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山東金融運行保持平穩增長態勢
10月28日,人民銀行山東省分行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解讀2024年前三季度山東省金融數據。“前三季度,山東省金融運行保持平穩增長態勢,金融增長實現量增、面擴、質優、價降的良好局面,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人民銀行山東省分行調查統計處二級調研員代金奎介紹說。
截至9月末,全省社會融資規模余額23.3萬億元,同比增長9.6%,前三季度增加18062.2億元;本外幣貸款余額14.9萬億元,同比增長9.1%,前三季度增加10561.7億元;本外幣存款余額17.1萬億元,同比增長8.1%,前三季度增加11319.5億元;涉外收支總額3868.3億美元,實現收支順差207.7億美元;全省結售匯總額1936.2億美元,實現結售匯順差235.2億美元。
今年以來,我省企業貸款保持較快增長,9月末余額90336.4億元,同比增長11.9%,前三季度增加9391.4億元,占全部貸款增量的88.9%,比上年同期提高9.4個百分點。企業貸款覆蓋面也不斷擴大,9月末,獲得貸款支持的普惠小微市場主體280.1萬戶。
企業融資成本也在不斷下降。9月份,全省新發放一般性貸款加權平均利率4.23%,同比下降0.28個百分點;其中,新發放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3.92%,同比下降0.19個百分點,持續處于歷史低位。
當前,包括山東在內的全國五個省的部分地區和金融機構率先開展明示企業貸款綜合融資成本試點。人民銀行山東省分行貨幣政策處處長霍成義介紹:“我省試點工作穩步開展,按照‘機構類別全覆蓋、業務品種全覆蓋’的原則,在省內選擇了濟寧市和3個不同類別的金融機構即恒豐銀行、威海市商業銀行、濟南農商行,點面結合開展試點。”
全省居民每年將減少房貸利息支出約129億元
“我們指導金融機構自2024年10月1日起,發放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按照最低首付比例15%執行;組織全省商業銀行于2024年10月31日前,統一對包括首套、二套及以上的存量房貸利率實施批量調整,預計平均降幅在0.5個百分點左右,全省居民每年將減少房貸利息支出約129億元。”代金奎介紹。此外,山東加大收購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的推動力度,部分地市已完成制定收購管理辦法、初選收購主體、發布房源征集公告等工作。
政策激勵下,房地產領域貸款出現企穩跡象。在山東,房地產開發貸款余額增速連續9個月回升,前三季度增加528.6億元,同比多增335.9億元;支持房地產開發企業2166戶,比去年同期多105戶。
對個人經營和消費的金融服務也在持續改善。近期,山東深入貫徹落實金融促消費相關政策,引導商業銀行優化消費貸款產品服務。截至9月末,扣除個人住房貸款后的消費貸款余額8009.2億元,同比增長14.9%,高于各項貸款增速5.7個百分點。山東還不斷加大對消費品以舊換新支持力度,9月末,汽車貸款余額230.4億元,同比增長73.6%。
綠色、科創、涉農、普惠領域貸款增速居前
“我們發揮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引導作用,分類建立金融服務效果評估等激勵機制,積極開展‘銀行行長進商會訪企業’等特色融資對接活動,引導金融資源加速流入‘五篇大文章’相關領域。”代金奎說。
9月末,全省綠色、科創、涉農、普惠領域貸款余額分別為2.2萬億元、1.2萬億元、3.9萬億元、2.2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5.5%、12.2%、13.5%、19.5%,都明顯高于全部貸款增速。
在綠色金融方面,山東積極用好全國碳減排支持工具,合格銀行已發放碳減排貸款712億元,獲得支持工具資金427億元;創設山東版碳減排政策工具,推動地方法人銀行發放合格貸款178億元,地方財政貼息2260萬元。
“在做好科技金融工作整體推進的基礎上,聚焦破解‘投早、投小’的個性化難題,我分行聯合省科技廳推廣‘科融信貸’業務,搭建山東省科融信綜合服務平臺,推動金融機構根據平臺出具的科技增信評價授信額度,向初創期科技型企業發放‘無抵押、無擔保’的純信用貸款。”人民銀行山東省分行信貸政策管理處副處長丁巖介紹,5個多月以來,已向16家處于初創期的科技型企業提供授信2830萬元、發放貸款1100萬元。
萬余家企業辦理外匯衍生業務
“近年來,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成為常態,涉外企業應更加積極主動地加強匯率風險管理。”人民銀行山東省分行國際收支處副處長李訊介紹。
今年前三季度,全省涉外企業通過遠期、掉期、期權等外匯衍生品規避風險金額541.5億美元,同比增長5%。今年以來,全省首次辦理匯率避險的企業(首辦戶)新增2610家,三年來累計有萬余家企業辦理過外匯衍生業務。
在山東,匯率避險服務供給不斷優化。李訊提到,“一是增加匯率避險服務網點,截至2023年末,全省已有1043家銀行機構具備外匯衍生業務資格,較2020年末增加158家。二是擴大匯率避險服務專業隊伍,截至今年9月末,占全省結售匯總量近七成的5家全國性商業銀行已有7442名業務人員通過外匯衍生品推廣資格考試,較2020年末增加了5.6倍。三是豐富外匯衍生產品,今年前三季度,銀行已累計為企業制定個性化避險方案1.2萬個。四是推行清單制管理,指導銀行分類施策,提高避險服務的適配度。”
本報記者 胡羽 王新蕾
[來源:大眾日報 編輯:王榮]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