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從“老舊小區”成為“自治樣板” 青島西康路33號的自管探索

    開放式樓院、零物業管理、老年人密度高……提起“老城區”,這幾乎成了一個“標配”,位于青島市市南區八大峽街道的臺西社區,亦是如此。這里集聚114座開放式老樓8600多戶居民,如何暢通居民訴求通道,精準對接急難愁盼,隨著時間的推移,成為一道道治理難題。

    “樓院越來越老,問題越積越多,居民也越來越上年紀,訴求越來越多元,改變迫在眉睫。”回想過往,臺西社區黨委書記范順強仍覺憂心。改變的契機在于近年開展的老舊樓院改造,改善人居環境,推進樓院治理,“乘改造東風,我們率先在西康路33號院進行自管探索,打造示范樓院。”

    西康路33號院屬于鐵路職工宿舍,面對因物業管理缺失導致小區整體情況越來越差的局面,社區黨員們提議籌建自管小組,解決尚未引入正式物業管理前小區面臨的管理“真空”問題。說干就干,黨員代表高志華、劉青就成立自管小組的想法開展走訪調查,獲得近九成居民支持。自管小組成立以來,首要推動院內“停車亂”和“環境差”同步整治,通過入戶征集居民意見,摸排實際用車情況,盤活院內公共資源,提出重新規劃車位、對小區進行封閉式管理等改造計劃,初步方案得到大部分住戶的積極響應。

    “自管小組拓了路,后續工作的開展變得容易了許多。”范順強說道,西康路33號院成立網格自管會后,發動政治素養高、責任意識強、熱心小區事務的黨員中心戶、樓組長參與,同時擴大“朋友圈”,發揮“六聯共建”效能,共同參與小區議事和志愿服務。通過網格黨支部與鐵路部門的深度合作,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問題共解、發展共促,不斷凝聚合力解決民生重點問題,共同提升社區治理水平和服務質量。

    既著力于治理頑疾,還致力于“繡花”治理。西康路33號院每個單元里選派一名樓組長,通過“樓組長—自管會—社區—街道”四級聯動,打破“臺上講、臺下聽”的傳統議事模式,實現很多矛盾在樓棟樓院一線就得到及時化解。選擇黨群服務站、文化長廊、小廣場等居民喜歡“嘮家常”的地方作為“議事角”,讓居民敞開心扉議事,對社區的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自發議事成為常態,居民自治的力量不斷凝聚。

    如今的西康路33號院,房前屋后鋪設彩磚,單元門前種滿花草,從“老舊小區”成為“自治樣板”,也帶動了整個社區的治理成效。目前,臺西社區擦亮“德治臺西”黨建品牌,推動黨建與老舊樓院改造、環境衛生整治等工作深度融合,成立5支志愿服務隊,涵蓋了文化文藝服務、為老助老等多個領域,社區治理提檔升級,居民幸福生活切身可感。文/于曉

    [來源:信網 編輯:李源菁]
    信網版權稿件,歡迎轉載。轉載時請保留完整信息,否則追究侵權責任。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5 01/26 15:53
    · 來源 ·
    信網
    · 作者 ·
    于曉
    · 責編 ·
    李源菁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