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市南區打造多處暖新驛站 為外賣員快遞員提供休息處

    原標題:讓奔跑的心有個“家”

    最近大火的電影《逆行人生》,讓大家把目光再次聚焦到外賣員這個特殊的職業上。徐崢飾演的主人公經歷了從外賣新手到站點“單王”的過程,向觀眾生動揭示了“小哥”們的辛酸和不易。第九次全國職工隊伍狀況調查結果顯示,包括貨車司機、網約車司機、快遞員、外賣配送員在內的全國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已達8400萬人,成為職工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隨之涌現的是群體活動場所缺乏、城市歸屬感較低、難以融入基層治理等問題。近年來,市南區著眼于“讓奔跑的心有個家”,打造了一批暖新驛站,服務周邊外賣騎手、快遞員等人群,提供非送餐高峰期的最佳休息處。

    外賣小哥有了歇腳的“家”

    10月8日下午兩點,記者探訪時看到,位于市南區珠海路街道愛購時尚購物廣場二樓的暖新驛站慢慢熱鬧起來。身穿黃色、藍色工裝的外賣員在中午最忙碌的時段過后,來到驛站歇腳。驛站雖然不大,設施卻很齊全,約60平方米的休息區域內,充電寶、微波爐、飲用水、急救包等一應俱全。外賣小哥們有的在給手機充電,有的在和工友分享送餐趣事。“這里就像一個小家,氣氛溫馨令人放松,有時候我對送餐區域的地形不太熟悉,還可以在這里跟大家討論一下。”來自黑龍江省的美團騎手張毅說道。

    張毅告訴記者,他送外賣已經3年了,“以前等單時,只能坐在商城外部的樓梯上或商家門前。客流一多就會被趕走,有的商家還拉根繩子擋著門,不讓我們靠近。”張毅的同鄉李飛英也深有同感,“有時候太累了,剛在臺階上坐一下,立刻就有人過來制止。被驅趕的滋味很難受,但因為實在無處可去,只能抱著僥幸的心理先坐下試試。”如今有了暖新驛站,李飛英高興地笑道,“現在好了,我們可以安穩地坐在軟和的椅子上,既舒適,又感覺到自己被尊重了。”

    驛站里既能休閑也能“充電”

    “外賣員、快遞員等新就業群體可以在驛站享受餐間休息、手機充電、大腦充能、維權知識講座、勞動政策指導等服務,商圈和廣場內業戶也能在此召開‘頭腦風暴會’,享受站內直播間直播設施。”珠海路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蔡明磊介紹,轄區內有佰優坊商圈、百米食巷、上杭路美食街等餐飲業態集聚的特色街區,每天外賣需求量巨大,為了讓外賣員更好開展送餐服務,街道和社區積極引導新就業群體融入社區生活,探索以“微改革”提升新就業群體的歸屬感、獲得感和認同感。

    記者在與騎手們聊天時得知,去年3月珠海路街道在愛購商場打造了暖新驛站1.0版,并開展了一系列活動。今年,在總結暖新驛站1.0版經驗的基礎上,街道又打造了2.0版,較1.0版功能更完善、環境更舒適。2.0版還新增了讀書區,可以為小哥們在精神上“充電蓄能”,這也是來自濟寧的騎手郝鵬最喜歡的一點。“我特別喜歡在這里看會書,感覺休息時間都變得很有意義。除了這里,我還會到麥凱樂附近的驛站看書、玩桌游。”記者跟隨郝鵬來到麥凱樂附近的驛站,發現這里不僅有各種設備,還有跳棋、象棋等娛樂設施。當被問到還希望驛站具有什么功能時,郝鵬表示希望驛站能有電動車充電設施,并且多舉行一些交流活動和知識講座,幫助騎手們提升自己。

