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青島救援隊3天救回7人 杜絕海邊溺水悲劇還應做點什么

    原標題:杜絕海邊溺水悲劇,還應做點什么?

    進入八月,青島海邊發生多起險情。8月1日晚,一名游客被困在嶗山東麓八仙墩海邊;8月1日到3日,花石樓附近礁石上,三天內七名游客被困;8月3日下午,一名外地男子在音樂廣場邊下海游泳,無法回到岸邊;8月5日下午,海軍公園東側又有游客把三輛車開到沙灘上,被海水淹沒……8月6日,專業救援人員分析了為何8月初海邊會連發險情,并再次發出呼吁:珍愛生命,敬畏自然。

    花石樓附近礁石上, 救援隊三天救回七游客

    8月5日上午,記者來到太平路沿岸探訪。在太平路青島路路口以南、棧橋東側海域有一片退潮之后的沙灘,在沙灘和南側的礁石上,上百名游客在此聚集,眼看海浪還在不斷往岸邊涌來,還是有人踏著浪在拍照打卡——記者觀察一番注意到,甚至還有人抱著四歲多的孩子要下海。

    一旁的護欄上,懸掛著一個帶著繩索的游泳圈,還有寫著“浪大危險 請勿靠近”的金屬標志牌。遺憾的是,游客們似乎并未把提醒當回事。

    在花石樓附近海域,記者注意到,護欄上隨處可見“請勿下海”的提示牌,防浪堤上立著一塊石碑,寫著“浪大危險”四個字。盡管如此,還是有上百名游客登上礁石玩耍。“8月1日到3日,我們連續三天都在這里救過人!”青島市救生協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三天內共有7名游客被上漲的潮水圍困在礁石上,好在都被世寶特澳利來二浴救生隊給救了上來。

    去年兩人溺水悲劇發生地,還有人不顧危險下海

    8月3日下午,海邊接連發生險情。當花石樓附近海域的被困游客被救回岸邊后,音樂廣場附近又發生了一起險情:一名男子和同伴來到護欄外的矮堤壩上,不顧危險下海游泳。可他想回來時發現浪太大,自己無法上岸了,路人發現后撥打了110和119求救。“那個地方不是浴場。我們去救他的時候,浪特別大,我們自己還被拍倒了好幾次!”救援人員稱。

    記者多方打聽了解到,下海救人的救援人員是市南區奧帆中心消防救援站的孔祥雨??紫橛暝浭且幻麄刹毂?,救人時,盡管他穿戴好了專業水域救援裝備、綁好安全繩,還是被大浪多次拍在堤壩上,導致手腕、手指都受了輕傷。孔祥雨最終忍痛將人救了回來。

    “消防員們太不容易了。”不少市民在青島晚報官微發布救人視頻的評論區留言,表達了對孔祥雨的關心。市民也表示,去年7月,就在同一個地方,兩名大學生被大浪卷進海中不幸溺水身亡,可還是有人不顧危險下海,甚至把觀浪當成打卡必備環節——記者8月5日探訪時注意到,雖然海浪正不斷向矮堤壩沖擊,但還是有十多名游客在壩上行走,還有家長領著孩子前來。

    救援人員:8月初海邊險情多,原因有這些

    剛剛步入8月,青島海邊為何會經常發生險情?專業的救援人員告訴記者,這首先和天文、天氣有關:常言道,初一十五看大潮,受太陽和月球引力影響,潮水最高;除此之外,受近期臺風等極端天氣影響,這一現象有所加劇。最近恰逢暑期旅游旺季,游客涉水行為增多,對海情不了解,很多游客特別是內陸游客看見大海就興奮,忽視了岸邊的安全提醒……

    8月5日下午4時許,海軍公園東側海灘險些發生悲劇:三名外地游客來青島旅游,把車開上了沙灘。三人想把車開回岸邊時,車輪已經陷入沙坑中。眼看海水不斷上漲,三人只能棄車回到岸邊。“我們接警趕到的時候,車已經泡在了海水里。”青島市公安局海岸警察支隊小口子派出所民警稱,不斷沖向岸邊的海浪,讓潮水蓋過了三輛車的發動機蓋。民警聯系了施工單位的工程車和消防救援人員,經過一個小時的努力,才把三輛車拖回岸邊。

    記者探訪:海邊景點安全提示牌增多

    去年8月,青島市應急委辦公室曾召開會議,提出要增設重點區域廣播裝置,加大警示牌的設置密度。記者在沿海探訪時發現,在棧橋、魯迅公園、八大關花石樓、音樂廣場、五四廣場和燕島秋潮附近的海邊,隨處可見“浪大危險”或“請勿靠近”的提示牌。有些地方還拉起了鐵絲網。

    “建議在一些重點的地方,能夠播放相關的視頻,告知大家這里曾經發生過什么危險事。”市人大代表,青島市基層法律工作者協會會長劉華明建議,這些視頻可以采用卡通的形式,一來可以保護當事人的隱私,二來也更容易讓人接受,特別是讓孩子們接受。

    “希望能加大宣傳力度,讓大家提高敬畏自然的意識,對可能存在的危險有所警覺。”多次在海邊執行過搜救任務的青島紅十字搜救隊的隊員們建議。

    推行沿海“救援力量前置”,已起到效果

    “每年都有幾起這樣的事!”“很多危險,都是和自己有關!”每當有救援的視頻發布,評論區都有人留言表示,成年人,應該自己為安全負責。

    記者了解到,青島市為了沿海游客的生命安全,開始推行“救援力量前置”:針對隱患排查的實際,相關部門在重要風險區域設置救援工作站,安排專人或志愿者重點值守。

    這一舉措,已經起到了效果:7月30日傍晚,青島西海岸新區連三島路如意灘發生險情,兩名下海戲水的江蘇女孩被大浪卷入海中,眼看兩人就要被大浪吞沒,在附近駐守的中國體彩西海岸世寶特救援隊隊員趕到,跳入海中將兩人救回;8月1日晚,一名游客被困在嶗山東麓八仙墩,求救電話打出1個多小時后,救援隊就找到了他。

    維護沿海安全如何更進一步?政協委員有話說

    近期海邊多發的險情,也牽動著青島市政協委員們的心。“前幾天,五四廣場旁邊那一圈矮堤壩,浪那么大,我看見有人在勸阻,可那些人還是不聽勸要下去。”市政協委員、市委黨校經濟學教研部副主任李光全感嘆。他建議,青島市可以加強地方立法,面對巡查勸阻時,若有人多次不聽,甚至阻礙巡查人員勸阻他人,可由執法部門依法采取相關強制措施,形成有力震懾作用,最大程度維護前海一線安全。

    “沒有什么比生命安全更重要。”青島市政協委員、山東正航律師事務所主任李秋航認為,青島作為一座沿海旅游城市,可以在酒店、公交車站、地鐵站和車廂內,專門設置關于極端天氣和沿海浪潮的提醒,最大限度地擴大警示的范圍;旅游團特別是散客團,也應該及時向游客發出提醒。“來青島旅游的游客,相當一部分不是在海邊長大的,對極端天氣和大浪的危險性沒有相關認知,我們應該想盡辦法讓他們知道。”李秋航建議,在沿海幾處網紅打卡地,可以專門設置更顯眼的提示牌,通過“流量”的助推,讓更多人知道安全的重要性。

    觀海新聞/青島晚報/掌上青島  首席記者 劉卓毅 實習生 崔聞芳

    [來源:青島晚報 編輯:戴慧慧]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3 08/07 08:34
    · 來源 ·
    青島晚報
    · 責編 ·
    戴慧慧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