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青島商超菜市場熱銷南方春菜 板藍根青菜成“爆款”

    原標題:時令春菜上市 板藍根青菜成“爆款”

    春回大地,伴隨著氣溫的穩步攀升,青島人的“菜籃子”也變得春意盎然。近日,記者探訪青島各大農貿市場和商超發現,香椿、薺菜、面條菜等春菜已經搶“鮮”上市,受到眾多消費者的歡迎。目前,市場上的春菜多來自南方,且價格相對較高,例如香椿每斤售價超過70元,盒馬精品薺菜每斤售價超過35元。由于目前春菜剛上市,且大多數來自南方,因此價格相對較高,伴隨著本地春菜的大量上市,價格會逐步下降。

    春菜在島城市場熱銷

    每年開春,吃春菜是人們向春天致敬的方式。伴隨著春天的來臨,各式各樣的春菜開始走上市民餐桌。記者在嶗山萬象匯的盒馬鮮生看到,香椿、蒲公英、苦菜根、薺菜、春筍等春菜已經上市。為了營造濃濃的咬春氛圍,盒馬鮮生設置“咬春嘗鮮味”專區,不僅擺放著各式各樣的春菜,還詳細介紹了每種春菜的特色和食用方法。春菜的上市也吸引了消費者的關注,盡管價格相對較高,但仍吸引了不少消費者嘗鮮。

    由于是上市初期,島城市場上春菜價格依然較高。200克的蘆筍頭售價12.8元,200克的面條菜售價6.99元,150克的蒲公英售價11.9元,80克的花椒芽售價14.9元,150克的大田野薺菜售價9.9元,150克的苦菜根售價12.9元。

    團島農貿市場商販李秀華每年開春都銷售野菜。李秀華告訴記者,最近春菜陸續上市,香椿、薺菜、蒲公英、面條菜等春菜都是市場上銷售量較大的春菜品種。目前春菜價格還處在高位階段,價格最高的當屬香椿芽,批發價在每斤七八十元,市場零售價在每斤百元左右。薺菜價格相對較低,批發價在每斤6元左右,市場售價在每斤8元左右??嗖四壳笆前窗奄u,質量相對較好的苦菜售價5元/把。

    想吃本地春菜還要再等等

    “今年盒馬的春菜品種已經擴充至近40種,經過多年的積累,很多野菜已經逐漸成為幫助農戶增收的產業。與此同時,我們也在不斷挖掘像板藍根青菜這樣的科研新品,不斷滿足顧客嘗鮮的需要。”盒馬全國春菜采購人員金漢濤表示。

    在青島,盒馬鮮生的春菜品種已經上市了近20種,春菜根據時令陸續上市,從2月可以一直吃到5月初。目前銷售較好的有紅香椿、蘆筍頭、春筍、板藍根青菜、野薺菜。盒馬青島區域商品總監董偉介紹,青島的消費者不僅能吃到全國各地的時令春菜,本地一些特色春菜也在盒馬已經上市,例如本地野薺菜、螞蚱菜、苦菜根和花椒芽等。

    李秀華介紹,目前的春菜大多來自南方,加上物流等成本,價格相對較高,青島本地也產香椿、薺菜、面條菜等春菜,但受氣溫影響,預計還有半個月左右本地春菜才能上市,屆時春菜價格將回歸正常。

    板藍根成“爆款”春菜

    作為春菜界的“扛把子”,香椿已搶“鮮”登場,但今年香椿迎來了一個強勁的“對手”——首次上線商超平臺的板藍根青菜。金漢濤表示,板藍根青菜今年首次通過盒馬大規模上市,目前已經成為春菜類目的第二個大單品,其日均銷售水平已經超過香椿,僅次于春筍。

    在80后、90后的記憶里,板藍根是苦大于甜的藥用沖劑,其作為蔬菜的一面往往被人忽視。盒馬兩年前也曾嘗試售賣過板藍根葉,吸引了不少顧客嘗試,但口感有渣,味道發苦,難以獲得消費者青睞。板藍根青菜卻不同,上架一個月以來,日均銷售已然翻倍,并且收獲了不少回頭客,它究竟有什么特別之處?

    板藍根青菜是華中農業大學國家油菜工程技術中心研發出的新型蔬菜,編號“菘油1號”??茖W家把菘藍(板藍根)和甘藍型油菜進行雜交,將板藍根廣譜抗菌的特性與雜交油菜結合。與普通油菜相比,板藍根青菜營養成分更全面,口感沒有了板藍根的苦澀,取而代之的是類似菜薹的脆甜,并且對烹飪手法要求不高,清炒或涮煮都可以,不容易煮老。

    經過3年多的試種,板藍根青菜找到了適合它的種植條件,實現批量生產,終于在今春通過盒馬首次大規模上市,走上全國人民的餐桌。金漢濤表示,板藍根青菜適合在高原種植,目前盒馬在售的板藍根青菜均來自云南,今年夏天甘肅、寧夏等地的板藍根青菜也即將上市,能夠實現全國門店的穩定供應。

    觀海新聞/青島晚報/掌上青島 記者 李沛

    [來源:青島晚報 編輯:陸云琦]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5 02/21 07:47
    · 來源 ·
    青島晚報
    · 責編 ·
    陸云琦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