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爸媽沉迷微短劇 一年充值上千元
沒想到,一些人剛愁完下一代的孩子沉迷游戲,又開始愁上一代的爹娘沉迷微短劇。近日有網友在網絡平臺投訴,僅僅一頓飯的工夫,60多歲的父親就為看微短劇充值200元。多名網友跟帖表示,家中父母喜歡追微短劇,并為之愿意投入高消費,有的兩個月充值4000元,有的消費總額上萬元。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老年人的生活發生了巨大改變,調查發現,即使有些需要付費觀看,短視頻、微短劇、網文等也成了老年群體主要的線上娛樂方式之一。
講述
迷糊中陷入微短劇
常被自動扣費
前不久,李女士收到銀行卡扣款39.9元的短信,但自己并未消費,詢問母親才得知,扣款來自微短劇月付費。“一查微信賬單發現,各種微短劇小程序扣費,每月都有一兩次,今年少說花了一兩千!”李女士詢問母親才得知,原來是母親曾偶然間刷到一條推送,因被劇情吸引,于是她順著提示,從短視頻平臺轉移到了小程序端觀看。精彩的劇情吸引著她繼續觀看,就這樣,母親全程看完這部小程序劇,掏了一百多元錢。
李女士還發現,在部分平臺微短劇小程序充值頁面上,均自動勾選了“默認開啟自動解鎖下一集”選項,并且能夠自動扣款。“母親使用手機不熟練,對這種誘導型消費毫無警覺。”李女士說:“母親對需要輸入密碼付款的訂單比較警惕,但如果是沒留意變成了自動扣款,就很容易迷迷糊糊中被扣了一年的錢。”李女士最后跟母親達成一致,買視頻平臺年度會員或使用微短劇App,不再使用小程序觀看微短劇。
很多網友也有同感,“父親熬夜看到凌晨4點鐘,兩個月充值2000元,為此和父親產生矛盾。”“我爸有時自己在手機上亂點,看微劇集、小說,被扣費了還不知道。”當下,碎片化已經成為人們閱讀的主要方式。微短劇正在成為各年齡層觀眾追捧的對象,吸引不少用戶點擊付費觀看。
通常情況下,小程序劇的前幾集是免費的,隨著劇情的不斷推進,之后的劇集則會收費。一位剛退休不久的付師傅分享了自己的“入坑”過程。“每集都在1分鐘左右,開始的幾集不要錢,到第10集可能就要充值六七元。”付師傅想著幾塊錢也不多,就充了。“到最后一算,好家伙,為看完這部小程序劇差不多充值了近百元。”付師傅苦笑道:“這么一算,比去影院看一部大制作電影價格還高。”
為主動“示好”的網文小說付費
閑暇時拿起手機,刷視頻、追劇、看小說,在飛速增長的數字背后,不只是年輕人,中老年人也成了新的增長點。“我在上面看穿越小說、武俠小說。”“我也用這個AP看玄幻劇情”……記者走進一所老年大學舞蹈教室,聽著退休阿姨們分享自己付費看網文的經歷。她們大多在50歲到70歲之間,表示休息時最喜歡看網文打發時間,每天都會看上幾個小時。這一現狀,與第十八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報告的結果相符,該報告稱,在接觸過數字化閱讀方式的群體中,50周歲及以上人群占23.2%。雖然年輕群體仍是主力用戶,但中老年人已然成為不可忽視的一部分。
在記者的采訪過程中,還遇到了幾個沉迷網文的案例。謝女士今年65歲,因為年輕時就喜歡看言情小說,她從五六年前開始看網文,更是愛上了“霸道總裁”式小說。除了捧著手機看,還會打開能語音讀書的App聽,做家務、散步要聽,一家人吃飯時也要聽。
“我平時也沒什么別的愛好,時間又多,除了每周出去跳一次舞,就是在家做做家務、看看網文小說。”謝女士說,她和姐妹們經常會在群里相互推薦軟件,“有朋友告訴我哪個App付費低,哪個上新了熱門小說,我也會去點開看看。”謝女士坦言,最“瘋狂”的一次,她曾經一天只吃一頓飯,一天看了七八個小時,一口氣把一本熱門小說看完了。
人們用智能手機等電子設備,方便了利用碎片時間閱讀,但良莠不齊的網文也很容易過多占據人們的時間,甚至部分互聯網公司和無良公眾號利用中老年人對網絡不熟悉,誘導高消費。好的網文不失為老人豐富生活的一種選擇,但也要注意劣質網文侵占老人的生活空間,影響身體健康或損失錢財。
