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青島加快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先行區 鄉村游不斷升溫

    原標題:保供給抓示范強產業,交出鄉村振興“青島答卷”

    六月的青島,“熱度”攀升,鄉村尤甚——田間,麥浪滾滾,冬小麥進入集中收獲期,農人加緊收割;鄉間,鄉村游不斷升溫,周末節假日游人如織,成為鄉村假日經濟的一大亮點。

    這些火熱的鄉村場景,是青島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先行區的生動寫照。

    青島是經濟大市,也是農業大市。通過提升農業綜合實力、改善農村整體面貌、發展強村富民產業、提高農民生活水平等重點工作,加快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先行區,當好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壓艙石”。

    一幅壯美的鄉村振興新圖景正徐徐展開。

    以穩產保供為基礎,夯實“根本”

    農人不知熱,田間收獲忙。

    在位于青島西海岸新區大場鎮的市綠色增糧先行示范區小麥基地內,麥浪飄香、馬達轟鳴,農機手們駕駛小麥大型聯合收割機在金黃色的麥田里來回穿梭,一簇簇成熟的麥穗順著傳送帶進入收割機倉,小麥收割、麥穗脫粒、滅茬還田、深松整地、機收減損等作業環節一氣呵成。

    “今年夏收進入關鍵時刻,再不抓緊,就真的‘九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一成丟’了。”駕駛收割機的青島勤耕農業機械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姜永戰來不及多說,便和農機手分別駕駛聯合收割機“沖”入麥田,僅用時十分鐘,金燦燦的麥田就被剃了個“板寸”。

    6月9日,青島小麥自西南向東北、由零星收獲轉向集中收獲,農機農藝協奏、信息技術賦能,奏響“三夏”豐產豐收曲。

    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始終是建設農業強國的頭等大事。今年,青島市全面推廣優質良種、配方施肥、適期早播、科學管理等小麥保優豐產技術,加之小麥生長期間溫光條件適宜、降水及時有效、麥田管理到位等因素共同發力,全市夏糧有望再獲豐收,預計面積、單產、總產“三增”,總產有望再創歷史新高。

    夯實“根本”,青島全力保障。堅決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2018年以來,市級財政累計發放耕地地力保護補貼27億元,精準及時發放中央實際種糧農民一次性補貼2億元,統籌資金25億元支持高標準農田建設,并于2022年起將高標準農田畝均建設標準由1500元提高至1950元,有力保障種糧農民收益。

    夯實“根本”,青島不斷探索打法。青島在全國率先提出建設綠色增糧先行示范區,集成良田、良種、良機、良法、良制等綠色增糧方式,全力打造集高產創建、快速烘干、倉儲物流、加工銷售、數字應用、成果展示于一體的高標準現代化糧食生產綜合示范樣板,凸顯了青島思路和青島作為。

    既要裝滿“糧倉”,也要豐富“餐桌”。青島深化科技增產、品牌增值、融合增效,促動高效率生產、高品質供給、高水平保障,全力打造種類更豐、品質更優、保障更強的“大食物觀”支撐體系。

    近年來,青島市形成年產糧食300萬噸以上、蔬菜600萬噸以上、果品100萬噸以上、肉蛋奶100萬噸以上、水產品100萬噸左右的“36111”穩產保供體系,重要農產品保障能力位居全國36個大中城市第一名,都市現代農業發展水平進位全國第六,農產品出口額穩定在400億元左右,穩居全國城市首位。

    以片區為突破點,做優“示范窗口”

    如何使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重大政治任務在青島落地?青島提出以高質量建設鄉村振興示范片區為突破點,立足打造樣板、探索路徑、全國一流的目標定位,從點上突破,以點帶面,探索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

