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截至2025年2月 山東共保障城鄉低保對象135.2萬人

    原標題:“數據大腦”為191萬低收入人口精準畫像

    18日上午,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山東健全困難群眾救助保障體系,兜牢民生底線情況。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我省持續深化社會救助制度改革,健全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截至2025年2月,共保障城鄉低保對象135.2萬人、城鄉特困人員34.5萬人,認定低保邊緣家庭成員16.3萬人。

    “近年來,省民政廳會同教育、人社、醫保、殘聯等部門,不斷強化政策創制和部門協同,完善城鄉低保、特困人員、低保邊緣家庭成員、剛性支出困難家庭成員等低收入人口的認定辦法,逐步形成了按照困難程度分層管理、按照困難類型分類施策的梯度救助模式。”省民政廳副廳長、新聞發言人于建波介紹,為防止救助“盲區”,我省還改革臨時救助制度,通過實施“急難發生地救助”“24小時先行救助”等政策,切實發揮應急、過渡、補充的作用,2024年全省共實施臨時救助14.2萬人次,其中對非本地戶籍人口實施臨時救助1893人次。

    通過數字化轉型推動社會救助向精準化、智能化升級,于建波介紹,2024年,山東建成覆蓋全省、分層分級、上下聯動、部門協同的山東省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信息平臺,累計整合1.2億條數據,為191萬低收入人口精準畫像。并首創“進入-拒止”雙維度監測模型,設置21類128項監測指標,涵蓋家庭剛性支出驟增、收入驟減等“進入類指標”,以及家庭成員死亡、重復待遇等“拒止類指標”,2024年監測觸發88.4萬條預警信息,經基層核驗后精準納入救助3.2萬人,動態退出不合格對象1522人,實現風險早發現、處置快響應。

    截至2024年底,我省城鄉低保平均標準分別較上年提高7%、9%,在全國率先出臺省級服務類社會救助指導意見,推動社會救助從單一的現金救助向多維的“物質+服務”模式轉型。截至2024年底,全省16個市、136個縣(市、區)已全面開展服務類社會救助工作,有針對性地為低保對象、特困人員等低收入人口提供訪視照料、就醫陪護、助餐助浴、心理疏導、資源鏈接等多樣化服務,覆蓋了33.4萬人,同比增長13.2%。此外,建設省級“救急難”信息對接平臺,開展“慈善救急難雙百行動”,將困難群眾救助需求與慈善供給“線上”智能匹配,2024年動員194家慈善組織設立220個慈善項目,通過平臺實施幫扶4462人次、支出資金2247萬元,困難群眾尋求慈善幫扶從“四處奔走”變為“一鍵對接”。

    孤困兒童一直是社會關注的重點群體,省民政廳副廳長張孟強介紹,目前,山東共有6萬名孤困兒童。在助學方面,我省在全國率先將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參照孤兒保障標準納入資助范圍,符合條件的兒童成年后仍在全日制大中專院校就讀的,除繼續領取基本生活費外,再發放每人每學年1萬元助學金;助康方面,持續開展“孤兒醫療康復明天計劃”,為0-18周歲和年滿18周歲后仍在校就讀的孤兒提供健康體檢、手術治療和康復矯治等服務,項目實施以來,近1.5萬例病患孤兒獲得資助,共投入資金1.07億元。

    此外,在殘疾兒童康復救助方面,山東在全國率先健全完善殘疾兒童康復救助政策體系,在國家要求的0-6歲救助基礎上擴大到17歲,取消對兒童家庭經濟條件和戶籍地的限制,在政策層面實現救助全覆蓋。連續7年將殘疾兒童康復救助納入省重點民生實事,康復救助殘疾兒童27.1萬人次,救助總量持續位居全國首位。

    “我省已累計免費為6700余名聽障兒童實施人工耳蝸植入手術,為8500余名肢殘兒童實施矯治手術,為350余名唇腭裂兒童實施修復矯正手術,幫助他們融入社會生活。”山東省殘疾人聯合會副理事長沈曉勇說,今年,省殘聯將進一步修訂完善現有殘疾兒童康復救助政策體系,為不少于4萬名殘疾兒童提供手術、輔助器具適配、康復訓練等康復救助服務。

    沈曉勇介紹,“十四五”以來,我省完成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15.2萬人次,高校殘疾人畢業生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5%以上;全省城鄉殘疾人新增就業16.9萬人。今年,省殘聯將推動實施新一輪促進殘疾人就業行動,實現全省城鎮殘疾人新增就業不少于5000人,農村殘疾人新增就業不少于2萬人。

    記 者 楊 帆

    實習生 邢奕萱 報道

    [來源:大眾日報 編輯:王榮]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5 03/19 07:29
    · 來源 ·
    大眾日報
    · 責編 ·
    王榮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