廣益,并肩答題,交出高分答卷。
02
城市的變化肉眼可見
眾所周知,全國文明典范城市是一座城市綜合實力、治理能力、形象魅力、發展活力的集中展現,是在全國文明城市基礎上的進一步提升,標準更高、要求更嚴。爭創全國文明典范城市,是青島加快建設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的具體行動。
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全國文明典范城市評選表彰年。今年,青島市創建工作將更加注重常態化長效化精細化,更加注重解決問題、補齊短板和夯實基礎,堅定落實“為民靠民惠民”的創建任務,切實把爭創文明典范城市作為一場由市民打分、讓市民滿意的民生考試,書寫文明典范城市的精彩答卷。
如何健全創建的長效機制、讓群眾做文明城市創建主角?群眾參與、群眾監督、群眾建言是必要的環節。
因此“文明青島隨手拍”小程序應運而生,成為市民參與創建、反映解決問題的交流平臺和有效途徑,以及常態化推進文明城市創建的必要之舉。讓每名市民轉化成遍布城市治理角落的“毛細血管”和“智能感官”,將城市管理與服務融入群眾日常生活,讓服務管理更加精細精準,構建起共治共享的城市管理新格局。
一個月的時間,“文明青島隨手拍”小程序讓人人都行動起來了、參與進來了,城市的變化肉眼可見,切切實實的好處擺在老百姓眼前:
牛皮癬似的小廣告沒了蹤跡;堆積的垃圾被清運了;亂堆亂放的雜物不見了;老舊小區的短板補齊了;密密麻麻的空中“蜘蛛網”變整齊了;亂停亂放的現象被治理了;“不便利”“不協調”的市政圍欄被拆除了;小區內的健身場地舊貌換新顏;禮讓斑馬線成為一種日常習慣;口袋公園就建在市民家門前……
“創城以來,我們的生活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市民的環保意識也在逐步提升,以往小廣告隨處有的現象不見了,小區里還增加了好多休閑場所,感覺我們的生活環境真是越來越好,日子也過得越來越幸福了。”
“創城對咱老百姓是好事,不僅環境變好了,健身器材的設計也很人性化。像樹杈樣式的掛衣架,既美觀又實用,鍛煉的時候可以把隨身攜帶的包、帽子等物件掛在上面。”
……
不知不覺間,細心的市民就會發現,自己身邊的生活環境正在逐漸變好,市民的綜合素質普遍提高。隨著文明典范城市創建工作深入人心,青島正變得更加美好,生活于此的每個人都切實感受到了實惠與幸福。
03
把群眾認可作為第一標準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城市建設就是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讓群眾過得更幸福。”
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創建以來,青島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創建的過程作為提升城市治理水平、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的過程,強化細節管理,注重常態長效,持續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因此,打造“文明青島隨手拍”平臺,就是要繼續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群眾需求作為第一選擇,把群眾認可作為第一標準,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要站穩群眾立場,將“隨手拍”平臺變成工作的調度臺,及時收集和辦理解決群眾身邊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實現發現問題一鍵推送、整改督辦一網聯動、處置動態一圖掌控,讓群眾持續感受到身邊實實在在的變化。
同時,通過層層發動,增強市民主人翁意識,依托市民隨拍隊伍、專業拍客隊伍、專職督辦隊伍“三支隊伍”,鼓勵市民發現上傳衛生臟亂、亂堆亂放、亂貼亂畫、亂停亂放、占路經營、纜線雜亂等影響文明典范城市創建和群眾生活出行等方面的問題線索,營造“青島是我家,人人都愛她”的濃厚氛圍,不斷擦亮城市金字招牌。
發現問題不是目的,整改落實才是關鍵。下一步,青島各級各部門將繼續完善工作機制,壓實各方責任,加強“文明青島隨手拍”平臺與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的對接聯動,拓展“群眾吹哨、部門報到”聯動渠道,完善問題線索“受理、分送、處置、反饋、分析”閉環工作流程。同時,放大隨手拍效應,動態監控后臺數據,及時抓取群眾反映集中的重點難點問題開展專項治理,不解決不撒手,確保事項辦理暢通、問題解決徹底、群眾評價滿意。
文明城市人人創建,文明成果人人共享。創建全國文明典范城市,事關青島現代化建設大局,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持之以恒、久久為功,用好“文明青島隨手拍”平臺,不斷夯實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創建基礎,為青島建設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貢獻力量!
作者 | 七七
[來源:青報觀象山 編輯:戴慧慧]大家愛看
使用微信 "扫一扫" 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