    去年,青島確定了10個市級鄉村振興示范片區,每個片區覆蓋6個左右的村莊,按照“一年打基礎、兩年見形象、三年大變樣”的要求,集聚資源要素,用3年時間,打造10個產業興、組織強、環境美、治理優、要素活、生活富的市級鄉村振興示范片區,力爭建成3-5個在全國全省具有影響力的示范片區,帶動建設36個區市級鄉村振興示范片區,探索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實踐路徑。

    一年多的時間里,示范片區建設已初見成效。

    要素集聚。示范片區建設堅持大投入大變化,整合優化資金、土地等要素向示范片區集聚。市級財政對每個示范片區平均投入1億元,區市財政和社會資本投入不低于1:2。為每個市級片區安排50畝建設用地指標,并根據項目需求,“一事一議”增加建設用地指標。

    系統推進。示范片區建設既重“面子”、更重“里子”,統籌推進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一體推進農業現代化和農村現代化,打造鄉村“五個振興”共同體和共同富裕先行區。

    全程賽馬。示范片區不搞“一評定終身”,不搞平均主義,實行一年一考核、一年一評估,打分排名通報,大變化大獎補、小變化小獎補、不變化不獎補,激勵先進、鞭策后進,形成加壓奮進、進位爭先的工作機制。

    到青島的各個鄉村振興示范片區轉一轉,就可以深切感受到青島打造建設示范片區不求千村一面、堅持因地制宜、突出鄉村特色的思路,各片區在“各美其美”中實現“美美與共”。

    嶗山區沙子口街道流清灣鄉村振興示范片區深挖“山海村落”自然優勢,形成以山水資源為特色本底,以鄉旅觀光、健康養生、美食度假為主題的鄉村文旅產業發展格局;平度市大澤山鎮印象大澤鄉村振興示范片區圍繞“綠色葡萄經濟踐行兩山理論的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建設目標,構建“葡韻大澤·世外萄源”IP,打造“生態休閑之谷”“葡萄硅谷”;萊西市水集街道產芝湖鄉村振興示范片區依托產芝湖新村“山、水、林、田、鄉”的優質生態空間格局和多元文化匯聚的場地特征,鎖定“耕讀”主線,形成農業、旅游、生態融合發展格局……青島10個市級鄉村振興示范片區正依據各自特色形成發展路徑,發力“五個振興”。

    鄉村是中國的根。進一步改善農村居住環境、生態環境、就業創業環境,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讓鄉村成為宜居宜業的美麗家園,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一環。

    孟夏時節,平度市崔家集鎮和平村里綠意盎然、花團錦簇,清風拂過,月季薔薇的陣陣清香彌漫全村,令人心曠神怡。但就在幾個月前,村莊主街道兩側還處處是村民的“圈占地”,雜亂堆放著廢舊物品,荒草雜生。“我們村委挨家挨戶做工作,清除了所有私圈亂占問題,又出資購買大約兩萬棵花苗和冬青,引導村民栽植在房前、路旁,共同美化綠化居住環境。”村莊黨支部書記王希伯介紹。

    青島正認真學習浙江“千萬工程”經驗,從改變農村環境開始,逐步實現鄉村治理格局深層重構。

    因此,在抓好鄉村振興示范片區的同時,青島堅持“點片面”聯動推進鄉村建設。“點”上,持續抓好美麗鄉村建設,每年建設100個美麗鄉村示范村。“面”上,持續抓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對涉農鎮街實行一月一暗訪、一月一排名、一月一通報,評估結果通過媒體公開曝光,對排名后十名且低于80分的鎮街,鎮街書記到全市現場會上作表態發言,倒逼工作落地落實。

    “摸不到規律”的抽查暗訪、“毫不客氣”的公開排名、“讓人緊張”的約談……這些舉措看似“不留情面”,卻是為了徹底打贏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這場“硬仗”。

    如今,這項工作已取得階段性成效——青島已建成600個市級美麗鄉村示范村、22萬戶美麗庭院,縣級及以上文明村鎮覆蓋率達到99%。

    以鄉村產業為著力點,推動現代農業“提檔升級”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

    青島把產業發展作為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先行區的切入點,牢固樹立大抓項目、抓大項目的理念,堅持用大項目帶動產業大升級。

