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青島鄉村游綻放時尚新場景 成為市民游客假日新選擇

    原標題:“花式”鄉村游綻放時尚新場景

    徒步、露營、騎行、采摘、民宿、研學、攝影……如果給這些時尚旅游元素找一個最大公約數,那么,鄉村旅游首當其沖。

    “五一”假期前,記者登錄一些旅游平臺看到,王哥莊、靈山島等網紅民宿集中區域已經提前進入“一房難求”的狀態。這個假期,避開尋常意義的名勝景點和網紅打卡地,去往離家不遠的鄉村,這種更強調自在輕松、更注重情緒價值的“反向”出游,正成為眾多市民游客的假日新選擇。

    鄉村+研學:融入大自然在做中學

    在旅游市場日漸細分的當下,提倡“回歸大自然,享受原生態”的鄉村研學游與親子游在市場供需方面可謂高度契合,逐步成為有娃家庭假期出游的新時尚。

    穿過青翠山野,駛過僅一車寬的鄉間小路,北宅街道的一方山野自然農場熱鬧非凡。“哇!這里好多西瓜蟲。”“大家仔細看看能不能找到甲蟲?”……院落內,農場工作人員正帶領小朋友探索自然世界。

    “我們是青島本地人,趁假期帶孩子來感受大自然。”宋女士告訴記者,她和孩子上午體驗了傳統造紙,現在正陪著孩子捉蟲、識蟲。“這里既能放松身心,又能學到知識。我覺得參與這種活動比帶孩子去玩游樂設施好多了。”“假期前,我們這兒就被客人約滿了。”一方山野負責人李治潤介紹,“我們根據四時節令、特定節日和鄉野特色安排不同的自然研學活動,例如地球日活動、傳統造紙體驗、植樹活動、山野采摘等。”

    嶗山腳下,碧海藍田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的茶文化研學體驗項目同樣迎來客流高峰。“最近幾天,我們接待游客已達500余人次。”碧海藍田負責人張凱告訴記者。從嶗山茶的基礎種植、深度研發于一體,碧海藍田的茶園景觀、茶文化研學教室、茶文化活動吸引市民游客慕名前來。“在這兒不僅可以了解到專業的采茶制茶流程,還有親子采摘活動,是一次非常美妙的體驗。”游客胡先生表示,許多家庭可借此開展一場深度親子互動。

    鄉村+體驗:愛上一種生活方式

    在嶗山區野生派露營地,一頂頂帳篷如白帆點點,陣陣炊煙中夾雜著烤肉的香氣,草坪上有孩童打滾,有親子嬉戲,有情侶共放風箏……青山綠水間的悠然自得足以讓人忘掉城市的喧囂。“我可以算是露營‘發燒友’了。”在此露營的吳先生表示,“這是個親近自然、放松身心的好機會,也是陪伴老人孩子的好機會。”

    五天假期,樸女士計劃在露營地住四天。“鄉村露營有山有水,也有供孩子玩的場地,我有時候看著景色能發一兩個小時的呆,非常安逸。”樸女士表示,她平時的工作節奏快、壓力大,閑下來的時候就喜歡過“慢生活”。劉女士是樸女士的好友,此次假期也攜孩子結伴出行,“不論是景色還是人文關懷,這里都能提供給我足夠的情緒價值”。

    “北宅的鄉村游顛覆了很多人對鄉村的認知。”北宅街道文旅中心主任王雅娟介紹,“很多人對鄉村的印象還停留在房屋老舊、交通不暢,但來到北宅,他們會發現綠水青山中有整潔的街巷、形色各異的農家房屋,還有潮流的露營地、咖啡屋、主打療愈的民宿。北宅的生活已經成為許多人向往的生活。”

    鄉村+特色:品讀別樣鄉村文旅

    在王哥莊街道,茶文化正在塑造鄉村文旅的別樣風景。第十九屆嶗山茶節、“茶韻嶗山·創意打卡行”活動、“山海茶飄香 醉享王哥莊”主題月系列活動……豐富多彩的茶文化符號賦予王哥莊街道一張響亮的鄉村文化游名片。

    楊家山里片區大下莊村的無比方花園正處于盛花期,5月1日當天吸引眾多市民游客前來打卡。作為北方規模最大的杜鵑花生產基地,上百種觀賞性植物花卉成為大下莊村鄉村文旅的“花樣”特色。

    依托優越的山水美景,河東村的何不咖啡融吃喝玩樂為一體,一樓為咖啡店,二樓為鄉村特色餐廳,三樓為民宿,使游客足不出戶便可享悠游假期。一位顧客評價道:“這里空氣清新,鳥語花香,能聽見潺潺流水聲,簡直是我理想中的天然氧吧。”

    正值櫻桃和藍莓大批量上市的季節,在洋河鎮洋翔櫻桃專業合作社,紅瑪瑙般的大紅櫻桃已經掛滿枝頭,吸引市民游客前來采摘。一邊欣賞自然美景,一邊品嘗新鮮水果,游客在此樂享親近大自然的時光。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崔燕  實習生  劉子鳴

    [來源:青島日報 編輯:戴慧慧]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4 05/05 07:58
    · 來源 ·
    青島日報
    · 責編 ·
    戴慧慧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