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9.86萬億中的成色與擔當

    原標題:9.86萬億中的成色與擔當

    本報記者 趙洪杰 孫源澤

    李 振 于新悅

    地區生產總值達到9.86萬億元,增長5.7%,增速高于全國0.7個百分點。工業、投資、消費等主要指標跑贏全國……1月20日,山東省政府工作報告亮出2024年“成績單”,又一個10萬億大省呼之欲出。

    山東的躍升,意義不僅僅在其自身。作為北方經濟的重要支點,山東的躍升,為縮小南北差距、引領北方經濟發展增動力、強信心。

    評判一個區域經濟發展成效如何,要通過時間和空間雙重維度。

    從空間上看,山東是全國第三、北方第一的經濟大省。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山東在全國發展大局中定好位、挑大梁,努力成為北方地區經濟重要增長極。

    從時間上看,從2021年GDP破8萬億元,到2023年邁上9萬億元臺階。“十四五”以來,山東GDP已經連續跨上兩個萬億大臺階,3年年均增長6%。2021年至今,山東省經濟增速連續3年超過全國平均水平。2025年,山東經濟總量有望在北方率先突破10萬億大關。

    這意味著,山東在全國經濟大盤中北方經濟龍頭的地位進一步鞏固,對全國發展的支撐力愈發強勁,對北方經濟的帶動力更加彰顯。

    一份成績單的成色,不僅在于量的增長,更在于質的提升。

    從量的增長來說,先看一組數據:

    ——從投資看,2024年山東省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3.3%,其中制造業投資增長15.1%,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增長15.9%,經濟發展的“含新量”明顯增強。

    ——從消費看,2024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79萬億元,同比增長5.0%。其中,限額以上零售額增長7.2%。“雙過億”人口大省的市場潛力不容小覷。

    ——從外貿看,出口首次突破2萬億元,同比增長7.1%,進出口值呈現逐季穩步攀升的向好態勢,輻射市場更廣、增長空間更大。

    “三駕馬車”協同發力,帶動GDP增速跑贏全國0.7個百分點,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不斷演變的經濟運行環境中,山東不負囑托、不負眾望,干出了“挑大梁”的樣子,干出了“走在前”的擔當。

    從質的提升維度來看,值得大書特書的更多:

    不久前,位于榮成市石島灣的“國和一號”示范工程1號機組成功實現首次并網發電。這是世界最大的非能動壓水堆核電站,也是我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核電機組,單臺機組功率達153.4萬千瓦。換句話說,它年發電量可滿足山東人口最多的城市——臨沂市一年的用電需求。

    “國和一號”背后是山東經濟發展成色的鮮明特點——綠色低碳。

    過去,山東有“兩個70%”的說法:傳統產業占工業比重70%,重化工業占傳統產業比重70%。正因如此,山東經濟被稱為“大象經濟”。塊頭大,經濟總量大;產業笨重,轉型難度大。

    2024年,山東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達1.15億千瓦,歷史性超過煤電,曾經“一煤獨大”的山東實現能源結構的根本性“轉身”,“輕舟”已過萬重山。這背后,是淘汰上萬億的落后產能,累計治理“散亂污”企業超過11萬家的艱苦努力。

    壯士斷腕固然不易,整骨重生更如滾石上山。

    近兩年,山東“四新”經濟投資占比提高約4.4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比提高約4.5個百分點。2024年,山東數字經濟規模占GDP比重超過49%,高新技術企業突破3.5萬家。這些數據共同指向了一個詞匯,那就是“新質生產力”。

    高比能、長壽命全固態鋰電池,高性能聚烯烴彈性體,碳纖維地鐵列車“碳星快軌”……這些看似晦澀難懂的名詞,實際上是最新發布的2024年度山東省十大科技創新成果。

    全球運力最強固體火箭引力一號點火升空、亞洲首艘圓筒型海上油氣生產裝置??惶柦桓哆\營、關鍵軟件產業規模躍居全國首位……翻閱政府工作報告,20多項全球、全國第一、首位,讓人們看到了山東經濟的“含新量、含綠量”,給質的提升寫下最生動、最堅實的注腳。

    增進民生福祉是發展的根本目的。民生暖色折射高質量發展成色。財政民生支出首次突破萬億元、占比80%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24.5萬人,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同步,滾動實施20項重點民生實事……山東省政府工作報告中,一條條民生舉措、一串串民生數字,無不彰顯厚重的民生溫度。

    邁向10萬億是一個臺階,更是嶄新的起點。

    山東對自己的定位有清醒的認識,“走在前厚望如山,挑大梁使命在肩”,這是重托期許,也是內在追求。

    大眾日報1月20日推出的省“兩會”社論寫道:每次一元復始,開啟的都是萬象更新的奮斗。以五年為尺度,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決勝之年;以百年為尺度,我們已經站在本世紀的四分之一處;以10萬億為坐標,歷史性的突破亟待“臨門一腳”。為長遠蓄力,為未來奠基,迫切需要我們拿出奮力一跳的信心、勇氣、魄力,在新征程上一往無前地“挑起大梁走在前”。

    在全方位擴大內需上下功夫、求實效,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上下功夫、求實效……翻開省政府工作報告,山東對2025年的經濟社會發展作了十個方面的部署。從中,我們看到山東厚積薄發的優勢,看到山東以科學思維指引識勢、借勢的戰略謀劃,看到山東干字當頭、創新發展謀勝勢的勇氣與擔當。

    難走的路,才是向上的路。接近10萬億,意味著未來的每一步跨越、每增長0.1個百分點,都要付出加倍的努力。但“塊頭”越大,預示著每增加一點帶來的絕對數量會更多,能夠牽引的動能和勢能更強勁。

    “夢雖遙,追則能達;愿雖艱,持則可圓。”站在“十四五”規劃收官、“十五五”規劃布局的節點,晉級的山東值得欣喜,全力奔跑奮進的山東更值得期待。

    [來源:大眾日報 編輯:李源菁]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5 01/21 20:41
    · 來源 ·
    大眾日報
    · 責編 ·
    李源菁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