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開屏見“好”|200次逆行1600小時救援,這份“副業”他堅持了11年

    原標題:開屏見“好”|200次逆行1600小時救援,這份“副業”他堅持了11年

    《開屏見“好”》欄目,聚焦山東好人好事,讓普通老百姓上封面、上開屏、上首屏,用最突出的位置推介“身邊的榜樣”,講述精彩山東故事。

    在洪水中蹚出生命線、沖向懸崖搜尋受傷老人、給青少年科普安全救助知識……對棗莊藍天救援隊隊員張磊來說,11年來,他參與救援的一幕幕猶在眼前。

    凌晨兩點的東侯莊村漆黑如墨,漷河水位持續上漲,發生漫堤險情。由于該區域地勢低洼,村里積水嚴重,部分住戶家里被淹,救援隊車輛無法通行。

    張磊弓著腰,后背馱著八十多歲的大爺,皮劃艇的牽引繩深深勒進肩膀,齊腰深的積水裹挾著樹枝不斷撞擊他的腰腿。這是2024年7月9日,在暴雨突襲滕州市后,張磊和隊友在積水中一趟趟來回穿梭救援的場景。

    經歷了4個多小時不間斷的救援,他們成功轉移出7名被困人員和部分貴重物品,用血肉之軀筑起了生命通道。

    這個身高一米八多的山東漢子與死神賽跑的故事,始于2013年早春的上善公園,彼時還是戶外運動愛好者的他,親眼目睹搜救隊員從冰冷湖水中打撈起輕生者遺體。那沉重的落水聲和家屬撕心裂肺的哭喊聲,像釘子般楔進他的心臟。

    “當時我就想,如果能早到半小時,要是自己也會一些救援技能,我是不是能救下那個輕生的人……”時隔十一年,張磊回憶起那個瞬間,嘴唇仍在微微顫動。之后,他便下定決心加入藍天救援隊。

    每年農歷二月,張磊和他的隊友都會參加嶧山風景區的廟會安保工作。2023年,在嶧山廟會的懸崖邊,正在巡邏的張磊發現有人不慎跌下山崖。他立刻用對講機通知隊友,迅速做好安全措施沖向崖底,僅用時不到20分鐘便與趕來的隊友一起搜尋到了傷者,在對傷者的傷勢進行處理后,將其安全轉移到治療地點。

    褪去救援服,張磊還是華電滕州新源熱電有限公司熱力公司的副片區長。加入棗莊藍天救援隊的11年間,張磊時常要“上山”“下水”,先后參與了河南內澇、抗擊“利奇馬”臺風、溺水救援、車輛落水救援、尋人救援、防汛救災等各類救援200余次,打撈救援80余人,救助傷者、受災者超400人,累計服務時長1600多個小時。

    因為公益救援不收取費用,隊里沒有資金支持,張磊和隊員就自己拿錢購買裝備;沒有社會贊助,他就帶領隊員們外出聯絡。

    不僅如此,為了讓更多的青少年增強安全意識,提升自救能力,張磊和隊友們結合自身救援專業,主動進校園、進社區、進廣場,針對未成年人開展防災減災、安全防范知識宣講和演練。他通過實際案例,向孩子們講述在玩耍時可能遇到的危險,如摔倒導致的擦傷、割傷等。

    為了讓大家更直觀地學習傷口處理方法,他每次都會邀請幾位小朋友上臺,示范清潔傷口、止血和固定繃帶的步驟,并手把手教大家如何用三角巾進行頭部包扎或手臂懸吊。這種面對面的培訓和宣講已開展30余次,覆蓋超5000人次,他是街坊鄰里心目中妥妥的“超級英雄”。

    一次救援間隙,張磊疲憊地坐在一旁休息。一個小男孩手里捧著保溫杯走到張磊面前,小聲說道:“叔叔,您辛苦了,喝點熱水吧。”這讓張磊十分感動,也讓他更加堅定繼續做下去的決心。

    救援隊配備的對講機上斑駁的劃痕,見證著一次次的救援行動。當被問及沖鋒在前的感受,張磊望向窗外蔥郁的梧桐樹,“作為一名藍天救援隊員,經歷了不少生離死別、撕心裂肺的場景,所以對我來說,沒有救援就是最大的心愿。”

    (大眾新聞記者 鐘子琪 編輯 劉憲偉 設計 呂文佳)

    [來源:大眾新聞 編輯:孫寶震]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5 03/10 19:06
    · 來源 ·
    大眾新聞
    · 責編 ·
    孫寶震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