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青島政協委員、專家和職能部門負責人熱議停車資源高效利用

    原標題:科學管理、優化資源,讓車位“物盡其用”

    近年來,機動車保有量快速增加,停車難、停車亂已成為影響群眾生活的煩心事。青島高度重視停車管理工作,今年3月,《青島市停車場條例》生效。該條例突出建管并重的理念,全面規范停車場的規劃、建設、使用和管理。市公安交警部門依托“全市交通擁堵治理工作領導小組”平臺,統籌開展道路停車管理和“全市一個停車場”平臺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效。但與先進城市相比,青島還存在停車供需矛盾突出、智慧停車質效不高、交通秩序不夠規范等問題。

    9月10日上午,由市政協委員聯絡活動工作室、市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青島日報社共同打造的“傾聽與商量”協商平臺,以“科學管理、優化資源,提高停車泊位使用率”為主題,舉行第26期協商活動。協商活動走出演播室,政協委員、專家與職能部門負責人走進中山商城人防停車場、市公安局交警支隊交通指揮中心和李滄區城市建設管理局停車區,現場傾聽民聲民意,并圍繞挖掘停車資源、提高泊位周轉效率、錯時共享停車等內容面對面協商。

    本期協商活動由市政協社會和法制工作辦公室承辦。

    ●在停車需求旺盛、空間資源緊張的商超、步行街及學校周邊加快建設地上、地下智能立體車庫,緩解停車難問題。利用城區零星地塊建設立體停車設施或臨時停車場。

    ●開展停車泊位“建而不用”“建而亂用”專項整治,制止非法占用、封閉停車泊位行為,讓停車泊位發揮應有的作用。

    ●推進“全市一個停車場”平臺建設,進一步擴大戶外停車誘導系統覆蓋面,并著力提高誘導信息的準確性,讓車主可以清晰地了解停車場分布和泊位空閑情況。不斷拓展“青島停車”App功能,提升使用體驗,增加用戶黏性。

    ●加大對機關事業單位專用停車場共享停車工作的宣傳力度,讓更多的車主了解共享停車流程,提高共享停車效率;加強對停車場工作人員的培訓,提高服務水平;將共享停車開展情況納入工作考核,定期通報泊位共享比例低、共享開放效果差的單位,通過公眾監督的方式推動相關工作的開展。

    建管兩端發力,讓車位“多”起來

    據了解,2022年以來,我市將停車設施建設納入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有關部門堅持“上天入地、能建則建”的原則加快推進停車設施建設。截至目前,全市已實施停車設施建設項目160個,累計新增泊位2.6萬個。

    今年7月投入試運營的中山商城人防停車場就是典型代表。該項目利用中山商城改造而成,總建筑面積14040平方米,共建有停車泊位341個。“2023上街里啤酒節”舉辦期間,這里累計停放車輛超過1萬輛次。

    “在傳統的地下停車場中,一個車位占地35到45平方米,空間利用率較低。”市停車產業協會副秘書長周世彬介紹,在中山商城人防停車場項目建設過程中,建設單位利用一個長90米、寬10米、占地面積約900平方米的輔洞建設了3層智能立體車庫,將該地塊停車泊位數量從原來的30個增加到144個。停車時,駕駛員只需把車開到泊位室的載車板上,再按下存車按鈕,設備就可以自動檢測車輛的長度、寬度和高度,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把車停到車庫里。

    中山商城人防停車場的創新實踐引發了政協委員的熱議。市政協委員、城運控股集團紀委副書記劉藝建議有關部門推廣中山商城人防停車場建設經驗,在停車需求旺盛、空間資源緊張的商超、步行街及學校周邊加快建設地上、地下智能立體車庫,緩解停車難問題。

    “當前,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正在如火如荼地推進,很多片區都存在已被征收但尚未利用的老樓。它們單體占地面積不大,屬于零星地塊,無法大規模開發利用,可以用來建設立體停車設施或臨時停車場。”劉藝說,除了房屋征收用地,居民小區的一些空地也可以利用起來,改造成立體停車設施,造福小區居民。

    “根據有關要求,居民小區會配建數量不等的停車泊位。但在實際中,部分泊位或被臨建、垃圾雜物占據,或在‘只售不租’名義下被人為封閉,無法惠及于民。”周世彬建議,有關部門應開展停車泊位“建而不用”“建而亂用”專項整治,制止非法占用、封閉停車泊位行為,讓配建的停車泊位發揮應有的作用。

