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訪 /
物業費從“追著要”變“主動交”
市北區恒苑小區更換物業后煥然一新 不但環境好了服務也很貼心
走進市北區恒苑小區,“同創和諧社區 共建宜居家園”的標語鮮艷醒目,小區里環境整潔、綠意盎然,車輛停放有序,樓道內干凈衛生。小廣場的長廊里,老人們三五成群納涼、下棋、打牌,一片歡樂祥和的景象。
恒苑小區是2005年建成的老舊小區,共有26個樓座、88個單元,居民近1800戶。三年前,小區里可是另一番景象。“以前大家對老物業都不滿意,院子里雜草叢生、垃圾成堆也沒人管,單元門壞了沒人修,車輛亂停亂放堵塞消防通道,這些問題我們投訴了多次,還是沒什么效果。”說起原先的物業管理服務,居民們很是不滿。
物業不作為,業主對服務不滿意而拒交物業費,而物業公司則以“入不敷出”為由繼續敷衍了事,很多小區都面臨物業服務滿意率低、物業費收繳率低的“雙低”現狀,這也讓物業管理陷入了每況愈下的惡性循環。
恒苑小區在2020年迎來了轉機。幾經波折,業主委員會聯合街道社區清退了原先的物業公司,并通過業主大會投票選出青島東洲物業管理有限公司作為新物業公司接管小區。2021年1月,新一屆業委會選出后,業委會與物業公司合力攻堅,對小區環境開展了全面整治。
據恒苑小區業委會主任孫充燦介紹,物業公司入駐小區后,全面清理小區多年來堆積的雜物垃圾近600車,投入20余萬元,徹底清除樓道小廣告、粉刷墻壁;實行小區封閉式管理,安裝了門禁系統、道閘車牌識別系統。業委會和物業公司全力配合政府部門完成老舊小區改造,拓寬道路,鋪設瀝青,實現了雙向停車,增加車位50余個;使用公共收益資金,將閑置用地綠化整修,建成9個口袋公園,加裝了運動器械,居民下樓就能休閑娛樂;去年,小區還啟動了加裝電梯工作,業委會與物業公司積極作為,挨家挨戶征求群眾意見,目前小區共有42個單元達成加裝意愿,35部電梯吊裝完成并陸續投入使用。
小區環境和物業管理服務的巨大變化贏得了居民的贊譽和支持。“物業費從原來追著要變為業主主動交,物業費收繳率從原先的25%提高到95%,物業服務滿意率達到99%。”恒苑小區物業公司經理王海龍說。
多年來,恒苑小區一直按照每月0.4元/平方米的標準收取物業費,這基本是目前市區小區物業費的最低標準。新物業接管恒苑小區后,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提高物業費,而是投入資金整治小區環境衛生,更新老舊基礎設施。“我們公司這幾年還是虧損運營的狀態,之所以一直沒漲物業費,也是希望先干出成效,讓業主看到實實在在的變化,用暖心的服務贏得居民的信任。”王海龍說。
觀海新聞/青報全媒體記者 劉佳旎
/ 新聞內存 /
青島市智慧物業管理服務平臺
去年以來,青島市作為全國、全省的智慧物業“雙試點”城市,重點開發建設“青島市智慧物業管理服務”平臺。青島市物業服務保障中心工作人員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介紹,去年以來,在主攻業主電子投票系統方面用力較多,業主可以通過人臉識別+房屋信息的登記系統查詢、掛接,可以直接實現民法典和青島市物業管理條例規定的業主身份認證的工作,這是通過電子化的方式解決了業主大會召開難、業主委員會選聘難、物業企業解聘難選聘等相關問題。通過這個平臺,實現了首次業主大會召開時間由法規規定的150天壓縮至20天以內。今年將在平臺建設方面借助攻堅行動繼續發力。一是“三公開”和小區信息“三公告”相關公示工作方面進行發力。二是繼續建設青島市物業管理的一張圖,目前正在建設針對小區的設施設備、人員、物業服務等相關信息的儲備工作。三是通過平臺實現對服務和收費方面的評價和管理工作。
本版撰稿(除署名外) 觀海新聞/青島早報首席記者 魏鈮邦 通訊員 康寧
[來源:青島早報 編輯:戴慧慧]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