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青島首次采用焊縫身份認證制 把控跨海大橋高架路二期工程質量

    作為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重點工程之一的跨海大橋高架路二期工程,已于今年6月份順利通車。它既是承接膠州灣大橋交通樞紐銜接功能的門戶通道,也是貫通東西、實現區域互聯的主動脈,其重要程度可見一斑。為切實保證跨海大橋高架路二期工程的施工質量,青島市嶗山區城市管理局從工程伊始就牽頭制定了鋼箱梁優質目標,明確焊接質量要求,緊緊圍繞施工質量這一核心,創新工藝工法,給三萬余條焊縫都按期辦理了“身份證”。

    所謂焊縫“身份證”,即按照鋼箱梁加工圖紙,將每一道焊縫進行數字化編碼,詳細列明每條焊縫的焊接時間、焊工姓名、檢測時間等關鍵信息,從而實現每一條焊縫都有源可溯,從細微處切實優化了工程質量“保鮮”技術。這看似簡單的“身份證”,卻是我市首次在工程施工中采用,它使長期困擾工程的焊縫質量溯源問題得到了有效化解,也充分展現了“數字化新基建”背景下,嶗山區對工程質量的把控智慧。

    同時,為提升“質量監管智慧化”水平,充分發揮“身份證”效能,嶗山區城市管理局與參建各方經過多輪研討,將焊縫“身份證”信息與智慧化監管平臺相關聯,創建鋼箱梁焊縫身份認證模塊。伴隨模塊的建立,總焊縫編號、焊縫臺賬信息、焊接過程影像資料、無損檢測影像資料、外觀質量影像資料等一系列可視化資料均可作為歷史查詢信息上傳,永久記載每道焊縫身份信息,從而實現施工現場動態管理和質量監督,為下一步我市大型基礎設施工程建設推廣“智慧工地”也積累了寶貴經驗。

    乘著三年攻堅行動的東風,嶗山區城市管理局積極助推跨海大橋高架路二期工程應用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始終堅持將繡花功夫、工匠精神落實到項目建設中,提高精細化作業水平,確保高質量建設。焊縫“身份證”體系的落實,不僅僅是嶗山區市政建設領域中創新工作的一個縮影,更為青島市更快更好地邁向“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提供了科技支撐。文/記者 李鑫邦

    [來源:信網 編輯:胡晨薇]
    信網版權稿件,歡迎轉載。轉載時請保留完整信息,否則追究侵權責任。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3 08/23 15:35
    · 來源 ·
    信網
    · 作者 ·
    李鑫邦
    · 責編 ·
    胡晨薇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