背景
網絡專項整治 讓父母花錢“安心”
“我媽追劇追得都顧不上給我做飯了。”“一到晚上手機提示我媽哪個劇、哪個小說更新了,她就會忍不住熬夜看完。”有網友發帖表示,微短劇的高額消費基本產生在小程序里。觀眾先被短視頻平臺上的小短片視頻吊起胃口,再進入微短劇小程序付費解鎖。而市面上的微短劇成千上萬,小程序也層出不窮,一集一集“解鎖”仿佛無底洞。“一集只要0.9元而已。”劉先生今年64歲,經常向女兒“安利”微短劇,“一部80集的微短劇也就幾十元,不貴,花點錢權當休閑娛樂。”但劉先生的女兒卻不買賬。業內人士指出,年輕人已經培養起為長視頻平臺影視作品付費的習慣,并且擅長搜索網絡資源,很難為微短劇持續付費,而中老年人更愿意為低門檻的線上娛樂付費。
《2023銀發經濟洞察報告》顯示,截至今年9月,我國銀發人群用戶規模3.25億,同比增長7.6%,全網占比達到26.5%。短視頻和影視綜內容正成為銀發人群的主要內容偏好,分別占到59.2%和32.6%?!?023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顯示,我國10億短視頻用戶中,超一半看過3分鐘以內的微短劇、微綜藝。業內數據也表明,短劇的主要受眾,通常都來自下沉市場、有錢有閑的中老年人。
記者整理各視頻平臺會員年費發現,如今,微短劇小程序價格普遍高于長視頻平臺。比如,騰訊視頻會員年費198元、愛奇藝258元,而碧海劇場抖音小程序年費392元、青禾劇場微信小程序365元。還有部分小程序會員價格以月計算,有的每月近百元,年費就高達上千元。“希望規范起來,讓爸媽花錢也花得安心。”很多年輕的子女在受訪時表示。
今年11月,國家廣電總局開始新一輪網絡微短劇專項整治,短視頻平臺也在加大對第三方微短劇小程序廣告投放和跳轉的治理。
點評
要讓短視頻“為我所用”
針對老年人沉迷微短劇現象,青島市市立醫院心理科主任王克指出,老年人在退休后,時間充裕了,生活節奏放慢了,有了新的角色,便需要找一些新的事情來充實生活。子女不在身邊的老人更容易感到孤獨無聊。短視頻可以讓一些老年人找到新的生活樂趣,甚至活躍在新的舞臺。在我們身邊,其實也有一些老年人會錄制一些視頻,分享自己的生活;有的老年人甚至可以通過拍攝短視頻賺取一些收入。將這些短視頻推送給親朋好友,并獲得關注,會讓老年人感覺不再孤獨;若能得到陌生人的支持、關注,更會增加老年人的存在感。另外,即便是網絡上的交流能滿足老年人的社會交際需求,但與不在身邊的子女孫輩經常視頻交流,更能夠讓他們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和親情。
其實,短視頻、微劇集、網文小說等就像電視、網絡一樣,都是生活中的工具,既會給人們帶來便利,也可能帶來一些問題。最重要的是,老年人應該學會如何去“駕馭”它,在這個過程中,要保持“為我所用”的態度,避免讓短視頻“反仆為主”。
鏈接
如何進行自我管理
快分享給爸媽
1、看視頻之前設置鬧鈴
看短視頻、網文小說之前設置鬧鈴,比如計劃看半小時,就設置一個半小時后的鬧鈴,可以重復提醒兩次。其實,只要在開始的時候有了結束的準備,停下來就沒有太大的難度。
2、合理安排空閑時間
如果有大段的時間可以消遣,那么一定要進行合理安排,動靜結合。比如下午沒事,可以安排去健身、購物、訪友、閱讀、整理房間。
3、借助外援
請身邊的人提醒自己。比如邀請老伴幫自己管理時間,如果看視頻超過一定時間,就提醒自己做其他事情。
需要注意的是,在決定不看短視頻的時間里,盡量不要讓手機出現在自己的視野范圍。人的行為習慣是可以調整的,好習慣的養成需要一段時間,而一旦養成,就會讓人更加受益。
本版撰稿
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楊健
[來源:青島早報 編輯:戴慧慧]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