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山東大模型領域增長175.7%!未來產業培育需要更多“耐心”
未來產業培育需要更多“耐心”
做好科技創新文章、因地制宜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是當前區域發展的重要著力點之一。山東是全國重要的工業基地,規模體量大,供給體系全。政府工作報告圍繞新質生產力作出的部署,為山東帶來了重大發展機遇,也要求山東持續鞏固和擴大優勢,加快補齊短板,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
2024年,山東人工智能核心產業增速超過30%,大模型領域增長175.7%。同時,山東化工產業產值長期居全國前列,特種設備保有量也十分可觀。
“在這些重點產業推動垂直行業大模型研發與應用,用新技術、新產品為行業發展找尋新答案,優勢產業和新興產業就能同時跑出‘加速度’。”山東省人工智能協會秘書長蘇冠群介紹,目前,我省已有一些企業通過研發大模型,匯聚全流程數據,實現對化工生產安全隱患的精準預警與事故模擬分析;也有企業利用大模型對特種設備運行狀態進行實時監測與精準故障診斷,制訂科學合理的維護計劃。“這個過程中,要同時發揮好鏈主企業與專精特新等中小企業的創新主體作用,并聯合高校院所科研力量加大研發投入,形成充滿活力與包容性的新質生產力發展生態。”
2024年底,山東印發《關于強化財政支持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實施方案》,提出2025年至2027年,省級財政將安排1000億元左右資金,投向新質生產力,其中包括成立100億元規模的工業高質量發展基金和數字經濟基金,為全省因地制宜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強有力支持。
“但也應看到,人形機器人、大模型等頭部企業高速增長的同時,大多還處在未盈利階段??萍紕撔马椖匡L險高、周期長,對比北京、廣州、成都等地,山東一些城市現有政策性投資基金需要提升風險容忍度,延長投資周期,大力發展耐心資本,給予新興產業更多發展信心。”蘇冠群表示,政府可引導設立針對不同行業、不同發展階段科技企業的專項基金,按一定比例要求設立天使基金,定位投引我省早期科技企業,為企業創新發展注入關鍵“第一桶金”。
同時,山東傳統產業占比較高,新舊動能轉換任務艱巨,以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為例,缺乏統一標準導致企業在轉型過程中方向不明、成本增加、進程緩慢。
“換個角度看,這也是市場機遇所在。”蘇冠群認為,作為工業大省,山東應率先制定一批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與傳統行業融合升級的標準,服務自身產業發展需求的同時,也為全國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融合發展提供“山東經驗”。
(大眾新聞·大眾日報記者 付玉婷)
[來源:大眾日報 編輯:王榮]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