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開著“魯A”去莫斯科!這趟9000公里的跨境運輸正式啟程
10月16日上午,隨著一聲響亮的汽笛聲,兩輛掛有“魯A”牌照滿載貨物的卡車緩緩駛出物流園區,正式踏上前往俄羅斯的征程。這標志著,濟南正式開通TIR跨境運輸線路,中俄專線正式發車。接下來,車輛將從內蒙古滿洲里通過國門,穿過西伯利亞后,直達目的地莫斯科,全程超9000公里。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背景下,跨境物流作為國際貿易的重要支撐,正日益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TIR系統作為全球唯一的跨境貨物運輸海關通關系統,具有通關效率高、運輸成本低等顯著優勢。2016年7月,中國加入TIR公約,成為該公約的第70個締約國。TIR證書為過境貨物提供關稅擔保,能做到一次申報、一車到底、一證直達,實現“門到門”的跨多國運輸。今年7月,山東漢龍物流有限公司經中國道路運輸協會審批,正式獲得TIR持證人資格,成為濟南市首批獲得該資質的企業。
“以前國際公路運輸需要接受各國海關檢查,每過一個海關就要開箱、驗貨、打鉛封,如果趕上貨車排隊過關,過一次海關就需要多天。”山東漢龍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永春介紹,TIR車輛只需接受啟運地和目的地國家海關檢查,途經國一般情況下不再開箱查驗。此外,普通的國際汽車運輸,需要在出境口岸進行換裝,增加運輸成本和時效。獲得TIR運輸資質的企業,可憑TIR單證在TIR公約成員國間暢通無阻。
濟南市口岸和物流辦公室副主任夏慶表示,濟南TIR中俄專線啟動是濟南市與俄羅斯之間深化合作、互聯互通的重要舉措,是“一帶一路”倡議在物流領域的重要實踐,也是濟南市物流業發展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濟南市作為中國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城市,近年來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致力于構建全方位、多層次、復合型的互聯互通物流網絡體系。不斷加強與沿線國家和地區的交流合作,努力打造對外開放的新高地。此次中俄專線的開通,標志著濟南市在國際物流運輸領域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將為濟南的開放型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大眾新聞記者 王曉芳 常青)
[來源:大眾日報 編輯:趙曉珊]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