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即墨整合盤活農村零散閑置土地 繪就村強民富新畫卷

    青島市即墨區藍村街道壯武村以承包地細碎化試點改革為突破口,整合盤活農村零散閑置土地,并積極引進農業新品種、新技術,通過規?;洜I、市場化運作、抱團式發展,讓“小田”變“大田”,“大田”變“良田”,繪就出一幅村強民富新畫卷。

    眼下正是秋收秋播的關鍵時期,在壯武村的田間地頭,玉米收割機、小麥播種機、糧食裝運車等大型農用機械正在忙碌作業。今年,村民劉義緒從村莊租賃了300多畝土地,大型機械的助力,讓他省心不少。

    即墨區藍村街道壯武村村民表示:“耕種的時候村里給提供大型機械,便于耕種,也提高了作業效率,在生產管理當中,為我們提供技術指導,為我們豐收豐產打下了基礎,我們才敢種這么多地,我今年一畝地純收入七八百塊錢,一共能收入二十多萬 。”

    壯武村有耕地近萬畝,過去長期分散種植經營,面臨著耕地細碎化、小戶種植成本高等難題。村莊通過“合作社+農戶+保底收益”的模式,開展承包地細碎化整合,減少了地邊界、地邊溝,讓“小田”變“大田”。

    即墨區藍村街道壯武村黨委書記王德生表示:“我們現在村里通過土地流轉這種方式,把村里的一些邊角零星地,閑散土地統一起來,然后再分包出去,就這一塊一年能給村里掙個五六十萬元,把整片的耕地流轉回來以后, 把些農業項目配套了,每畝地分包出去能升值二百塊錢,這樣這兩塊一年下來就能給村集體增收一百一十多萬元。”

    實現農業增收,提高單產是關鍵。壯武村不斷引進優良品種,實施全程機械化、小麥玉米秸稈還田等新技術,進行高產高效農業生態種植。同時聘請青島農業大學的教授進行土壤改良和水肥一體化技術指導,把“大田”變“良田”。

    源頭采購,終端銷售。村莊依托強村共富公司集中采購種子、農藥、肥料,實現種植、管理、收獲、銷售全程鏈條化經營,不僅節省了生產成本,還增加了銷售收入。

    目前,壯武村已流轉土地3000多畝,2023年,生產糧食突破1000萬斤,村集體收入260萬元,參與種植的村民人均增收6萬余元。今年,壯武村還在上級資金的扶持下,建設3000多平方米的糧食加工項目,今年11月份建成啟用后,將每年為村莊增收110萬元,進一步促進農業生產的規模化發展。文/信網記者 耿潤

    [來源:信網 編輯:陳燭光]
    信網版權稿件,歡迎轉載。轉載時請保留完整信息,否則追究侵權責任。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4 10/21 16:54
    · 來源 ·
    信網
    · 責編 ·
    陳燭光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