    總投資18億美元的益海嘉里(青島)食品工業園是改革開放以來青島最大的外資項目。4月17日,該項目迎來重要節點——工業園一期開園、二期開工,首批古法小榨花生油正式下線。據悉,待全部建成投產后,將帶動形成年產值500億元的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鏈。5月27日,繼全球首艘10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國信1號”交付運營后,全球首批15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國信2-1號”“國信2-2號”在青島建造簽約,將進一步促進漁業轉型升級和向深海遠洋挺進,以規模效應實現養殖工船為代表的深遠海養殖跨越式發展。

    這些都是青島以農業大項目發力鄉村振興的生動場景。今年,青島堅持工作項目化、項目清單化、清單責任化,對新簽約的57個過億元農業項目掛圖作戰,如今48個已開工建設。

    同時,青島瞄準現代種業、數字農業和預制菜等農業發展新風口,大力發展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

    日前,全國首個種業領域財政股權投資資金——“種子金”在青島實現首筆投出,在全國開創了財政資金以“撥改投”賦能現代種業高質量發展新模式。

    這是青島在種業方面創新的路數打法。良種繁育任重道遠,一個新品種的誕生,需要十幾年甚至更長時間。這期間,不僅是對科技實力的考驗,對于種業企業來說,新品種研發還需要大量持續資金投入。打好“種業翻身仗”,離不開資金的注入,更需要一整套針對種業企業發展的扶持、培優“組合拳”。

    于是,“種子金”應運而生。市農業農村局、市財政局、市屬國有企業財通集團簽訂委托管理協議,委托財通集團下屬的專業化投資和基金管理機構青島市創新投資有限公司具體運營,利用財政資金股權投資種業企業,對企業紓困幫扶、營商環境優化、產業健康發展等均具有典型示范意義。

    在農業農村部發布的首批國家種業陣型企業中,青島市有9家入選,居15個副省級城市第一位。這次青島開先河,政府“背書”種業潛力股,將有力推動種業企業做優做強。

    數字浪潮為農業迭代升級提供了技術支撐。青島抓住機遇,推動實現數字農業強農。建設青島市農業農村大數據平臺,打造精準化監管、便捷化服務的數字化平臺,目前已建成質量監管、動物防疫等監管平臺,初步實現“一圖知家底、一網管全市”。支持企業打造數字農業場景,凱盛浩豐數字農業示范園成功創建國家級數字農業應用基地,凱盛浩豐公司已在11個省建設數字農業產業園。

    預制菜是當下農業發展的新風口。今年,青島在出臺《青島市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4年)》的基礎上,成功舉辦了第二屆中國國際預制菜產業發展大會。承辦行業高規格會議,可見行業內企業、專業人士對青島預制菜全產業鏈發展的認可。

    青島正在沖刺預制菜發展的階段目標——通過內組外引,打造15家自主創新能力強、加工水平高、處于行業領先地位、年銷售收入過億元的大型預制菜龍頭企業;到2024年,基本建立科技含量高、生產加工能力強、國際市場競爭力突出、上中下游緊密銜接的預制菜產業體系,全市規模以上預制菜產業市場主體達到100家,全產業鏈規模突破1000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青島瞄準海洋優勢,致力打造海洋型、標準化預制菜品。構建標準化預制菜生態圈,強化預制菜加工企業與餐飲企業、銷售終端、電商平臺及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制定質量管理、產品分類、評價指南等相關標準,支持組建預制菜標準化研究院,建立“從產地到餐桌”全過程標準化質量安全追溯體系,確保“舌尖上”的安全。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張晉

    [來源:青島日報 編輯:戴慧慧]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3 06/11 08:07
    · 來源 ·
    青島日報
    · 責編 ·
    戴慧慧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