    亂停車嚴重影響交通秩序和交通安全。數據顯示,在今年上半年市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收到的關于停車管理的投訴中,涉及亂停車的占了半數以上。市政協委員、青島國際青年創客基地主任王可鋒認為,有關部門要通過多種手段增強市民和游客的文明停車意識,同時以嚴格執法倒逼規范停車。

    占路經營和地樁、地鎖占位也是市民投訴的熱點問題。王可鋒建議有關部門加大處罰力度,整治違法占用停車泊位現象,提升道路通行效率。

    “在調研中,我發現很多停車場、居民小區和公共空間都受到僵尸車困擾。受制于認定標準不明確、部門職責交叉、執法流程相對繁瑣等原因,僵尸車整治難度較大。”王可鋒說,青島可以借鑒浙江等地的做法,聯合發改、商務、住建、公安、交通運輸、財政、經信、生態環境等部門實施專項整治行動,對長期停放在公共區域,具有車身灰塵遍布、外觀殘破、部件缺失、輪胎干癟、輪轂銹蝕、未懸掛車牌等明顯棄用特征的廢棄汽車進行集中清理,釋放停車泊位資源。

    “充分挖掘停車資源潛力是緩解停車難的有效途徑之一。我們將秉持‘堵疏結合、寬嚴相濟’理念,加強停車秩序管理,著力形成泊位動態調整、管理水平提升的長效工作機制。”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副支隊長閻冰介紹,為規范我市靜態交通秩序,緩解因亂停車造成的交通擁堵,前期,市公安局交警支隊集中排查清理了一批僵尸車和地樁地鎖,并以主次干路、嚴管路為重點,嚴格查處違法停車行為,督促駕駛人入位停車。下一步,交警部門將持續開展亂停車違法整治行動,同時不斷完善路面智慧交通設施建設,運用科技手段,加強對重點區域視頻巡查、違停抓拍等工作,形成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巡查機制。

    完善智慧平臺,讓車位“活”起來

    智慧停車是提高停車泊位使用效率的有效手段。2022年以來,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公安交警部門依托“全市交通擁堵治理工作領導小組”平臺,統籌開展“全市一個停車場”平臺建設,已取得階段性成效。目前,“全市一個停車場”平臺已接入2690個停車場、 62萬個停車泊位,“青島停車”App在多個應用市場上線,注冊用戶超過200萬人。

    但政協委員在調研中發現,“全市一個停車場”平臺存在停車場接入不全、已接入停車場數據更新不及時等問題,影響了使用體驗。

    “停車場接入智慧停車管理平臺需要實施智能化改造,部分停車場資金壓力較大,缺乏改造意愿,一些已經接入平臺的停車場不愿意上傳數據,致使智慧停車管理平臺出現‘留白’和數據更新不及時的問題。”王可鋒說,今年3月1日起施行的《青島市停車場條例》明確規定,新建、改建、擴建停車場時,建設單位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同步配建停車場信息管理系統;既有停車場應當按照有關規定通過改造、補建等方式,配建停車場信息管理系統;提供經營服務的停車場,其經營者應當按照聯網管理規定,將停車數據信息接入停車場信息管理服務平臺,并實時在線傳輸準確的停車數據信息。希望相關部門加強監督執法,確保政策要求落地。

    “針對既有停車場改造‘資金難’問題,《青島市停車場條例》提出,市、區(市)人民政府應當通過政策引導、獎補等方式,對既有停車場配建信息管理系統予以支持。相關部門應該盡快出臺實施細則,推動既有停車場智能化改造工作。”王可鋒建議。

    松立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技術研究院院長王永認為,要推進“全市一個停車場”平臺建設,有關部門應該進一步擴大戶外停車誘導系統覆蓋面,并著力提高誘導信息的準確性,讓車主可以直觀準確地了解停車場分布和泊位空閑情況。

    “‘青島停車’App需要不斷拓展統一支付、統一開票、預約共享線上辦理等功能,提升使用體驗。在具備條件的時候,還可以集成加油、充電、洗車、保養等服務,增加用戶黏性。”王永建議,青島應借鑒其他城市經驗,推行車輛離場付費模式,以更好地解決車輛離場時的擁堵問題。

