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國務院批復同意的青島重磅規劃 權威解讀發布

    原標題:國務院批復同意的青島重磅規劃,權威解讀來了→

    11月20日,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青島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相關情況。市政府副市長解宏勁,省自然資源廳二級巡視員李峰,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黨組書記、局長呂恒良,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二級巡視員、新聞發言人滕軍紅出席發布會并回答記者提問。

    11月9日,國務院批復了《青島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青島總規》)。《青島總規》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一中、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對青島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深化落實海洋強國戰略,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加快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努力探索中國式現代化的青島實踐。這是青島歷史上首個“多規合一”的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是青島面向2035年可持續發展的空間藍圖,是青島市各類開發保護建設活動的基本依據。

    《青島總規》的編制背景

    2019年5月,黨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要求將主體功能區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城鄉規劃等空間規劃融合為統一的國土空間規劃,實現“多規合一”。2023年9月,國務院批復《山東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提出“強化濟南、青島雙核心輻射帶動作用,放大雙向開放樞紐和門戶功能,增強濟南、青島兩大都市圈要素集聚和綜合承載能力,促進資源高效配置”“支持青島建設引領型現代海洋城市,增強國際門戶樞紐功能,打造沿海現代化建設示范帶”。青島市委、市政府全面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自然資源部、省自然資源廳的指導下,堅持“底線約束、戰略引領、內外聯動、以人為本、節約集約”的原則,組織編制了本輪《青島總規》,為青島市全面建成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提供空間支撐和要素保障。

    《青島總規》的總體目標

    明確城市性質和核心功能定位

    本輪規劃立足青島資源稟賦和國家戰略賦予的責任使命,延續歷版城市總體規劃目標定位,確定青島城市性質為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現代海洋城市,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核心功能定位是北方先進制造業基地,北方對外開放門戶,國際濱海旅游目的地。

    明確城市發展目標

    圍繞“全球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的發展愿景,明確城市發展目標,2035年,成為國內領先的現代海洋城市,基本建成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2050年,全面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為國家經略海洋、建設海洋強國提供青島實踐。

    《青島總規》的主要內容

    根據國務院批復,《青島總規》內容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框定城市約束底線和發展規模

    堅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約束,劃定并落實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明確耕地保有量634.14萬畝,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任務568.70萬畝,生態保護紅線面積1705平方千米,城鎮開發邊界2027.69平方千米,作為全市調整經濟結構、規劃產業發展、推進城鎮化不可逾越的紅線。

    構筑全域國土空間格局

    規劃基于青島市自然地理格局、人口經濟分布和城鎮化階段等特征,健全完善了“中心城區-副中心城市-節點城市-新市鎮-一般鎮”協調發展的市域城鎮體系,不斷增強環膠州灣城鎮密集區的核心競爭力和輻射帶動力,提升平度、萊西兩市產業人口綜合承載力,打造藍色硅谷海洋科學城、董家口臨港產業新城,高標準推進南村、姜山等新市鎮建設,構筑多中心、網絡化、組團式、集約型的城鎮空間發展新格局。

    加強自然資源保護

    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統籌解決各類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矛盾,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實施耕地“三位一體”保護,嚴守耕地總量,提升耕地質量,強化耕地生態價值,保護膠萊平原為主體的優質連片耕地,守住耕地保護紅線。加強膠州灣、大沽河、嶗山、大澤山等重要生態空間保護,強化重要生態廊道管控,整合優化各類自然保護地,嚴格河湖濕地空間管理,完善林地保護體系,保護海洋資源,夯實生物多樣性基礎,推動生態系統性修復,構建“一灣兩翼、三山一原、一軸多廊”的生態安全格局??茖W落實國土造林綠化空間,林地保有量穩中有增。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到2025年全市用水總量控制在12.11億立方米以內。

    促進土地集約節約利用

    嚴格控制建設用地增量,按照劃定的城鎮開發邊界和上級下達的年度建設用地指標開展集中建設,“十四五”期間新增城鎮建設用地不超過40%,“十五五”期間不超過35%,“十六五”期間不超過25%。全市預留不低于105平方千米的戰略留白用地,為重大戰略、重大事件、重大平臺、重大設施落地提供空間承載。劃定全市工業用地控制線550平方千米,穩定工業用地總量,保障實體經濟發展。推進城市更新和低效用地再開發,到2035年,全市各類更新整治空間約200平方千米。

