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大眾幫辦|保健品線上“熱賣” 維權時企業“隱身”

    原標題:大眾幫辦|保健品線上“熱賣” 維權時企業“隱身”

    “最新訂單來自山東的葉***”

    “最新訂單來自廣東的程***”

    ……

    看著微信“棒健康”小程序不時彈出的訂單提示,陳陽(化名)感覺疑惑且無力。

    2024年9月以來,患婦科疾病的她,在新航線跨境電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航線公司)運營的微信“棒健康”小程序上,3次共花費1萬多元購買保健品,服用后病未見好轉,身體又出現其他問題。

    “聯系當時的‘指導老師’,沒問幾句被拉黑了,聯系微信平臺介入退款也無果。”陳陽說,她又投訴到新航線公司注冊地的市場監管部門,但企業如同“隱身”一樣,監管部門也找不到企業。

    二十幾名消費者對新航線公司進行了類似投訴,但均因找不到企業而不了了之。

    線上消費投訴

    反被“指導老師”拉黑

    患上婦科疾病后,陳陽除在醫院治療,還常在網上搜索治療信息。2024年9月,她從網頁上看到了一款保健品,輾轉加上了一名“指導老師”的微信。

    “‘指導老師’問了病情,發了很多服用保健品后對病情有效的案例,也鼓勵我別著急,慢慢肯定能好轉。”陳陽說,在其推薦下,她從“棒健康”小程序上購買了保健品。

    服用后不見效,陳陽有些著急和“指導老師”聯系。“指導老師”讓陳陽別著急,需多幾個療程才能見效。隨后,陳陽又買了兩次該保健品,三次一共買了12瓶。

    當發現病情未好轉,身體又出現其他問題,陳陽擔心保健品不正規,便找“指導老師”,希望退款并說清楚產品到底有沒有問題。但沒說幾句,陳陽就被拉黑了。

    “當初‘指導老師’說自己從小程序上下單,很安全,還能隨時找到客服。但真找客服時,他們也不回復。”陳陽說,聯系平臺介入后讓補充材料,但她手中只有訂單和聊天記錄以及1瓶保健品,最終平臺介入也沒有效果。

    與陳陽有著同樣遭遇的王紅(化名)懷疑企業非正常經營,向騰訊官方客服以及微信支付進行投訴,但也沒人理會。

    不完全統計,有二十幾名消費者向市場監管部門對新航線公司進行類似投訴,他們前期都在線上投訴維權無果。

    3月12日,記者以消費者身份聯系騰訊官方客服,問“如何投訴小程序商家”??头貜停?ldquo;您與小程序商家交易的問題,還請您與小程序的商家進行協商處理,可通過購買商品的小程序、公眾號去聯系他們,商家一定會為您處理的。”

    記者多次以消費者身份進入“棒健康”小程序聯系客服,均無人回應,只能自助下單。

    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近兩年

    仍正常經營且被不斷投訴

    王紅從小程序中找到了新航線公司的營業執照副本。信息顯示,新航線公司于2018年6月4日在濟南市高新區注冊。

    王紅將訴求反映到濟南市高新區市場監管部門,得知早在2023年5月29日,企業就因“通過登記的住所或經營場所無法與企業取得聯系”被市場監管部門列入了“經營異常名錄”。

    “對這家企業的投訴一直存在,從2022年以來就有幾十起,2023年5月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正是因為有消費者投訴,工作人員去找企業卻在注冊地找不到企業,電話也聯系不上,就按規定對其列入‘經營異常名錄’。”濟南市高新區市場監管部舜華北區市場監管所工作人員說。

    2023年3月,新航線公司地址從漢峪金融商務中心變更為會展西路88號。記者實地探訪發現,該地址是一家酒店。大廈物業聯系房東得知,該處房屋在2023年就已租給酒店,從未租給過新航線公司。市場監管部門認為,2023年該企業地址變更時實行的是申請承諾制,該公司在變更地址時提交了虛假材料。