    利用價格杠桿提升停車泊位使用效率是國內外很多大城市的一致做法。劉藝認為,青島核心區停車需求具有季節性波動明顯的特點,每到旅游旺季,前海一線、老城區一位難求。“建議通過人大立法,按照季節情況,進一步調整青島核心區停車泊位收費標準,以價格杠桿調節停車需求。在停車需求季節性波動不大的核心區以外區域,可以執行既有停車收費政策,惠及市民。”劉藝說。

    政協委員和專家的建議得到了職能部門的積極回應。閻冰介紹,市公安交警部門將持續推進“全市一個停車場”平臺建設和數據接入工作,不斷豐富平臺數據,同時強化平臺運行數據監管,查處不及時上傳停車數據的經營性停車場。為了更好地提高平臺服務性,研發運營團隊將不斷拓展應用場景,在手機端優化停車場推薦、共享、停車支付等功能模塊,方便市民使用;在電腦端,根據發改、住建、文旅、衛健等部門的需求,開發改進功能模塊,優化平臺管理功能。

    錯時共享停車,讓車位“動”起來

    近年來,國內很多城市都在積極推進錯時共享停車,利用存量車位破解停車難題。青島也有所作為,《青島市停車場條例》明確要求,機關事業單位在滿足安全條件下,應當向社會錯時共享開放專用停車場。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市有360多處機關事業單位專用停車場在工作日18點至次日7點30分、公休日全天對外開放,錯時共享車位達2萬余個。

    調研中,政協委員發現,在停車矛盾較為突出的區域,通過機關事業單位專用停車場錯時共享開放,盤活了存量資源,實現了停車泊位高效利用。但是,盡管整體效果不錯,因部分車主和停車場工作人員不了解錯時共享停車流程,影響了專用停車場開放效果。此外,一些專用停車場共享泊位數量較少,占總泊位比例較低的情況也引發市民吐槽。

    王可鋒建議,加大對機關事業單位專用停車場共享停車工作的宣傳力度,讓更多的車主了解共享停車流程,提高共享停車效率。同時,應加強對停車場工作人員的培訓,提高服務水平,“有關部門可以將共享停車開展情況納入工作考核,定期通報泊位共享比例低、共享開放效果差的單位,通過公眾監督的方式推動相關工作開展。”

    除了機關事業單位停車場,《青島市停車場條例》還鼓勵其他專用停車場在滿足自身停車需求的情況下向社會開放。但這一工作也面臨一些具體難題:專用停車場不是以收費運營為目的建設的,一旦對社會開放,會面臨諸多問題。無人值守停車系統由誰來改造?夜間系統異常誰來維護?夜間停放的車輛早上不及時駛離怎么處理?王永認為,僅僅鼓勵盤活專用停車場資源是不夠的,需要給予停車場所有方、管理方實質性補助,幫助企業消除后顧之憂。他建議有關部門通過直接投資或是引入社會資本的方式對選定的專用停車場實施智能化升級改造,并引進第三方機構對專用停車場的夜間時段實施專業化管理。

    相比機關企事業單位專用停車場,居民小區停車場涉及利益主體較多,錯時共享開放難度比較大,推進速度也相對較慢。“在停車矛盾突出的區域,以點對點的形式推進居民小區共享停車。”劉藝建議,“目前,學校周邊停車難問題凸顯,尤其在放學時段,接孩子的車輛亂停亂放嚴重擾亂交通秩序。很多學校建在居民小區周邊,有關部門可以牽頭讓學校和小區結對子,允許家長將車停在約定好的小區車位上,車位業主可以額外獲得一些收入,以此緩解學校周邊的階段性擁堵。”

    在調研中,劉藝還發現,部分小區存在長租車位、固定車位空置的情況。“上海的一個居民小區利用自研的微信小程序實現了內部車位共享使用。車位共享成功后,長租業主可以獲得積分,用于抵扣下一年度的車位租賃費,而認領車位的業主可以花較少的錢停車。”劉藝,建議有關企業開發這樣的小程序,引導小區實施停車泊位共享。

    政協委員的建議與職能部門的行動不謀而合。近年來,市公安交警部門主動協調學校、醫院周邊的停車場、空閑場地,以錯時共享停車方式引導送學就醫車輛入位停放,盤活停車資源。“通過本次協商活動,我們也向社會各界發出倡議,希望有更多的經營性停車場和居民小區加入錯時共享行列,為解決停車難題貢獻力量。”閻冰說。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崔武

    [來源:青島日報 編輯:戴慧慧]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3 09/19 07:43
    · 來源 ·
    青島日報
    · 責編 ·
    戴慧慧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