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結合老舊小區改造 市南區打造11處智慧化物業管理小區試點

    數字化時代,作為城市的“神經末梢”,老舊小區也邁入“智理”快車道。近年來,市南區聚焦城市更新建設、老舊小區改造,堅持高起點、高標準、高水平,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滿足城市發展所需、群眾生活所盼,打造經得起檢驗的精品工程。除了基礎性、完善類、提升類舊改提升,探索推進智慧化、物業化管理試點,不斷拓展“新基建”實踐范圍與應用場景,努力實現小區“換臉”與長效管理的“同頻共振”,讓“老”居民樂享“新”生活。

    建管并重  老舊小區“改得好”又“管得好”

    封閉式小區管理,“探頭”讓安全感倍增;門禁、車輛“秒”識別,智能道閘便捷;戶外的健身設施區域、“一處一景”的特色庭院,茶余飯后消遣有去處……走進金湖路街道二輕新村小區,改造后煥然新生的環境和科技便捷的氣息,讓人很難想象這是建于上世紀80年代的“高齡”小區。

    從樓院舊、設施老、停車難的開放樓院,到“好看”又“好住”的背后有何“妙招”?二輕新村小區除了眾多舊改“規定動作”重塑顏值,還裝上了智慧的“翅膀”,變身為智慧安防小區,讓居民共享安全、便捷、智慧生活。

    小區不僅要“改好”還要“管好”。二輕新村改造后聘用了物業公司,對原開放式小區實行封閉式管理,設立了物業辦、警衛室、垃圾分類房、社區黨建活動室、宣傳教育活動室等,并在街道指導下,逐步成立業主委員會。

    金湖路街道延吉路社區黨委書記安佰勇表示,過去小區主要靠“網格自治”,居民的大事小情需要聯系網格員、社工解決。畢竟人員和精力有限,服務很難做到無死角、全覆蓋。小區引入物業公司后,保潔、秩序、維修等“打包”交由物業管理,群眾幸福感自然“舊地升溫”了。目前,小區物業費收繳率逐年增長,居民對物業的認可度也在不斷提高。

    面對小區老齡化突出的現象,物業人員免費為居民提供公共區域部分維修之外,還承擔起為那些孤寡老人義務上門維修的責任。今年,物業公司還配合街道、社區對本小區70歲以上老人開展老年助餐、送餐服務,持續擴大物業服務范圍,提高居民幸福感。住了30多年的老住戶周秋芬夸贊道,“有物業之后,真是方便又貼心。比方說樓道感應燈不亮了,和物業一反映就有‘回音’。誰家里污水管道堵塞了,物業馬上就聯系維修師傅幫疏通。”

    數字賦能  構建智慧化“大物管”模式

    來到八大湖街道建信花園,幾名身穿統一黃色服裝的保潔人員正清掃樓院。樓道單元門“上新”了智能化屏幕設備,實現了“密碼+刷臉+刷卡”的多種進出方式,讓居民生活更加安全、智能和便捷。

    “我們緊緊圍繞群眾所需所盼,突出智慧化、智能化改造,優化設置395處聯網監控點位,新增57處智能識別行車道閘、80處樓院門禁,為184個單元更換單元門,加裝智慧對講系統。”八大湖街道城發辦工作人員陳丘岳介紹。街道將“硬改造”與“軟服務”緊密融合在一起,為符合條件小區引入專業化物業,同步推廣使用“慧安佳”智慧物業服務平臺,線上線下結合,服務居民到家。

    掃碼開門、智慧稱重、關門結算……在沛縣路小區,“上新”的智慧社區智能無人超市,叫人眼前一亮。自4月下旬,植入“慧安佳”智慧社區綜合服務平臺的沛縣路小區,處處煥發“智慧”活力。不定期小區舉行社區大集、公益義診、服務進社區等多種業態活動,在數字賦能之下,居民在“指尖”還能享受“停車繳費、物業繳費、報事報修、垃圾回收、智慧充電、電子商城”等服務。

    “智慧社區管理運營平臺將深入拓展和優化服務事項,不斷整合安防、出行、政務、商務、消費等場景資源,打造社區智慧服務全鏈條,最終實現居民幸福、小區智能、治理高效的美好愿景。”沛縣路小區物業負責人劉云雷說。

    今年,市南區結合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先行打造11處智慧化物業管理小區試點,逐步構建老舊小區智慧化大物管全域模式。通過街道提供及人工現場采集、自主注冊形式,在平臺后臺建立舊改后實施物業化管理的試點片區基礎信息構架,截至目前,已完成50余個舊改后小區的基礎數據錄入,平臺注冊用戶5000余戶,房屋基礎數據17000套,累計統計車牌800余輛,注冊量隨服務完善度逐漸提高。文/通訊員 王一婷 信網記者 于曉

    [來源:信網 編輯:戴慧慧]
    信網版權稿件,歡迎轉載。轉載時請保留完整信息,否則追究侵權責任。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3 11/30 18:26
    · 來源 ·
    信網
    · 作者 ·
    王一婷 于曉
    · 責編 ·
    戴慧慧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