    彰顯歷史文化風貌特色

    健全文化遺產與自然遺產空間保護機制,保護好齊長城遺址、瑯琊臺遺址及嶗山等風景名勝區,完整保留歷史城區空間肌理和街道格局,推進歷史文化資源有序利用,傳承歷史文脈,擦亮歷史文化名城金名片。

    統籌“山海島城灣、田園林水鄉”各類景觀要素,加強濱海、近山、臨河、沿路等重點地區建筑高度、體量、色彩等空間要素的管控引導,構建“延山透海、城景相融”的國土景觀格局,延續“紅瓦綠樹、碧海藍天”的城市風貌特色。

    構建內聯外暢的綜合交通體系

    圍繞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建設目標,增強膠東國際機場、青島港樞紐功能,提升國際航運等現代服務能級,加強青島港與黃渤海區域港口功能的協同布局,完善多向聯通、多式聯運的對外對內通道。強化綜合交通網絡建設,打造“一環八射、四主多輔”的鐵路格局;完善以青島為中心、輻射膠東經濟圈的干線公路網絡,構建“高快一體、環灣輻射、七橫九縱多連”的環灣都市區骨架路網格局;健全多層次軌道體系,建設“軌道上的青島都市圈”。

    增強城市安全韌性

    統籌城市基礎設施空間,增強電力、油氣等供給能力,加快新一代通信基礎設施建設,構建“城鄉一體、量足質優”的城鄉供水設施,完善排水防澇體系,建設海綿城市。優化“全面覆蓋、重點突出”的綜合防災減災韌性空間,加強重大危險源安全管控,中心城區禁止新的重大危險源企業入駐;劃定洪澇風險控制線,構建蓄、排結合的雨洪管理系統;穩步推進“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中心城區建設13處Ⅰ類應急避難場所,84處Ⅱ類避難場所,提高國土空間安全韌性。

    提升城市宜居品質

    按照公平共享、彈性包容、分級配置、適度超前的原則,以管理服務人口為基礎,合理布局教育、醫療、文化、體育、福利、商業設施,構建都市、城鎮和社區三級生活圈,滿足市民高品質生活要求。結合人口和產業空間分布,優化居住用地布局,新增保障性住房優先在軌道站點、大容量公共交通廊道節點周邊選址,實現產城融合、職住平衡。構建郊野公園、城市公園、社區公園為主體,口袋公園為補充的多層次公園體系,到2035年,中心城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0平方米以上,休閑游憩空間達到人均15平方米,營造更加宜業宜居宜樂宜游的人民城市。

    合理保護與利用海域空間

    堅持集約用海、保護優先,嚴守自然岸線保有率管控目標,到2025年不低于41.68%;劃定嚴格保護、限制開發、優化利用3類岸線,實施海岸線分類保護;落實海岸建筑退縮線分級管理制度,保護濱海生態環境和公共空間。合理開發利用田橫島、靈山島、竹岔島等7個有居民海島,對113個無居民海島實施用途管控。協同布局陸海產業空間,合理保障交通運輸用海、漁業用海和特殊用海需求。

    落實區域協調發展戰略

    高標準推進上合示范區、山東自貿區青島片區開發建設,強化國際物流、現代貿易、海洋合作、雙向投資合作、商旅文化交流等功能,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

    發揮青島北接京津冀城市群、南臨長三角城市群、西通黃河流域的區位優勢,深度融入和服務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構筑北方對外開放的門戶樞紐。

    聚焦引領山東半島城市群協同發展,提升青島地區服務能級,推動產業與創新空間協同布局,強化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推進生態空間共治共保。

    加快現代化青島都市圈建設,提升青島綜合競爭力,增強青島核心城市引領作用,輻射帶動山東半島城市群一體化發展。

    《青島總規》的組織實施

    《青島總規》是對青島市國土空間作出的全局安排,必須嚴格執行。下一步,青島市將嚴格落實國務院批復意見,科學制定《青島總規》實施方案,精心組織做好宣傳解讀,系統推進有關專項規劃和詳細規劃編制工作,不斷健全規劃體檢評估工作機制,配套完善政策措施,更好發揮國土空間規劃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作用,為全市國土空間合規、高效、集約、安全開發保護利用提供依據,促進青島經濟社會持續高質量發展。

    [來源:青島發布 編輯:陳燭光]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4 11/20 16:04
    · 來源 ·
    青島發布
    · 責編 ·
    陳燭光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