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數字文明尼山對話丨數實深度融合,山東逐夢數字經濟“藍?!?/span>

    原標題:數字文明尼山對話丨數實深度融合,山東逐夢數字經濟“藍海”

    本報記者 付玉婷

    本報通訊員 高玉龍

    碳達峰、碳中和是事關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大戰略,但具體到企業,又是一項需要將減排任務層層分解落實,建立全方位碳管理體系的“精細活”。要是產線上能長出一雙“眼睛”,精準捕捉每步碳足跡就好了。

    這聽起來有點異想天開的念頭,在山東的一些企業已是現實:依托浪潮云洲部署的8類、339套傳感器及對數字孿生的應用,東華科技實現碳計量、碳足跡管理、碳核算,包括余熱利用換能的一目了然。這也為企業帶來了看得見的效益。“我們聯合建設的雙碳雙控平臺,應用碳資產管理系統推進綠色低碳發展,一年能節約200萬元的碳履約成本,節約標煤1.5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9萬噸。”東華科技相關負責人孫沖透露。

    山東,全國工業門類最齊全的省份之一,這是一片數字浪潮搶灘登陸的主戰場,同時也有無數實體企業在浪潮沖擊中變革、升級,從“汗水型”加速邁向“智慧型”。2022年,山東數字經濟總量突破3.9萬億元,居全國第三;在GDP中占比超過45%,高于全國3.5個百分點……在驅動山東經濟增長的引擎中,由數字經濟激發的澎湃動力勢不可擋。

    數字經濟是復雜的系統工程,山東成立由分管省領導任組長、涵蓋12個省直部門的數字經濟發展聯席會議機制,建立數字經濟辦公室,強化跨部門、跨層級、跨區域協同監管,推動政府、平臺、行業協會、資源提供者和消費者多方協同治理。“數字經濟發展由此形成上下聯動、左右協調、運轉高效的格局。”省工信廳一級巡視員高方介紹。

    “山東傳統產業、重化工業占比較高,有著數字化轉型的豐富應用場景,更為推進數字產業化提供了廣闊空間。”省工信廳數據產業推進處處長孫志強介紹,山東堅持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把提升核心產業作為做強數字經濟的根本環節,省委主要領導掛帥擔任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鏈“鏈長”,產業加快實現擴面增量和提質增效。2022年,山東信息技術產業營收超過1.6萬億元,其中軟件業突破萬億元,電子信息制造業增速高于全國10.3個百分點,通信業居全國第四,呈加速趕超態勢。今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進一步上量、提質,8個項目入選工信部大數據產業試點示范項目名單,居全國第三;1—3月全省監測范圍內的938家企業實現大數據產業業務收入471.3億元,同比增長34.0%。

    數字基建是數字經濟得以變現的基礎條件,在山東,數字賽道上持續架起“高速路”“立交橋”。

    2022年山東新建5G基站6.1萬個,建成全球首張5600公里確定性網絡,濟南、青島兩個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建成運行。完善數字“交通”主干道的基礎上,今年山東進一步從全省“一盤棋”角度推動數字設施體系化布局:近日山東兩部門聯合出臺方案,按“1+3+N+X”總體規劃,面向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裝備等標志性產業鏈和重點產業園區分別建設省級行業中心與邊緣級中心,由此山東將逐漸實現全省存算力調度一張網、全省數據要素資源流通一張網、全省工業算法模型開發應用一張網,驅動數據資源整體效能提升。

    在海螺(安徽)節能環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購買型材、門窗這樣的大件能像網購小商品那么簡單——與山東企業卡奧斯COSMOPlat平臺的合作讓產線脫胎換骨,排產效率提高近九成。如今,全國各地都有一批“山東方案”引領著行業數字化轉型,這緣于山東用好技術創新、技術改造、技術應用,持續深耕產業、探索賦能范式。

    “山東通過縱深推進賦能應用培育跨界融合的數字化生態,引發商業模式、生產模式、質量管理模式及消費者服務模式等全方位變革。”省工信廳工業互聯網處副處長張旭說。以“工賦山東”為例,山東推動四家國家級雙跨平臺與省級協會等市場化成立工賦(山東)數字科技有限公司,縱向切入各產業領域,有效應對工業互聯網“落地”挑戰。聚焦產業發展重點和共性技術應用,今年山東還將推動供需雙方共同打造100個以上技術先進、模式創新、成效顯著、易復制推廣的“工賦山東”典型場景。

    按照《山東省“十四五”數字強省建設規劃》部署,今年是山東數字經濟發展全面提升年,也是五年規劃中最關鍵的年份,計劃實施省級數字經濟重點項目401個,項目計劃總投資1433.5億元,全年計劃投資379.1億元。同時,從“晨星工廠”到“產業大腦”再到數字經濟總部,點、線、面系統性的數字化建設已全面鋪開。在數字經濟這片“藍海”中,山東巨輪正加速前行。

    [來源:大眾日報 編輯:趙曉珊]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3 06/19 18:26
    · 來源 ·
    大眾日報
    · 責編 ·
    趙曉珊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