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耕海“種”蛤蜊 月播千萬斤
近日來,不僅青島的田野上呈現出一幅春耕圖,漁民們也開啟了一年最忙的“農時”。隨著氣溫升高,紅島漁民開始在海上人工播撒蛤蜊苗。昨日,記者現場探訪看到,一輛集裝箱大貨車從福建廈門運回首批5萬多斤蛤蜊苗,漁民們將它們裝上漁船,進行海上人工播撒。每年3月中下旬是膠州灣播撒蛤蜊苗的最佳時節,播苗季為期一個月,將在紅島海域“種”下超千萬斤蛤蜊苗。在播撒蛤蜊苗的同時,紅島蛤蜊也迎來了收獲旺季。
廈門蛤蜊苗來青“安家”
膠州灣畔的紅島,憑借皮薄肉肥的蛤蜊而享有盛名。昨日,記者在紅島漁港碼頭看到,一輛來自福建廈門的集裝箱冷鏈車??吭诖a頭上,一條長長的傳送帶不斷向養殖船上輸送成袋的蛤蜊苗,這些蛤蜊苗猶如瓜子大小。一條養殖船上不一會便堆起了一座小山,隨后滿載著蛤蜊苗駛向大海,另一條養殖船迅速靠上前,后面還有幾條船在等待裝貨。膠州灣優越的自然環境和豐富的海洋生物資源,將為這些蛤蜊苗提供生長的溫床。
“紅島蛤蜊春季播苗工作剛剛開始,今天運到的是首車5萬斤蛤蜊苗,漁民將把它們運到膠州灣養殖區域進行人工播撒。”紅島漁民趙宇昌介紹,每年春天是紅島漁民最忙碌的季節,收獲去年養殖的蛤蜊和播撒蛤蜊苗工作交替進行,播苗工作將一直持續到4月底。
“我們會根據養殖區域的泥沙厚度和去年養殖情況,決定播撒蛤蜊苗的密度。只有在合適的密度下,蛤蜊苗才能快速生長。”一位當地漁民告訴記者,當天中午正好剛上漲潮,裝卸蛤蜊苗更為便利。
最多日播50多萬斤苗
昨日中午11時30分左右,一條養殖船裝載著上萬斤蛤蜊苗,依據定位系統導航,經過一個小時的航行,來到了播撒蛤蜊苗的海域。船長負責駕駛漁船,掌握方向,另外4名漁民開始向大海里播撒蛤蜊苗。
“紅島的蛤蜊屬于底播養殖,到達播撒的海域后,漁船的雷達顯示器會顯示出一個長方形的坐標圖案。這個區域就是播撒蛤蜊苗的地方,不能越界。”一位漁民介紹,人工播撒蛤蜊苗跟在陸地上播種差不多,唯一的區別是在海里沒有那么直觀。船長負責控制船的速度和方向,以此來控制播撒的密度。做好這項工作,需要依靠多年來積累的經驗。
漁民張師傅介紹,一條漁船最多能裝兩萬斤蛤蜊苗,天氣好的情況下一個小時就能干完;如果海上風浪比較大,時間會稍微長一點。對于漁民來說,最怕風浪太大沒法出海,下雨反而對工作沒有什么影響。這批蛤蜊苗的價格為每斤6元左右,如果不能及時播撒到海里,會影響成活率。因此,雖然預報的天氣情況不算好,但當日氣溫卻有利于蛤蜊苗的成活,所以大家還是選擇出海,盡快把蛤蜊苗播撒下去。當天是紅島播撒蛤蜊苗的第一天,接下來播撒的數量會每日遞增,最多時一天要播撒50多萬斤。
養殖戶每年“播種”兩次
記者了解到,一般情況下,100畝海田需要播撒5萬斤左右蛤蜊苗。由于海上播苗受到潮水的影響,需要合理安排時間。每年播撒蛤蜊苗的工作量比較大,集中在一個月里,所以漁民們會爭分奪秒。
趙肖福是城陽區紅島街道的海產養殖戶,承包了幾百畝的海域用來養殖海產。每年開春后,他都很忙。今年為了盡快完成蛤蜊種苗播撒工作,他多雇了幾名工人來幫忙。據介紹,紅島的養殖戶一般每年“播種”兩次,一次是春天的蛤蜊苗,一次是冬天的海蠣子苗。春天播撒的蛤蜊苗要等到一年后才能收獲。
“這些蛤蜊苗是從福建廈門運來的,青島海域水質優良、溫度適宜,非常適合蛤蜊生長,會讓它們的肉質更肥美。”趙宇昌介紹,今年蛤蜊苗的播撒時間和往年差不多。根據今年的市場情況,蛤蜊苗價格在每斤6元左右。
新聞延伸
南苗北養“蛤蜊鮮”
漁民介紹,用本地蛤蜊苗養殖的蛤蜊,肯定更適應本地的環境。但紅島蛤蜊苗每年的需求量超過千萬斤,除了一少部分苗來自大連等東北地區外,絕大部分都是南方種苗。近年來稀有的野生苗也是南方種苗的后代。20多年前,紅島當地就開始進行紅島蛤蜊良種培育研發,但始終無法選育出優良的種苗。相反,以南方蛤蜊為主培育出來的蛤蜊苗,成活率和鮮肥度都很不錯,再加上紅島海域長期從南方購買蛤蜊苗,于是漸漸形成了“南苗北養”的固化模式。
“南方的蛤蜊苗主要來自福建福州和廈門等地。和福州的蛤蜊苗相比,廈門種苗的培育時間更早一些,也就是說每年3月份青島播苗季時,廈門蛤蜊苗的個頭會大一點,因此來年的產量也會更高一些。”漁民介紹,但投入的成本肯定也會更多一些。
紅島大多數漁民之所以購買廈門蛤蜊苗,主要還是和青島的氣候以及蛤蜊的生長特點有關。紅島蛤蜊一般是每年3月份放苗,生長周期一般為一年。如果養殖兩年的話,蛤蜊個頭肯定會更大、收益更好,但是蛤蜊到了夏天很容易死亡,很可能放養兩年,最后的收獲量比放養一年的還少。
治理海星見成效
海星是蛤蜊的天敵,不僅會吞食蛤蜊,還會分泌出一種黏液,導致貝類無法呼吸。從2020年開始,膠州灣海星突然泛濫,給養殖戶帶來了很大損失。近些年,在相關部門的指導下,漁民采取了雇傭潛水員下水捕撈以及重新啟用地籠等措施來遏制海星泛濫。
“蛤蜊能不能豐收賺錢,關鍵得看有沒有海星。這幾年經過人為干預治理,效果不錯。”紅島碼頭負責人趙宗昌說,養殖蛤蜊最大的成本就是買苗。養殖戶到南方購買蛤蜊苗,必須要有經驗。有一些養殖戶不小心購進了劣質苗,導致蛤蜊成活率不高,結果造成了損失。
本版撰稿攝影 青島早報/觀海新聞記者 康曉歡 袁超
[來源:青島早報 編輯:王熠冉]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