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大櫻桃暢銷、魚子醬出圈…… 看臨朐縣特產“致富經”

    原標題:大櫻桃暢銷,魚子醬出圈……看山東這個縣城的特產“致富經”

    特色產業開花 聯農共富結果

    ——一個山區大縣的富民產業發展樣本觀察

    提起山區,人們往往會想到貧窮和落后。殊不知,由于有著優越的生態環境、獨特的氣候條件,大多數山區是天然綠色農產品的理想產地。把山區的這些資源優勢充分利用好、發揮好,就能轉化為發展優勢、經濟優勢。

    地處魯中、沂山北麓的臨朐縣,山區、丘陵面積占87.3%,是山區大縣,也是農業大縣,果品和畜牧產業起步早、品類全、基礎好。該縣立足自然稟賦,著力把特色產業做大、做優、做強,逐步構建起山區富民產業圖譜:一方面,大櫻桃、山楂、山柿等傳統“土特產”越來越暢銷;另一方面,鵝肝、魚子醬等高端“洋貨”火爆出圈,成為了“新特產”。在特色產業帶動下,2024年,臨朐95%的村集體經濟收入過20萬元,42%的村集體經濟收入過50萬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68萬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一鎮有一業

    櫻桃產業特色鎮、柿子之鄉、洋槐蜜之鄉……臨朐農業產業“百花齊放”的景象,從這些稱號可見一斑

    進入3月,山旺鎮的大棚櫻桃陸續成熟上市。“我們這兒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有著獨特的小氣候,櫻桃上市早、個頭大、口感好,一畝地能產2500斤左右。”山旺鎮上林西村黨支部書記杜立勝說,現在“美早”品種一斤能賣到六七十元,“紅燈”品種一斤三四十元,收益很可觀。

    山旺鎮已有近40年的櫻桃種植歷史,從最初的露天種植,到探索應用大棚栽培模式,再到實現數字化管理,杜立勝親身經歷了櫻桃種植的步步升級。“現在大棚都配備了智能化控制系統,能精準調節溫度,還用上了水肥一體化技術,種出來的櫻桃品質越來越好了。”他說,鎮上有大冷庫、交易市場,儲藏、銷售都不用愁。

    在臨朐,已有6個鎮、118個村發展為全域櫻桃產業特色鎮、村,山旺鎮和城關街道衡里爐村被評為國家“一村一品”示范鎮、村。目前,全縣大櫻桃種植面積15萬畝,其中大棚櫻桃5萬畝,年產量10萬噸,是全國最大的大棚櫻桃生產基地之一。“從3月份到6月份,我們一直有櫻桃上市。集中上市期間,全國每三顆大櫻桃就有一顆產自臨朐。”臨朐縣農業農村局局長魏淑娟說。

    一村有一品,一鎮有一業。櫻桃產業特色鎮、柿子之鄉、洋槐蜜之鄉、“紅果小鎮”……臨朐農業產業“百花齊放”的景象,從這些稱號可見一斑。

    寺頭鎮因盛產山楂被譽為“紅果小鎮”,山楂條、山楂棒系列產品占據國內七成以上市場;五井鎮的山柿被評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柿餅遠銷日本、韓國;冶源街道等利用豐富的山泉水資源養殖鱘魚、三文魚,成為北方主要的冷水魚養殖孵化基地。

    魏淑娟介紹,目前,臨朐14個鎮(街、園、區)都有自己的主導產業,其中,國家級農業產業強鎮2個,省級農業產業強鎮7個,國家級“一村一品”示范村鎮3個。

    一業成一鏈

    地上,“小灰鵝”實現了大發展;水里,一條魚也“游”出了大產業

    鵝肝、魚子醬、松露被歐洲人并稱為“世界三大珍饈”。在臨朐,鵝肝這一高端食材的生產加工日漸蓬勃,產量約占全國市場的70%。

    臨朐與法國處于同一緯度,土壤、氣候與法國朗德地區高度相似,是鵝肝母體朗德鵝的適生帶。1991年,一批朗德鵝跨越重洋,首次在臨朐“安家落戶”。很長一段時間,鵝產業發展以養殖和初加工為重心。

    轉變發生在2018年,位于蔣峪鎮的山東春冠食品有限公司,率先從單純生產生鵝肝延伸到做熟制產品,推出了自主研發的“紅酒鵝肝”,頗受市場歡迎。“我們的生鵝肝銷售價格一公斤僅200元左右,但在酒店,鵝肝都是按片賣,一公斤鵝肝能切出將近40片,能賣到2000元左右。”公司總經理馬立君說,只有往深加工走,產業才能有發展空間。

    此后,一個個高端鵝肝精深加工產品陸續上市,產品附加值增加2倍以上,熱銷北上廣深和港澳等地,春冠食品的年銷售收入也由2018年的不到3000萬元,增加到了2024年的4億元。

    地上,“小灰鵝”實現了大發展;水里,一條魚也“游”出了大產業。

    “鱘魚卵孵化2-3個月能長成魚苗,魚苗可銷售,也可繼續養殖1年長成兩斤重的商品鱘魚,再養2年就能區分雄雌,雄魚銷售,雌魚再養4-5年能產卵,就可以生產魚子醬。”位于冶源街道洼子村的順宇淡水魚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董玉德,介紹起一條魚的產業鏈條。

    臨朐擁有鱘魚養殖戶178家,產量占全省61.54%,魚苗在江北市場占有率超90%,年生產加工鱘魚肉約1000萬斤、占全省總產量的44.2%。下一步,可實現年供給重量100斤左右的帶卵鱘魚約120萬斤,生產魚子醬約16萬斤,占全球魚子醬總產量的12.3%,占全國總出口量的22.9%。

    一鏈富一方

    臨朐著力把每一業做成一條鏈,最終目的是要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從種養殖,到加工銷售,臨朐著力把每一業做成一條鏈,實現全鏈開花,最終目的是要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以朗德鵝產業為例,在發展過程中,春冠食品聯合當地6家小型養殖場、78個家庭農場共同成立養殖專業合作社,探索“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實行訂單式管理,健全了利益聯結機制。

    “合作社統一供應飼料、提供技術培訓,統一收購、加工、銷售,我們養殖更專業了,也不像以前還得自己愁著找銷路。”合作社社員史洪波說,一個養殖棚全年收入將近40萬元。

    沿著產業鏈往后端看,二產、三產環節也提供了更多增收渠道,讓農民在家門口就能掙錢。55歲的寺頭鎮上河莊村村民王在紅,不僅家里種的兩畝山楂樹能帶來收益,還在當地引進的山楂加工企業億佳食品有限公司上班,每個月穩定收入6000元;70歲的五井鎮隱士村村民尹華法,看著這幾年村莊吸引越來越多的人來旅游,便把自家的房子改造成了民宿……

    目前,臨朐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達56家,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42家。這些企業一頭連著市場,一頭帶起農戶,成為產業發展的中堅力量。

    省農業農村廳鄉村產業發展處處長石敬祥分析,從橫向看,臨朐形成了特色產業“多點開花”的格局;從縱向看,每個產業都有支撐鏈條,聯農帶農效果顯著,為各地發展富民產業提供了有益借鑒。

    (大眾新聞記者 毛鑫鑫)

    [來源:大眾日報 編輯:李源菁]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5 03/28 07:31
    · 來源 ·
    大眾日報
    · 責編 ·
    李源菁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