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管理缺失 青島部分社區活動室或大門緊鎖或挪作他用

    原標題:社區活動室需“活”起來

    社區活動室是社區綜合服務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居民參與文體活動、增進鄰里和諧、提升幸福感的重要場所。今年8月,青島市城鄉社區治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關于深入貫徹“三放兩化”指示要求 進一步加強城鄉社區建設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加強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建設。

    部分市民反映,一些已落成的社區活動室不能使用,他們無法“近”享家門口的福利和便利。記者梳理了市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黨報熱線82863300、觀海新聞客戶端“直通12345”平臺近3個月受理的信息,發現有關社區活動室不開放的投訴約120條,涉及七區三市的51個社區活動室。

    現場1

    升級改造后卻棄用

    家住李滄區九水街道延川路社區綠城藍岸北區的李女士向黨報熱線反映,從去年3月至今,他們小區內的社區活動室一直“閉門謝客”。

    記者在綠城藍岸北區西北門外的一處臨街網點看到,一樓設有音樂室、會議室、24小時自助書屋等活動室,房間內配套設備一應俱全,但大門緊閉并掛著鏈條鎖,現場找不到管理人員,也沒有張貼聯系方式。

    “這幾個活動室設施齊全,就這樣閑置太可惜了。”李女士告訴記者,這處活動中心于2013年和小區一同交付、投入使用,當初室內設施比較簡單,后期幾經升級改造才有了現在的規模?;顒又行淖罱淮瓮瓿缮壥窃谌ツ?月,之后有不少單位特地來參觀學習,但從去年4月起,就再沒有向居民開放過。

    “我曾向延川路社區詢問小區內的活動室關閉的原因,社區工作人員的回復是抽不出人手管理,并建議我們到延川路社區活動中心參加活動。”李女士說,那個社區活動中心的條件確實更好,但無法滿足更多居民的需求,他們希望就近利用現有的資源。

    記者在位于延川路2號的延川路社區活動中心看到,這里有文化活動室、理論宣講室、科普教育室等功能性活動室,每個活動室內都有居民在上課。門口張貼的活動表顯示,課程有美術、書法、氣功、瑜伽、體能訓練等。這些活動室從周一至周五幾乎全天都有排課,有的活動室在周六、周日或工作日的晚上也有活動或課程,可見搶手程度。

    現場2

    挪作他用成倉庫

    家住市北區河西街道河西社區的王先生反映,新都心苑小區里的社區活動室被挪作他用,成為堆放物料的倉庫。

    記者在現場看到,該活動室位于小區5號樓一層,大門緊鎖,室內堆放著大量破舊的展板、桌椅、文件柜等辦公物料。

    據王先生介紹,這個活動室由開發商配建并移交給社區管理,面積約260平方米。2019年,社區將其打造成了社區活動室,供居民下棋打牌。但好景不長,因為活動室位于居民樓下,并且隔音效果不好,存在噪音擾民的問題,當年就關閉了。社區承諾升級改造后再重新開放。

    “我們起初滿懷期待,但始終沒有看到活動室有升級改造的跡象。如今,這里成了倉庫,居民只能在半露天的廊道里下棋打牌。”王先生認為,如果對活動室的門窗等設施實施隔音改造,并規范活動室的使用時間,可以解決擾民問題。即使活動室不用作棋牌室,也可以改造成自習室、閱覽室、書畫室,都可以豐富居民的文化生活。

    王先生還提到,河西社區文化中心的健身活動室也是“鐵將軍把門”。

    記者在河西社區文化中心看到,這里設有棋牌書畫室和健身活動室。棋牌書畫室里擺著8張方桌,座無虛席,30余位居民正在下棋、打牌、搓麻將,玩得不亦樂乎。而健身活動室大門緊鎖,現場沒有張貼是否開放的告示,室內擺放著跑步機、橢圓機、動感單車、推舉訓練器等多臺大型健身設備。

    “從2017年落成,這處健身活動室就沒怎么開過。”一位在廣場上運動的居民說,如果能到室內健身,即使遇到雨雪、降溫等特殊天氣也不耽誤運動。

    還有受訪的居民表示,由于這個活動室經常鎖著門,他們根本不知道它的具體用途。

    探因

    經費不足 管理缺失

    社區活動室的建設初衷是為了豐富居民的業余生活,滿足人民群眾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我市近期發布的《通知》,對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例如,每百戶居民擁有的社區綜合服務設施不低于30平方米,用于直接服務群眾和開展活動的面積不低于70%,還要求加大社區養老、普惠托育、文化體育、助餐助醫等“個性化、兜底線”精準服務力度。

    在我市大力提升社區綜合服務設施的硬標準和軟服務的背景下,為何部分活動室不能正常向居民開放?

    記者采訪相關街道、社區時,多名基層工作人員表示,社區活動室等社區綜合服務設施的后期管理沒有專項資金支持,而且基層工作人員數量不足,尤其在一些遠離社區辦公地點的活動室,工作人員無法在現場管理,擔心會發生一些矛盾和糾紛。

    一些社區活動室盡管被市民屢次投訴,但依然不開放。不少投訴者表示,他們反映問題后,出面回復的大都是本街道或社區的工作人員。“答復的內容不是沒錢就是人員不足,到頭來社區活動室還是不開。”一位投訴人說。

    根據《青島市社區綜合服務設施服務管理規范》(以下簡稱《規范》),由區(市)民政部門負責社區綜合服務設施的監督管理,并應當定期組織檢查。

    某區民政部門的工作人員向記者坦言,針對個別社區活動室不開放或挪作他用的問題,他們只能敦促街道、社區整改,沒有進一步的制約措施。

    建議

    專業運營 完善法規

    市政協委員安波曾就社區綜合服務設施的運行做過專項調研。他認為,應當加大社區基層綜合服務設施的經費投入,并對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實行社會化、專業化運作,以解決社區資金、人力負擔過重和管理不專業等問題。

    安波認為,政府部門應加大對社區基層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經費、運行經費和文體活動經費的投入,保障資金的穩定來源;加強對公共文化專項資金的管理,嚴格記錄并核查落實資金的使用情況,保障資金能夠??顚S?。另外,對于管理人員不足的問題,相關部門應鼓勵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實行社會化、專業化運作,搭建一個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務建設合作平臺,擇優確定社區文化活動中心的運營單位,明確運營的具體要求,進一步緩解財政壓力,從而實現公共服務有效供給。

    “我市2015年出臺的《規范》在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后期運營管理方面,缺乏標準和處罰措施的相關規定,應當進一步完善。上海在這方面有很多先進經驗值得借鑒。”安波介紹,早在2013年,上海便出臺了專門面向基層公共文化服務的地方立法——《上海市社區公共文化服務規定》(以下簡稱《規定》),細化了社區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制定了項目清單、評估考核辦法、投訴處理規定等一系列配套文件。例如,對于經費問題,《規定》明確,社區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經費、運行經費和社區公共文化活動經費納入區縣、鄉鎮人民政府財政預算予以保障,市級財政給予適當補貼。區縣、鄉鎮人民政府應當按照建設規模、服務項目、服務人口確定每年對社區文化活動中心的財政投入數量,并不斷加大對社區公共文化服務的經費投入。

    對于后期監管問題,《規定》明確,擠占、挪用社區公共文化設施的,由文化綜合執法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并處五千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的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擅自拆除社區公共文化設施或者改變其功能、用途的,由文化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希望青島也能盡快實現社區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有法可依。

    [來源:青島日報 編輯:戴慧慧]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3 10/20 08:16
    · 來源 ·
    青島日報
    · 責編 ·
    戴慧慧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