    “辛家莊社區地處市南區東部商圈繁華地段,周邊聚集餐飲、零售商戶近千家,日均活躍著400余名外賣員、快遞員。他們面臨著勞動強度高、休息條件簡陋等問題,非常希望有一個累了能歇腳、渴了能喝水、飯涼能加熱的地方。為實現這些‘城市擺渡人’的心愿,我們將不斷優化驛站的配置。”辛家莊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辛筱霞說道。

    給新就業群體送上“大禮包”

    硬件設施改善只是第一步,如何為新就業群體送上貼近實際需求的關懷是更為重要的一環。在八大峽街道,“紅新”工作室緊扣美團、餓了么等戶外小哥搶單、跑單時間緊迫的工作特點,制定了貼合戶外小哥需要的4項服務,送上優化快捷服務的綠色通道大禮包、優化職業規劃服務的技能提升大禮包、優化暖“新”服務的身心健康大禮包、優化紅色傳承服務的“新新向黨”大禮包。外賣騎手郭鵬飛告訴記者,“街道還積極為我們舉辦技能提升培訓,為我們的職業發展提供機遇,大家都很認可。”

    金湖路街道新100文化產業園暖新驛站位于青島新100創意文化產業園內,產業園是在青島刺繡廠老廠房基礎上改建而成的設計型、時尚型、體驗型文創產業集聚區。金湖路街道結合產業園周邊居民區、商業樓宇較多、快遞外賣人員數量大等特點,在驛站內設置了燒水壺、微波爐、飲水機、自動販賣機、桌椅等設施,為新就業群體提供休息放松的場所。同時,也借勢發力,在此處放置了創業指導手冊,外賣快遞員可以在休息之余翻閱學習,如此這般的特色服務推動了創業人才的孵化提升。

    市南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針對新就業群體歸屬感不強、權益保障弱、社會認同感低等問題,市南區堅持“先把服務做進去,再把作用帶出來”,優化組織設置,健全精準有效的關愛體系,依托“新引力”黨支部和社區、園區、樓宇等各類黨群服務陣地,整合各類資源,推動基礎服務、公共服務、特色活動提質增效。

    / 新聞延伸 /

    為家修服務從業者打造“微家園”

    9月25日上午,市南區總工會云助家·工會驛站啟用暨家修服務從業者入會儀式在新建成的金茂灣云助家·工會驛站隆重舉行。依托云助家·工會驛站,家修行業從業者終于有了自己的活動“陣地”。“老城區對管道疏通、防水補漏、維修改造等需求較多,我們在這里設置驛站,方便居民可以獲得及時的服務,同時,也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及戶外勞動者提供服務。在提供基礎服務的同時,還將不定期地組織知識學習、技能提升、文化生活等活動。”云南路街道黨工委副書記李濤說道。

    云助家·工會驛站是市南區首家采用“工會驛站+惠工項目”服務模式的驛站。驛站按照山東省示范性工會驛站標準進行打造,同時突出“云助家”惠工項目服務特色主題,打造了集新業態服務、惠工項目展示、會員交流互動為一體的新平臺。記者了解到,市南區省示范性工會驛站建設是不斷完善公共服務體系,增強服務效能、真誠服務職工群眾的務實舉措。一方面,完善驛站基本功能設施,推行延時服務,開展普惠性、無差別的服務,并根據職工需求常態化開展各類特色活動。另一方面,探索“工會驛站+云助家項目”服務模式,突出家修服務特色主題,為家修服務從業者打造一個相互交流、服務展示、技能提升的“微家園”。截至目前,市南區總工會已經建成3處省示范性驛站,并將于9月底全部投入使用。

    一個城市的文明程度不僅取決于高樓大廈、人文景觀,更取決于人文關懷和民生溫度。暖心驛站重在因需制宜,貴在以情待人。希望各個驛站能在細微之處持續優化,真正將溫暖和善意送進需求者的心坎里。

    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王彤

    [來源:青島早報 編輯:王熠冉]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4 10/09 07:23
    · 來源 ·
    青島早報
    · 責編 ·
    王熠冉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