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青島兩證齊全的醫養結合機構達168家 床位達34260張

    原標題:青島九成養老機構提供醫療衛生服務

    記者從市衛生健康委獲悉,目前,山東省醫養結合示范省建設進入攻堅提升階段,兩證齊全的醫養結合機構已有962家,數量為全國最多。其中,青島兩證齊全的醫養結合機構達到168家,床位達到34260張,醫養結合機構數量和床位數量均位居省內首位和國內同類城市前列。目前,青島90%的養老機構以不同形式為入住老年人提供醫療衛生服務。

    青島市將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打造醫療康養高地列為全市重點工作高位推進。近年來,青島出臺系列政策文件,搭建了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康養相結合的健康養老制度框架,全面引領全市應對人口老齡化,推動老年健康服務體系建設進入“快車道”。

    市衛生健康委聯合11部門制發《青島市落實創建全國醫養結合示范省攻堅行動實施方案任務分工》,建立完善醫養結合政策體系。通過不斷增加醫養結合服務供給,全面提升服務水平,加強服務隊伍建設,破解制約發展環節,高水平做好全國醫養結合示范省創建工作。在創建過程中,青島初步形成特色鮮明、層次多樣的醫養結合“青島模式”。全市人均期望壽命達到81.78歲,居民主要健康指標達到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

    社會化長期醫療護理保險制度是青島醫養結合的創新亮點,在全國首開先河。目前,青島定點護理機構達到1093家,累計支付資金47億元,惠及10萬余名以老年人為主的失能失智人員。青島探索發展“醫中有養”“養中有醫”“醫養聯合”“醫養簽約”“兩院一體”“居家巡診”等醫養結合服務模式,實現“防、醫、養、康、護”一體化服務,將醫療服務延伸至社區、家庭,為居家老年人上門提供健康管理和醫療服務。

    青島不斷激發市場活力,加快健康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在醫療康養機構設置審批、人才引進培養、醫療保險等方面大膽改革創新,不斷出臺優惠政策,促進醫養結合機構發展。全市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普遍開通老年人綠色通道,老年人享受掛號、就診、化驗、檢查、交費、取藥“六優先”服務。青島創新居家醫療服務方式,依托醫聯體、健共體、“互聯網+醫療健康”“互聯網+護理服務”、遠程醫療等模式將醫療服務“送到家”。全市有563家醫療機構開展居家社區醫療服務。多家保險機構通過興建養老社區、承接居家適老化改造等,助力提升居家養老生活品質。

    在醫療服務方面,青島市不斷加大力度加強老年學科建設,全市二級及以上公立綜合性醫院設立老年醫學科(老年病專業)占比87.87%,2023年底前將達到100%;二級及以上醫療機構均開通老年人綠色通道。同時,積極開展安寧療護服務,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普遍設置康復、護理床位或增設安寧療護床位;設立市級安寧療護示范中心5家,基層安寧療護實踐基地35家;14家二級及以上醫療機構開展安寧療護服務,開放床位179張;36家基層衛生服務機構開展安寧療護服務,開放床位392張。85%的全市公立綜合醫院、康復醫院、護理院、街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成老年友善醫療機構。

    全部養老機構均與相應的醫療機構建立急救急診、預約就診、雙向轉診、定期巡診等合作機制。青島全面推行老年人“健康照護”管理,推進家庭醫生、醫保門診統籌和居家醫養“三約合一”實名制簽約服務,老年人家庭醫生簽約率達到78%,在國內首創為“三高患者”免費提供7種基本藥物。鎮街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部設立家庭醫生工作室和健康驛站,65周歲以上常住居民每年可就近享受一次健康管理服務,全市近百萬老年人因此受益。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黃飛

    [來源:青島日報 編輯:戴慧慧]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3 08/31 08:12
    · 來源 ·
    青島日報
    · 責編 ·
    戴慧慧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