    網上檢索發現新航線公司有一條招聘信息,但記者實地探訪發現,招聘地址是其他公司,而該公司法人正是新航線公司的股東之一。

    記者撥打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里的企業電話后,告知接聽人員記者身份,希望協調解決幾起消費糾紛。接聽人員稱并不是新航線公司工作人員,其公司只是與新航線公司有合作。記者追問能否幫聯系到涉事企業,接聽人員稱需要問公司領導。隨后記者多次撥打該電話,均沒有人接聽。

    記者以消費者身份撥打上述電話時,接聽人員也稱不是新航線公司工作人員。但接聽人員表示,如果需要購買保健品,后續會有“指導老師”聯系指導在“棒健康”小程序上購買。

    “棒健康”小程序上只有新航線公司的信息,按消費者權益保護相關法規要求,由其他經營者實際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還應當向消費者提供該經營者的名稱、經營地址、聯系方式等信息。

    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后,“棒健康”小程序仍正常經營,涉及消費投訴也比往年有增多趨勢。僅2023年、2024年就有近50起投訴。為此,市場監管部門也苦惱:市場監管部門對消費糾紛只能在雙方自愿基礎上居中調解,找不到企業根本無法調解。

    據了解,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并未限制企業的正常經營,但對其信用有一定影響。是否與企業開展交易,由公眾自行判斷。

    事實上,2023年5月將新航線公司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后,市場監管部門發現“棒健康”小程序依然正常經營且投訴增多的情況,便在列入“經營異常名錄”的規定動作之外,于2023年7月7日向微信注冊地監管部門——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南山監管局發函,將相關投訴舉報材料進行了通報,希望他們能推動平臺下線“棒健康”小程序,避免更多消費者受害,但沒有實際效果。

    線上線下融合監管

    讓“隱身”企業現身

    “處理消費糾紛,如果找不到企業,我們也沒有太多招。”上述市場監管所工作人員說。

    讓“隱身”企業現身,是破題的關鍵。

    淄博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秘書長王偉認為,企業“隱身”找不到,本身就存在著消費風險,當出現消費糾紛后對消費者后續維權不利。電商平臺興起,與電商企業有關的“隱身”問題開始顯現。

    山東三齊律師事務所律師郭燕,常年參與維護消費者權益律師服務團工作。她說,在助力消費者維權時,也遇到過找不到企業的情況。一般來說,商家在平臺經營,平臺有審核資質的義務。消費者可向平臺獲取商家信息及聯系方式。

    線上與線下監管力量各司其職、有效合作,是避免“隱身”企業危害消費者權益的有效路徑。

    濟南高新區審批服務部經貿商事辦公室工作人員張鑫認為,當前的登記政策為企業注冊提供了便利,但也存在鉆政策空子虛假注冊的情形。如果有群眾投訴得到查實后,登記機關可撤銷相關登記事項。具體到新航線公司,如能夠證實其最初注冊時確實為虛假注冊,根據調查結論是可以實現撤銷登記的。登記機關也會將撤銷結果推送至相關部門。

    對電商平臺來說,按照規定,其應要求申請進入平臺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經營者提交其身份、地址、聯系方式、行政許可等真實信息,進行核驗、登記,建立登記檔案,并定期核驗更新。公司營業地址發生變更,需依法辦理變更登記,并換發新的營業執照。但新航線公司在變更登記地址后,未在“棒健康”小程序上對執照信息進行更新。

    “企業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后,線上經營不受影響,且平臺也沒有任何提示,線上線下監管割裂,不利于消費者及時規避風險。”多名受訪的消費者說,如果在購買時,平臺提示新航線公司已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就可能不會購買其保健品。沒有平臺提示的話,很少會有人在消費之前想著專門去查企業的相關信息。

    對此“痛點”,一些平臺已作出探索。此前,有電商平臺提出對營業執照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商家發布預警,如在預警期內未能移除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平臺將采取清退、凍結貨款、關閉電商權限等措施。

    (大眾新聞記者 劉云鶴 趙豐 賀輝 設計 張懷博)

    [來源:大眾新聞 編輯:王榮]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5 03/15 16:58
    · 來源 ·
    大眾新聞
    · 責編 ·
    王榮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