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2023年青島將新建300處健身步道設施 完善社區8分鐘健身圈

    原標題:提升公共服務水平 托起全民健身愿景

    全民健身是全體人民增強體魄、健康生活的基礎和保障。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加強青少年體育工作,促進群眾體育和競技體育全面發展,加快建設體育強國。

    近年來,青島市人大常委會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將推進全民健身作為監督和立法工作的重點,通過督辦重點建議、督促市辦實事、開展地方立法等多種手段,促進全民健身工作高質量發展。

    在監督中支持全民健身工作開展。2022年以來,市人大常委會連續兩年將提升全民健身公共服務水平的人大代表建議作為重點督辦建議,既堅持問題導向“盯上去”,主動到相關部門督促建議辦理;又堅持跟蹤問效“沉下來”,到基層一線調研全民健身工作推進情況,全程參與建議辦理,推動補齊短板弱項,提升公共服務水平。此外,通過組織人大代表實地調研視察、召開座談會等形式,督促2022年市辦實事“建設全民健身場地設施50處”等目標全部實現。在各方努力下,近兩年,市民擁有的健身場所更多、更好、更近,健身活動不斷豐富,民眾日益增長的多元化體育健身需求得到進一步滿足。

    在完善地方立法上為全民健身提供保障。去年以來,市人大常委會將青島市全民健身條例作為重點立法項目,開展了深入的立法調研,通過赴外地考察、召開座談會,到基層立法聯系點座談等“開門立法”方式,廣泛聽取有關部門、人大代表、專家學者、社區居民等各方面的意見建議,為審議修改法規草案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據了解,法規將于今年審議通過。法規將著眼難點堵點問題,找準解決路徑,進一步規范全民健身工作,保護市民合法權益,推進全民健身戰略落實落地。

    工作進展

    市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市體育總會主席車景華:

    多元供給完善健身場地設施

    統籌資源豐富全民健身活動

    結合我市全民健身體育發展實際,市體育局會同發改、財政、教育、住建等29個部門和單位,研究起草了《青島市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實施方案》,高起點籌劃和推進我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

    目前,全市各類健身設施已達到1.1萬余處,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3.3平方米。今年年內將新建、改擴建全民健身體育公園10處、健身步道和設施300處,城市社區“8分鐘”健身圈更加完善,農村健身設施基本實現全覆蓋。整合現有場地設施資源,推動全民健身場地設施“能開盡開”“應開盡開”。堅持把賽事活動送到市民身邊,打造“全民健身進社區”品牌,組織體育協會、俱樂部、專業運動員教練員進社區等一系列活動。向全市發出“每天158”全民健身行動倡議書,組織線下志愿宣講、科學指導等,深化全民健身宣傳教育。在市、區市、社區三級組建新時代文明實踐全民健身志愿服務隊,常態化開展體育公益服務,開展項目推廣、運動體驗、公益培訓、健康咨詢等活動,為市民提供免費的體育服務產品。

    代表建議

    市人大代表,青島華青教育投資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李蛟龍:

    盤活社區低效健身場地

    學校企業場地“能開盡開”

    近年來,社區健身場地有效滿足了廣大居民的健身需求,但目前部分社區存在健身場地利用不夠、運動設施維護不到位的情況。建議對現有場地、設施的數量及使用情況充分摸底,加強更新維護,在避免出現安全隱患的同時,盤活社區低效運動場地,實現物盡其用。進一步推動健身場地開放共享,鼓勵更多大學院校和企業單位帶頭開放健身空間,做到“能開盡開”。

    市人大代表、凱盛浩豐農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馬鐵民:

    宣傳倡導全民健身理念

    豐富拓展體育賽事活動

    后疫情時代,人民群眾加強體育鍛煉的需求更加迫切,也對全民健身公共服務提出了更高要求。建議加大宣傳力度,提倡和引導市民樹立“每天鍛煉1小時、經常跑步5公里、快樂健行8000步”的健康生活理念。進一步豐富體育賽事活動,充分發揮社會力量,組織開展形式多樣、廣泛經常的小型體育健身活動,提高市民健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市民感言

    家門口的體育公園

    讓全民健身成為新風尚

    步入辛家莊北山體育文化公園,籃球場、足球場、排球場和各類健身器材一應俱全,幽靜的山林環境讓人心曠神怡,不少市民在公園里跑步、打球,十分悠閑愜意。

    “以前這里場地設施破舊,路面坑坑洼洼,大家都要跑到遠處的運動館鍛煉。去年11月,公園里的健身場地設施翻新重建了,現在我們天天來這里打排球,政府真是辦了一件便民利民的好事!”家住市南區燕兒島路街道的居民張燕琳說,“體育公園讓健身成為風尚,讓老百姓感受到運動的快樂,享受健康生活。”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劉佳旎)

    [來源:青島日報 編輯:王熠冉]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3 04/10 08:36
    · 來源 ·
    青島日報
    · 責編 ·
    王熠冉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