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老城紀事①丨“活”起來“火”起來,青島文化街擬“握手”天幕城
“聽說青島文化街有幾個樓下一步要搬了!”最近,在青島文化街,不少商戶之間都流傳著這樣一條消息。3月15日,記者趕到該市場走訪了解到,目前,一些商戶已經接到了口頭通知,但具體搬遷時間尚未正式確定。當天,市北區大港街道辦事處一位工作人員向記者證實,該市場部分樓座計劃征遷,具體補償方案經區里批準后,將進行公示。據透露,這些樓座征遷后,商戶擬搬到改造后的天幕城區域繼續經營,以實現更好的發展。對此,業內人士表示,期待未來經過改造,讓青島啤酒街、天幕城、文化街等街區形成有效連通,讓青島文化地標“活”起來“火”起來。
>>>探訪
不少商家正忙著降價促銷
3月15日,記者趕到位于昌樂路上的青島文化街探訪發現,馬路上建起了高大的封閉施工圍擋,地鐵工人們正在緊張作業?,F場爆破施工公示牌顯示,這里正在進行的是青島地鐵5號線土建二標段02工區昌樂路站項目,爆破施工期限為2023年1月13日至2025年12月31日。記者看到,由于相關部門正在施工,馬路兩側原本停滿了各種車輛,如今變成了一條狹窄的通道。
距離文化街不遠的地方,分別是地鐵2號線和4號線的兩處地鐵車站。未來,隨著地鐵5號線通車,青島文化街將有三條地鐵直達。記者沿街一路走訪發現,雖然文化街的交通越來越便利,但是目前部分商戶已關門歇業,有的店面門口張貼著醒目的轉讓告示,還有的店面正在進行降價促銷。記者在一家名為“宜興紫砂陶莊”的店鋪前看到,這里大門緊鎖,門上貼著“毛筆全清八折狂甩”字樣的促銷廣告。記者一路觀察發現,前來逛街購物的顧客并不多。
隨后,記者走進文化市場院內探訪發現,部分緊挨著的商鋪鎖著大門,一些商戶百無聊賴地守在檔口。記者來到不遠處的古玩城看到,這里也是靜悄悄的,入口處的一張告示顯示,“結合古玩城市場經營狀況,物業公司決定對2023年經營業戶減免三個月租賃費。”
“聽說文化街上有幾個樓的商戶要搬遷了。”在昌樂路上,記者先后走訪了多家臨街門面,部分商戶均不約而同地告訴記者,他們已經得知了這一消息,下一步可能要搬到天幕城那邊繼續經營。一位正忙著整理貨物的商戶告訴記者,具體什么時候搬,目前尚不清楚,由于店里的事情很多,他還沒來得及做準備。
“說實話,現在生意不大好做,希望那邊建起來后,人氣都能更旺一些。”有人這樣說。在文化市場二樓經營家具的孫先生告訴記者,他在這里開了十多年的店,前些年市場紅火時,他一共開了兩家店面。如今,為了維持經營,他不得不將門店縮減到一家。“天幕城與文化街僅一路之隔,希望以后從那邊多過來一點客流,讓兩邊的生意都紅火起來。”
期待文化地標更旺更火
3月15日,在昌樂路上的古玩城4樓,記者采訪了山東省觀賞石協會嶗山綠石專業委員會會長宋景明。談及昌樂路文化市場當前較為“冷清”的局面時,宋會長直言,“現在是整個市場行情的低谷期。”
宋景明介紹,青島文化街自2006年開街以來,經過多年的打造,已經成為青島的一張文化名片,而且早已躋身為山東首屈一指的文化集散地,吸引了全國各地的文玩愛好者前來“打卡”。他說,以古玩城為例,從2006年到2021年15年的時間里,一直是一鋪難求。然而,受市場消費需求不旺等諸多因素影響,有的商戶已關門歇業。他告訴記者,文化消費同樣只有流動起來才能形成市場活力,因此一些商家無奈之下選擇將手中的商品以成本價或低價出手,“有的甚至賣出了白菜價。”
他告訴記者,近幾年來,隨著線下市場行情逐漸下滑,很多商戶開始把目光投向線上。然而,目前行業內不少業戶都是年紀較大的群體,對線上營銷知之不多。從去年下半年開始,該協會利用古玩城4樓空間,牽頭成立了“嶗山綠石客棧”,并以此為平臺組織了“嶗山綠石賞石云展”,取得了較好的銷售效果。“目前,已經有四十位賞石家和經營者在協會搭建的網絡平臺上開設展柜,拓展線上營銷渠道。”
“我們也聽說了,文化街上的部分業戶將要搬到改造后的天幕城那邊經營。”采訪中,山東省觀賞石協會嶗山綠石專業委員會會長宋景明向記者表示,未來經過改造,如果能讓青島啤酒街、天幕城、文化街等特色商業街區形成有效連通,讓客流在這些區域流動起來,將有望進一步帶動青島文化街聚攏人氣。
他說,目前省內的濟南、德州等城市的文化街正在復蘇崛起,期待島城相關部門能拿出更有效的措施,助力青島文化街加快消費復蘇,讓青島文化地標更“火”、更“旺”。[來源:半島新聞客戶端 編輯:戴慧慧]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