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聚焦“四條戰線”發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22日上午,2025年全市農業農村系統暨全面從嚴治黨工作會議在市級機關會議中心舉行。會議提出,今年全市農業農村系統將明確路徑,突出重點,聚焦穩產保供線、產業發展線、鄉村建設線、富民增收線“四條戰線”,奮力推動農業農村工作取得新進展。
聚焦穩產保供線,全力以赴穩定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供給。抓好綠色增糧,新建和改造高標準農田20萬畝以上,推廣農機新裝備6000臺(套)以上,新增水肥一體化5萬畝以上,推動小麥“一噴三防”全覆蓋,加快推進10個綠色增糧先行區提檔升級,為“膠萊河”省級糧食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引領區提供青島支撐。突出新結構、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四新”引領,高質量建設一批應用新質生產力、形成產業增長極、具備核心競爭力、引領現代畜牧業、呈現未來新元素的“新質牧場”,帶動畜牧業轉型升級。抓好質量品牌,推動附證上市地產農產品80萬噸以上,新培育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特質農品、綠色優質農產品60個以上。
聚焦產業發展線,為全市經濟大局多作貢獻。做強現代種業,進一步放大“撥改投”種子金使用效能,支持清原農冠、金媽媽、未米生物等引領型種業龍頭做大做強;引進和培育更多種業領軍企業,不斷完善“保、育、測、繁、推、管”一體化種業發展體系。做強設施農業,統籌推進種植業、畜牧業、冷鏈烘干等設施化發展,扎實開展現代設施農業建設貸款貼息試點,外引內培一批高質量的現代設施農業項目;以智慧農業為抓手,推進設施農業邁入高端化,培育數字農業示范園、智慧農業應用基地、智慧畜牧業應用基地等10家以上。做強加工農業,發揮好“龍頭金”撬動作用,支持農業加工龍頭強鏈條、興業態、樹品牌,帶動全市8條百億級和15條十億級特色農業產業鏈提質增效,確保全市規上農產品加工業營業收入穩定在2400億元以上,農產品出口持續走在全國前列。
聚焦鄉村建設線,不斷增強廣大農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提升片區質效,統籌做好鄉村振興示范片區項目建設、對外推介、整體運營、有效管護,構建梯次建設、聯動耦合工作格局,確保良性運轉、長期釋能、帶動全域。打造和美鄉村,堅持硬件和軟件一起抓,選準村莊,干實項目,塑形鑄魂,新建市級和美鄉村100個、累計達到900個,推動100個基礎薄弱村整治提升,實現面貌大改觀。立足“產村人”融合,深化美麗鄉村與美麗文化、美麗產業、美麗經濟協同發展,打造5個鄉村文化體驗區和10個農耕主題精品展館,儲備農業文化遺產申報庫項目30個以上,打造一批具有鄉土氣息的鄉村旅游名村。提升人居環境,打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收官戰,完善群眾參與機制,清底子、建機制、固長效,不斷提高農村人居環境質量水平。
聚焦富民增收線,用改革盤活農村資源要素,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深化改革為民,扎實開展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攻堅提質行動,實現全市農村集體資產資源上圖入庫、規定范圍內的集體資產資源線上交易“兩個100%”。深化金融支農,引領金融機構加大涉農信貸投放,完善“19+6+N”的政策性農業保險支撐體系。全方位擴大農業農村需求,進一步激發消費活力。深化有效銜接,突出銜接鄉村振興集中推進區、鄉村振興重點幫扶鎮、拓展脫貧攻堅任務重點村三個重點,對全市脫貧群眾分類開展精準幫扶,牢牢守住防返貧底線。高質量做好特色產業提升、產業集群打造、消費幫扶增收、勞務協作提質等協作工作。
會議強調,全市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要持續精準發力、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強化紀律建設、鞏固深化黨紀學習教育成果,積極干事創業、堅決扛牢“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擔當,為打造高素質“三農”干部隊伍、凝聚發展合力提供重要保障。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張晉
通訊員 馮志
[來源:青島日報 編輯:戴慧慧]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