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即墨區千畝韭菜迎來盛花期 農民搶抓農時忙采摘

    即墨區靈山街道李前莊村的村民們在韭菜地采摘韭菜花。(來源:即墨區委宣傳部)

    信網9月13日訊(通訊員 張濤 記者 谷正原)初秋時節,青島市即墨區靈山街道李前莊村韭菜種植專業合作社千畝無公害韭菜迎來盛花期,當地農民加緊采摘韭菜花。

    9月12日,走進青島市即墨區靈山街道李前莊村韭菜種植專業合作社韭菜種植基地,蜂蝶紛飛的韭菜花田,如同雪花一般平整鋪展,清香四溢,沁人心脾。放眼望去,一簇簇的韭花競相開放,白茫茫的,如雪鋪四野,美如畫卷,成為金秋一道獨特的風景。簇簇白色的韭菜花飄香四溢,空氣中夾雜著泥土的清香,彌漫著綠色有機的韭菜花香氣。當地農民正搶抓農時采摘、銷售、田管,田間地頭一派忙碌景象。

    近年來,該村積極調整農業種植結構,大力發展韭菜種植。據了解,該基地種植韭菜1000余畝,由于當地土壤有機質豐富,地下水質優良,韭菜種植采取人工除草、不施農藥、有機質底肥、物理除蟲等方式精耕細作,每畝可以帶來3萬元左右的純收入。無公害韭菜種植成為當地村民增收致富、助力鄉村振興的特色產業之一。

    “近年來,合作社找準發展道路,專業種植韭菜,平均每畝利潤可達3元。”李前莊村黨支部書記、韭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劉成奎告訴記者。劉成奎,一位土生土長的靈山人,出生于1981年年的他,身體健壯,精力充沛,頭腦聰穎。憑著他對韭菜種植的堅持,內心深處的那份濃濃桑梓情懷,激勵著他在家鄉的田野上耕耘出希望來。

    李前莊村韭菜基地采取“一年兩茬菜一季籽”的種植銷售模式,保障村民一年四季可收獲、收入高。每年在韭菜除草、收割、捆綁、韭花采摘、韭菜籽翻曬等農忙時節,還能為周邊村莊提供200多人的就業崗位。李前莊村村民趙立忠常年在韭菜種植基地打工,平均每天收入130元。“前些年忙時種莊稼閑時外出加打零工,整天沒日沒夜地忙活,一年下來也掙不了多少錢。自從村里種上了韭菜,我們每年到韭菜種植基地里打工,在家門口既能掙錢,還能照顧家人,比外出打工強多了。”“在家門口就把錢掙了,日子越過越美!”村民們由衷說道。一年四季,周圍村莊的200多名農民日復一日韭菜種植專業基地的辛勤耕耘,收獲了帶著花香味的甜蜜富足幸福新生活。

    “產業規模翻了番,韭菜種植專業合作社建起了倉儲保鮮庫,發展就更加有動力。”通過多年的努力堅持、嘗試、精心培育,產業效益不斷凸顯,產業發展步伐進一步加快?,F如今,在靈山街道,韭菜種植、韭菜花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有力抓手,小小韭菜花成了村民致富的“金花花”,富了一方。

    為了讓韭菜產業長足發展,青島市即墨區靈山街道在蔬菜深加工產業上做文章,實現了鄉村振興與產業振興的深度融合,讓“小韭菜”成了村民的“致富菜”,也成了村民增收致富的“大產業”。

    [來源:信網 編輯:王榮]
    信網版權稿件,歡迎轉載。轉載時請保留完整信息,否則追究侵權責任。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4 09/13 18:24
    · 來源 ·
    信網
    · 作者 ·
    張濤 谷正原
    · 責編 ·
    王榮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