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75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艱苦奮斗,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偉大成就,正闊步走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上。
-
要聞
-
-
視頻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招待會在京隆重舉行 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
在嘹亮的號角聲中,習近平走上主席臺,發表重要講話。他首先代表黨中央和國務院,向全國各族人民、向中國人民解放軍指戰員和武警部隊官兵、向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致以崇高敬意,向香港特別行政區同胞、澳門特別行政區同胞、臺灣同胞和海外僑胞致以誠摯問候,向關心和支持新中國建設事業的友好國家和國際友人致以衷心感謝。
央視新聞客戶端 2024-10-01 -
匯聚起共襄強國盛舉的磅礴力量
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5周年之際,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頒授儀式29日上午在北京隆重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向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頒授勛章獎章并發表重要講話,引發廣大干部群眾強烈共鳴。
新華社 2024-10-01 -
把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是新時代新征程黨和國家的中心任務。今天,我們慶祝共和國華誕的最好行動,就是把這一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不斷推向前進?!?0日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招待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
新華社 2024-10-01 -
讓明天的中國更美好——寫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之際
今天的中國,江山壯麗,人民豪邁,前程遠大。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
新華社 2024-10-02
-
-
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征程 · 發展成就
-
-
打造新動能 釋放新活力——新中國成立75周年服務業發展成就綜述
“服貿會已成功舉辦十屆,是中國服務業和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寫照,為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作出了積極貢獻?!?月1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向2024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致賀信,向世界傳遞中國以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助力世界繁榮發展的積極信號。
新華社 2024-09-13 -
讓公平正義可感可觸可見——新中國成立75周年法治進步成就綜述
新中國成立75年來,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探索出一條符合國情、適應時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新時代新征程,在習近平法治思想引領下,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深入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總體格局基本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加快建設,司法體制改革取得重大進展,社會公平正義保障更為堅實。
新華社 2024-09-14 -
保證人民當家作主 激發人民創造活力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堅持國家一切權力屬于人民,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當家作主,保證人民依照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75年來,這一制度不斷發展完善。
新華社 2024-09-14 -
書寫溫暖人心的“民生答卷”——新中國成立75周年社會事業成就綜述
新中國成立75年來,我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改善人民生活、增進民生福祉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解決關系人民切身利益的突出問題,人民生活水平連續邁上新臺階。
新華社 2024-09-16 -
向著農業強國加速邁進——新中國成立75周年“三農”發展成就綜述
新中國成立75年來,農業農村發展呈現出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實現了舉世矚目的跨越發展。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我國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邁上大臺階,農村民生顯著改善,鄉村面貌煥然一新。農業大國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向農業強國邁進。
新華社 2024-09-18 -
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新中國成立75周年文化發展成就綜述
在5000多年文明發展中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黨和人民偉大斗爭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凝聚億萬人民為新中國發展不懈奮斗。
新華社 2024-09-18 -
不斷書寫新的綠色奇跡——新中國成立75周年生態環境保護成就綜述
新中國成立75年來,我國不斷深化對生態文明建設的規律性認識,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謀劃開展一系列具有根本性、開創性、長遠性的工作,我國生態文明之路越走越篤定、越走越寬廣,在中華大地上不斷書寫新的綠色奇跡。
新華社 2024-09-19 -
用心守護億萬人民健康福祉——新中國成立75周年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綜述
新中國成立以來,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我國著力構建覆蓋全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用相對較少的投入解決了全世界約六分之一人口的基本看病就醫問題。新時代新征程,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實施健康優先發展戰略,進一步推動14億多人共建共享健康中國。
新華社 2024-09-23 -
畫好團結奮進最大同心圓——新中國成立75周年人民政協事業發展成就綜述
“75年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人民政協始終堅持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服務黨和國家中心任務,在各個歷史時期都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月20日,在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75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為新時代新征程人民政協事業高質量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新華社 2024-09-23 -
