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停車設施加快建設 青島上半年新增6382個停車泊位

    原標題:青島上半年新增停車泊位6382個,年底全市將完成新增泊位2萬個以上

    停車設施建設是一項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今年以來,青島聚焦市民在停車方面的堵點、難點問題,開展重點區域研究,組織科學分析研判,統籌區市協同發力,持續推動全市停車設施建設。

    今年上半年,全市已開工公共停車場新建項目49個,同步推動49個續建項目,已建成投用28個項目,新增泊位6382個。同時,新增121個酒店、商場、寫字樓等公建類停車場,以及57個住宅小區停車場開放共享,盤活泊位近2萬個。下一步,市停車設施建設指揮部將繼續推動停車場擴容增量,確保年底完成新增泊位2萬個以上“市辦實事”的年度目標。

    利用棚改騰空地規劃建設停車場

    針對老舊小區多、土地資源稀缺的現狀,市北區充分利用棚改騰空土地、城市邊角地和老舊小區規整土地,新建、改造了大連路5號、廣東路9號、貯水山路14號甲停車場等一批居民“家門口”的停車場,就近就便滿足居民停車需求。

    大連路5號停車場項目位于大連路和熱河路交叉口,處于無棣路歷史文化街區內。記者在現場看到,停車場附近多是老舊小區,而且周邊正對傳統風貌建筑進行保護修繕,停車場內停放著不少車輛,此處停車場為平面自走式,于今年6月建成,新增泊位26個。“雖然新增泊位數量不多,但對于周邊停車位較少的情況有一定緩解。”項目建設工作人員介紹。利用棚改騰空地規劃建設停車場,是市北區緩解老城區、重點旅游景區停車供需矛盾的重要方式。今年上半年,市北區建成投用14處停車場,新增泊位4100余個;完成26處公建類停車場和1處住宅小區停車場的開放共享,盤活既有泊位2900余個。

    建立智慧化綜合立體停車樓

    青島積極探索“人防+、公園+、立交+、學校+、邊角地+”建設模式,通過集約高效利用地上地下碎片化空間資源,建設平面、立體停車設施,千方百計增加泊位供給,全力以赴緩解停車難題。

    近期,城陽區雙流高架及青銀高速橋下停車場項目已按期竣工并投入使用。該項目利用橋下空間新建停車場3處,新增停車位約400個。

    今年,城陽區重點針對旅游景區、商業節點、醫院學校、交通樞紐、商住小區及產業園區等停車矛盾突出區域,在重要節點周邊挖掘潛在停車場資源55個,預計新增泊位11000余個,進一步緩解重要節點周邊停車難問題。

    除了建設小型停車泊位,公交車的“住房”難題也需要關注。今年,全省首個智慧化公交綜合立體停車樓——靜江路智慧公交停車樓項目在青島西海岸新區竣工投用。該停車場共設置120個公交停車位、130個小型車停車位及69個新能源充電樁。項目的建成,不僅破解了公交車的停放難題,而且有效滿足周邊市民停車、充電需求,極大提升了土地利用率。

    下一步,青島將持續聚焦停車難題,以老舊小區、商圈、學校、醫院等區域為重點,深挖停車資源。同時優化“全市一個停車場”平臺,推進停車智慧化,提升城市靜態交通承載能力,全力回應民生期盼。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梁超 文/圖)

    [來源:觀海新聞 編輯:王熠冉]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4 07/31 07:48
    · 來源 ·
    觀海新聞
    · 責編 ·
    王熠冉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