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噪音擾民、粉塵污染、廢水亂排,無資質混凝土攪拌站多次關停多次復工——“散亂污”攪拌站這么難治?
“我們小區旁有一處‘黑攪拌站’,被有關部門查處很多次了,卻從未徹底關停過。”近日,市民張先生向黨報熱線82863300反映,城陽區雙埠馨家苑小區西側有一處無資質的混凝土攪拌站,他從去年就不斷向有關部門投訴,但“黑攪拌站”一直在偷偷生產。
現場
生產無遮蔽 廢液入明渠
記者在現場看到,張先生反映的攪拌站位于城陽區元碩路(豐海路至濱海路中段)以西,與雙埠馨家苑小區僅一路之隔,是一處占地約1公頃的露天場地。場地臨街一側建有鐵皮圍擋,但記者沒有找到場站的名稱或標志。場地內有多臺用于混凝土加工和灌裝的大型設備,砂石料露天存放沒有遮蓋。整個場區內覆蓋著厚厚的粉塵,車輛駛過或大風刮過都會帶起大量塵土。不時有混凝土攪拌車前來裝運混凝土,有的混凝土攪拌車在裝運前會將罐內廢料或沖刷罐體后的廢液傾倒在場地西北角的“沉淀池”中。“沉淀池”旁是一條排水渠,混凝土從水渠的護岸一直蔓延到水里,將水染成了深灰色。
“他們經常將‘沉淀池’里的廢液排入水渠。”張先生告訴記者,混凝土廢漿和沖洗罐體的廢液都含有高濃度的化學物、污染物,無法通過簡單的沉淀而消除。
記者發現,這條明渠是女姑山排水渠的一部分,起到行洪的作用,水渠中的水從此處向下流淌1.5公里后便匯入大海。2020年10月,城陽區將女姑山排水渠等12條街道級河道列入管理和保護范圍?!蛾P于城陽區農村河湖管理范圍與保護范圍劃定的公告》規定,禁止任何單位或個人向上述河道內傾倒、堆放、填埋礦渣、石渣、煤灰、垃圾。
市民
設備拆解不久又重裝
“去年以來,我多次向有關部門舉報這處‘黑攪拌站’。每次投訴后,有關部門的工作人員會到場檢查,并回復我,他們已責令攪拌站關停,但往往沒過幾天,攪拌站就重新生產。”張先生告訴記者,有一次,攪拌站的人當著執法人員的面拆除了部分設備,但不久后,攪拌站又重新組裝設備繼續生產。
“我們從2022年春節入住新家,從窗戶便能清楚地看到攪拌站的生產情況??梢哉f,這處‘黑攪拌站’從未徹底關停過,有時還徹夜生產,攪拌設備和重型車輛產生的噪音不絕于耳。”“揚塵污染也十分嚴重,遇到大風天,攪拌站周邊就像刮起沙塵暴,走在路上根本不敢睜眼,汽車停放不久就蒙上一層沙土。”記者從周邊其他居民那里證實了張先生的說法。
記者注意到,在攪拌站西側坐落著另一處新建的住宅小區,距離攪拌站更近,直線距離僅50米。
據介紹,這里此前是一片荒地,從2021年夏天開始陸續出現了攪拌站、廢品站等,環境臟亂差,居民意見很大。
記者從《青島市城陽區流亭街道西部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上看到,該攪拌站、廢品站所在地塊為二類居住用地,并非工業用地,該地塊規劃配建了幼兒園、社區體育中心、農貿市場、開放綠地等居住配套設施。
張先生希望,有關部門能盡快清理違規占地、污染、擾民的“散亂污”企業,還百姓美好的居住環境。
部門
落實關停需多部門聯合
為何市民反復投訴,相關部門多次到場執法,“黑攪拌站”就是關不了?
記者從城陽區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站了解到,工作人員曾到現場落實過,該攪拌站沒有相關手續,不是正規的商混企業。
“我們可以管理正規的攪拌站,但沒有直接取締非法攪拌站的職能。”城陽區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站相關工作人員坦言,如果房建項目使用了“黑攪拌站”生產的混凝土出現了質量問題,他們會對“黑攪拌站”實施處罰,而取締“黑攪拌站”則應由轄區街道牽頭綜合執法、生態環境等多個部門聯合執法。
記者將問題反映至城陽區流亭街道,工作人員讓記者撥打街道綜合執法部門的電話反映情況。記者聯系了城陽區流亭街道執法中隊,接線人員向執法人員落實后表示,查處“黑攪拌站”的職能在生態環境部門。
記者又聯系了青島市生態環境局城陽分局,該局執法人員表示,從去年夏天至今,他們已多次查處雙埠馨家苑小區西側的“黑攪拌站”,并至少兩次現場責令當事人拆解了主要設備間的連接件。根據職能劃分,生態環境部門負責監管正規企業的環保問題,屬地街道負責“散亂污”的日常監管,由街道牽頭生態環境、綜合執法、城市管理、自然資源、市場監管等多部門開展聯合行動。下一步,生態環境部門將主動聯系轄區街道,進一步推動“散亂污”取締工作。
專家
低效片區“散亂污”整治要高效
流亭街道西部片區過去產業布局和基礎設施不完善,土地利用率低,被劃入低效片區。隨著全市重點低效片區開發建設三年攻堅行動的推進,居民小區、學校、商務樓、新興產業園陸續在這里拔地而起,為這片低效片區“蝶變”注入了新動能,居民期待周邊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更加適合安居樂業。
“低效片區里的‘散亂污’治理工作,從省市到地方都有完整的工作機制和成熟的治理經驗,應持續開展專項整治,務求長效。”青島市城市管理社會公眾委員姜東認為,一些基層在治理“散亂污”過程中不要松懈,動作不能變形,避免出現部門溝通協作不暢,甚至推諉扯皮的情況。
“低效片區‘蝶變’,不僅要求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結構升級,管理更不能‘掉鏈子’。”市政協委員、市委黨校管理學教研部副主任李光全認為,針對“散亂污”的治理,各級部門應當明確各自的職責和分工,履職盡責,向前一步發現問題,加強部門間的協同合作,嚴格按照斷水斷電、清除原料、清除設備、清除產品的“兩斷三清”標準,限期完成相關窩點的關停取締,做好“回頭看”工作,杜絕“散亂污”回潮。
[來源:青島日報 編輯:戴慧慧]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