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剪紙、面塑、秧歌舞 這場“黃河非遺大集”有逛頭

    原標題:剪紙面塑秧歌舞!這場“黃河非遺大集”有逛頭

    2月26日,在山東省東營市利津縣鹽窩鎮老街長巷,上演了一場“黃河非遺大集”的熱鬧景象。精挑細選、內容豐富的特色旅游商品展示、非遺美食、非遺手工商品展示、非遺文藝表演等,為到場群眾上演一場精彩紛呈的非遺文化盛宴。

    老街長巷人頭攢動,大集上熱烈而歡快的鼓點,吸引了許多群眾駐足觀看,霎時間,大集成為了鼓聲、鑼聲、笑聲的海洋。與此同時,剪紙、面塑、黃河澄泥印、草編、糖畫、牛氏葫蘆等非遺傳承人通過非遺作品展示和手工藝現場展演等方式,與趕大集的群眾互動交流,通過原汁原味的細節呈現,讓大家真實感受非遺的風采。大家邊走邊看,邊看邊選,不亦樂乎。

    “太精致了,我要把這一對娃娃工藝品放在我的書桌上面!”在黃河口面塑攤位前,路過的孩子們被眼前顏色鮮艷、栩栩如生的面塑卡通人物深深吸引,一時間挑花了眼。

    不僅有非遺項目展示,黃河鑼鼓、秧歌、老楊琴、漢服展演、古彩戲法等一個個美輪美奐的節目,更是贏得了群眾的陣陣掌聲,讓市民們在玩樂間感受非遺魅力。

    “趁著周末,帶孩子來看看,沒想到有這么多的非遺項目展示,孩子們還體驗了吹糖人、紡棉線、聽揚琴,玩得很開心。”利津縣市民王女士笑著說道。

    據了解,為激發非遺新活力,實現創新性發展、創造性轉化,利津縣通過組織非遺傳承人一起趕大集,將利津傳統文化帶到基層,讓人民群眾在購買非遺產品、體驗非遺技藝、參與民俗活動中感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魅力。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唐曉寧 通訊員 李貞 韓層層 報道)

    [來源:大眾日報客戶端 編輯:胡晨薇]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3 02/27 09:39
    · 來源 ·
    大眾日報客戶端
    · 責編 ·
    胡晨薇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