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手記
發揮能動性與想象力
吳 帥
從城市到鄉村、從工業到農業,正向著更綠色、更高效、更生態的方向前進。綠,已成為青島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亮眼底色。
生態文明建設的答卷絕非只有一種模板,需要充分發揮能動性與想象力,在充分調研自身資源稟賦的基礎上因地制宜地探索美麗青島的建設路徑。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民之所望。在美麗青島建設征程中,要全面提升城鄉人居環境水平,關鍵是要把生態文明建設和城市更新建設管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結合起來。
從高空俯瞰青島,山頭公園猶如一顆顆珍珠,星羅棋布般散落在城市的坐標中,串聯起厚重的生態底色,也成為青島市民的“情之所寄”。近些年來,青島累計完成造林114.5萬畝,以太平山公園、浮山森林公園為代表的60個山頭公園完成整治并向市民開放,給市民提供了休閑健身娛樂的絕佳公共空間。而這些還遠遠不夠,在城市更新建設攻堅行動中,還要繼續推進公園城市建設,著力提升山頭公園管理養護水平,做好老城區立體綠化、口袋公園等建設;高標準推進李村河(張村河)和白沙河流域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和開發建設,打造生態綠色休閑文化長廊;推進城市“微更新”,為市民提供更多高品質生態空間。
在鄉村,則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為抓手,著力為鄉村振興增色。為此,青島將深入推進10個市級、36個區(市)級鄉村振興示范片區建設,聚焦做好農村廁所革命、垃圾無害化處理,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來源:青島日報 編輯:戴慧慧]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