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老食堂
營養餐吃得“瀟灑”又實惠
老人在家,最頭疼的是一日三餐。自己做飯,買菜洗菜、收拾碗筷費時費力不說,關鍵是每頓吃不多,做多了吃不了,做少了“不值當”。有些老人怕麻煩,干脆一天只吃一頓飯。提起助老養老服務,老年人最迫切的需要就是足不出戶就能吃上熱乎飯。記者采訪了解到,解決社區老人特別是獨居老人的吃飯問題,是物業養老諸多服務內容中頗具挑戰性的一項。
一葷兩素最高8元
在青特城小區,匯豪物業主動尋求外部資源,與“三禾餡餅”在助老養老服務方面進行深度合作,打造青特匯豪物業首家助老餐廳。餐廳秉持衛生、方便、價廉、安全的服務原則,餐品葷素搭配,著重配合老年人口味,滿足了小區老人們的“吃飯”需求。
6月23日11時20分,記者來到緊鄰青特城小區的德陽路,助老餐廳“三禾餡餅”就在這條路上,員工已經準備好迎接來吃午餐的客人。主食有饅頭、米飯、餡餅、包子以及各種粥,菜品有菜花、青椒、茄子、炒蝦仁、紅燒肉……顧客可以根據需要選擇。
助老餐廳的老板告訴記者,老人在這里就餐的價格不貴,60歲至69歲的老人8元,70歲至79歲的老人7元,80歲以上老人6元,低保家庭、城鄉特困的老人只需2元就可以吃上一頓營養午餐,“有些生活非常困難的老人,我不讓員工收費。”
拎著飯盒來打飯的王先生告訴記者,他和老伴兩人平常在家不愿意做飯,是助老餐廳的??停?ldquo;我打2份飯只需16元,量很大,兩個人一頓吃不了,剩下的晚上再熱熱當晚飯。而且這里的飯菜花樣多,營養搭配得也好,我們很滿意。”
記者看到,不斷有老年顧客進店就餐,主食和稀飯管夠,菜品是一葷兩素,老人們吃完擦擦嘴就走,很是“瀟灑”。“不用買菜買米,不用自己做,吃完了也不用刷碗洗筷收拾桌子,能不‘瀟灑’嗎?”吃完飯準備回家的劉先生笑著說。
“足不出戶”吃上熱飯
位于興陽路417號的萬科魅力之城小區,現由北京萬科物業服務有限公司青島分公司提供物業服務。小區共有業主2912戶,其中老年人口約占六分之一,對居家社區養老的需求最為迫切。2020年,魅力之城物業服務中心通過小區議事會、懇談會和入戶走訪等多方面征集民意,運用“紅色管家”契約化共建單位優勢,吸引社會力量先后投入80余萬元,聯合中城路社區建設了魅力助老餐廳,并面向周圍兩公里內社區開放,最多可同時容納100余人就餐,滿足了獨居老人“足不出戶”吃上“熱乎飯”的需求。
記者了解到,魅力助老餐廳實行的也是階梯式助老優惠價,最多8元、最少2元就可以吃上一頓營養午餐。
“助老餐廳不僅要能及時提供熱菜熱飯,還要特別注重適合老人的營養搭配以及口味。”小區物業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助老餐廳的建立,讓很多老年人覺得又有了一個“家”。
據介紹,在創建“熟人社區”的目標指引下,助老餐廳還承擔著每年“敬老生日會”的職責。小區黨支部、中城路社區黨總支、物業服務中心已經連續三年邀請園區60歲以上老人參加生日會活動。
政府補貼助推發展
2022年年底,青島市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青島市進一步優化完善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措施》,制定了推進服務設施提質升級、優化老年人助餐服務補貼政策等8項措施。其中規定,居住在青島市的7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購買助餐服務的,市級按照每人每頓午餐3元的標準進行補貼(法定節假日和公休日除外)。對2—5級失能老年人購買上門送餐服務的,再按照送餐距離給予2—4元的送餐補貼。
除了市級,各區市也有相應補助。記者了解到,2019年,城陽區就出臺了《城陽區助老餐廳建設運營實施辦法》,對助老餐廳建設和運營進行補助,最高可補助29萬元。在政策引領下,一年之內,城陽區助老餐廳從2家發展到19家,其中,流亭街道白沙灣社區助老餐廳、城陽街道仁和居社區助老餐廳、上馬街道林家社區助老餐廳日均服務老人均在百人以上,發揮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今年4月,嶗山區民政局養老服務科科長劉志偉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嶗山區已出臺養老助餐補貼政策,建立梯次補貼機制,符合條件的嶗山區戶籍70周歲以上老年人就餐的,每頓午餐給予最高6元就餐補貼,補貼資金在通過“卡、臉”信息設備認證后自動扣減,老人只需支付個人負擔部分。
在政府的助推下,助老餐廳的建設開始蓬勃發展,青島恒福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在長沙小區開辦了助老大食堂,食堂面積約150平方米,可同時容納50人就餐;青島萬科物業服務有限公司打造了中城路魅力助老餐廳和魅力之城老年活動中心;青島匯豪物業服務有限公司每月開展一次養老助老活動,覆蓋小區老人5000人次。25家物業企業通過各種方式專項為小區老人們提供可追溯、有品質、獲保障、價低質優的特色養老服務。[來源:青島早報 編輯:戴慧慧]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