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青島市區公交小型化特征明顯 推動兩網融合新態勢

    原標題:?城市變大,公交為何變“小”

    ●今年青島市區計劃更新6米至8米級純電動公交車500部,“小型化”特征明顯

    ●34條微循環公交線路進一步推動“兩網融合”,讓“地鐵送到站、公交送到家”

    推進綠色出行和公交優先發展是建設現代化城市的必然選擇。

    今年9月是綠色出行宣傳月。日前,青島城運控股集團發布《2024年青島市新能源公交車輛更新購置項目招標公告》。公告顯示,今年青島市區計劃更新純電動公交車500部,車型為6米級、7米級和8米級三種。其中,6米級20輛、7米級120輛、8米級360輛。與目前10.5米、12.5米的主流車型相比,這500部純電動公交車“小型化”特征更加明顯。

    當前,城市人口越來越多,發展框架越來越大,為何公交車的車型卻越來越???這變化的背后蘊含著怎樣的邏輯?

    綠色低碳發展:

    推動公共交通領域“以舊換新”

    近年來,城市公共交通格局出現新變化,10.5米和12.5米的大型公交車存在著空載率高、運營成本高的現象。為了減少城市道路擁堵、適應現代的城市交通體系,北京、深圳、杭州等城市展開積極探索,依據客流特征實現運力精準投放、減少空載率。大城市公交客車“大轉小”成為發展趨勢。

    8.5米及以下的新能源公交車,成為替代10.5米及以上的大型公交車的合適車型。無論是從公交站點到地鐵站之間的接駁換乘,還是解決居民社區“最后一公里”的微循環線路,中小型車都是最佳的運力選擇。

    據各地政府采購交易中心發布的城市公交客車采購招標公告統計,2024年1月至8月,我國新能源城市公交客車共招標10062輛,比去年同期的9338輛增長7.8%。其中,6米至8.5米的車型合計采購7338輛,占比達到73%。

    青島此次車輛更新趕上國家推動以舊換新的政策窗口期,可謂恰逢其時。

    今年7月,交通運輸部和財政部聯合發布《新能源城市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補貼實施細則》。中國客車統計信息網數據顯示,8月,我國6米以上新能源客車銷售3403輛,環比大漲40.5%,同比增長10%,且銷量創1月至8月各月新高。

    結合國家《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等政策文件,青島搶抓機遇、提前謀劃,創新投融資方式推動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隨著招標公告發布,2024年青島市新能源公交車輛更新進入了實施階段。

    該批項目均已列入交通運輸領域設備更新專項再貸款項目清單,可享受國家貸款利率和財政貼息相關優惠政策。若在2024年年底前能完成采購、登記、驗收等工作,可享受每輛車平均補貼8萬元、每套動力電池補貼4.2萬元的直接補貼。項目完成后,將進一步推動青島市公共交通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兩網融合”:

    “地鐵送到站、公交送到家”

    公交和地鐵是人們日常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隨著城市軌道快速成網、私家車加速普及,市民出行習慣也在發生改變,常規公交客流漸漸向軌道交通轉移,公共交通呈現出公交地鐵“兩網融合”的發展新態勢。

    “地鐵送到站、公交送到家”。著眼于發揮軌道交通快捷性、可靠性的優勢以及常規公交的便利性優勢,青島持續構建常規公交與軌道交通設施、網絡、服務高度協同的大公共交通體系。以“定層級、降重復、增接駁、優服務”為優化途徑,通過開通微循環公交線路以及將長距離和重復性公交線路截短、截彎取直、調整走向和運營時間等方式,充分發揮常規公交接駁功能,打造功能明確、層次清晰的公交服務網絡,引導市民由依賴單一線路出行逐步向依靠線網出行轉變。

    微循環公交將在公共交通體系中承擔重要角色。截至2023年年底,青島城運控股集團共開通29條微循環線路,覆蓋5個區市近40處公共出行盲區,日均客運量達3.3萬人次。今年新開通的11條線路中,包括421路、422路、423路、424路、952路5條微循環線路,填補了市北區、李滄區、嶗山區、青島高新區等多個公交服務盲區,實現小區內部通達性和社區與公交換乘節點以及地鐵站的便捷接駁,推動公共出行向高效便捷、靈活多元轉變。

    以9月19日開通的青島首條高峰微循環線路423路為例。這條線路連接地鐵東韓站和科苑緯三路周邊多家企事業單位,設置8個站點,在工作日早晚高峰(7:30-9:00、17:00-18:30)實行多圈次不回場運行的發車模式,既精準解決了周邊上班族的通勤需求,提高了車輛運行效率,又最大化減少了車輛周轉時間和工作時間人流量較少的低效運行里程,提高了公交微循環的吸引力。

    “此次新能源公交車更新,通過優化車型,將進一步推動公交地鐵‘兩網融合’發展,對青島公交線網優化具有重要意義。”市交通運輸局城市交通處處長陳剛表示,這些中小型低地板公交車,既在確保運力情況下進一步降低采購成本,還可助力微循環接駁線路發展,與地鐵形成有效互補,進一步提高青島公共交通系統整體運行效率,加快構建安全可靠、快速便捷、綠色低碳、集約高效的綠色出行服務體系。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周建亮

    [來源:青島日報 編輯:秦璐]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4 09/24 07:17
    · 來源 ·
    青島日報
    · 責編 ·
    秦璐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