為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提供有力金融支撐——新中國成立75周年金融業發展成就綜述
金融是國之重器。新中國成立75年來,我國金融業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服務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大局,取得了歷史性成就。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堅定不移走好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持續推動金融事業高質量發展,金融業綜合實力進一步增強,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不斷提升,中國正從金融大國向著金融強國奮力前行。
新華社 2024-09-23 -
為民族復興鍛造更加堅強有力的領導力量——新中國成立75周年黨的建設成就綜述
從新中國成立時的400多萬名黨員,到世界上最大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中,黨的建設全面加強。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進一步增強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引領“中國號”巨輪乘風破浪、一往無前。
新華社 2024-09-11 -
奮進在教育強國大路上——新中國成立75周年教育事業發展成就綜述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教育事業步履鏗鏘,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引領教育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格局性變化,教育大國闊步邁向教育強國。
新華社 2024-09-10
-
-
新中國成立75周年光輝歷程經驗與啟示述評
-
-
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
一部治黃史,也是一部治國史。一組數據對比鮮明:新中國成立前的2500多年間,黃河下游決溢1500多次,改道26次,給沿岸百姓帶來深重苦難;新中國成立至今,黃河70多年伏秋大汛不決口,20多年不斷流。
新華社 2024-09-25 -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深刻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時代課題,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新華社 2024-09-26 -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新中國成立75年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始終把改善人民生活、增進民生福祉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人民生活水平連續邁上新臺階,實現了從溫飽不足到總體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歷史性跨越。
新華社 2024-09-26 -
堅持全面深化改革開放
回望75年光輝歷程,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推動一個一窮二白、人口眾多的東方大國,從“落后時代”到“趕上時代”再到“引領時代”,走出一條通往現代化的全新道路,以嶄新姿態屹立于世界舞臺。
新華社 2024-09-29 -
堅持獨立自主自立自強
新時代新征程,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堅持把國家和民族發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堅持把國家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中華民族正以不可阻擋的步伐邁向偉大復興。
新華網 2024-09-29 -
堅持發揚斗爭精神
敢于斗爭、善于斗爭,這是人民共和國波瀾壯闊的奮斗史給予我們的啟示,是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絢麗華章的必然要求。處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時期、改革發展攻堅克難重要階段,我們要發揚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以昂揚斗志迎接挑戰、以奮進拼搏開辟未來,不斷奪取新時代偉大斗爭新勝利。
新華社 2024-10-03
-
-
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
-
-
國家主席習近平簽署主席令 授予15人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
國家主席習近平13日簽署主席令,根據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13日上午表決通過的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五周年之際授予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的決定,授予15人國家勛章、國家榮譽稱號。
新華社 2024-09-13 -
習近平向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頒授勛章獎章并發表重要講話
習近平指出,新中國成立75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創造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偉大祖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在這個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中,各條戰線涌現出一批又一批英雄模范。今天受到表彰的同志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們的先進事跡和突出貢獻將永載共和國史冊,他們忠誠、執著、樸實的優秀品格值得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學習。
新華社 2024-09-29 -
共同開創新的歷史——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頒授儀式側記
從帕米爾高原的邊關而來,從科技攻關的實驗室而來,從更新換代的海岸港口而來,從底蘊深厚的學術殿堂而來,從黃土高原的基層醫院而來……他們是千千萬萬為黨和人民事業作出貢獻的杰出人士代表。
新華社 2024-10-01 -
許振超:精益求精做好本職工作,成為無愧于時代的勞動者
2003年4月27日,在“地中海法米婭”輪的裝卸作業中,許振超帶領團隊以每小時單機效率70.3自然箱和單船效率339自然箱的成績,首次打破世界集裝箱裝卸紀錄,開啟了“振超效率”的序章。此后,許振超團隊又先后8次刷新集裝箱裝卸世界紀錄,讓“振超效率”成為港航界“金招牌”,展現了中國港口工人的卓越風采。
新華社 2024-09-23 -
王永志:永志不忘強國夢
兒時家貧,直到家鄉解放、分上田地,王永志的家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1949年11月,17歲的他加入中國共產黨。從那時起,他“聽黨話、跟黨走,黨讓干啥就干啥”,開始把個人理想和祖國需要緊緊相連。
新華社 2024-09-14 -
王振義:我一生只完成了一件事,就是對病人負責
1986年的一天,一名身患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小女孩生命垂危。王振義通過仔細研判,建議她服用尚處于試驗階段的全反式維甲酸。面對他人的勸阻,王振義說:“我相信科學,我有信心!”7天后,奇跡發生了,女孩的癥狀明顯好轉,一個月后完全緩解。
新華社 2024-09-14 -
李振聲:矢志攻關 筑牢大國糧倉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20多年攻關,李振聲和團隊育成了“小偃”系列高產、抗病、優質新品種,并迅速推廣。其中,“小偃6號”能同時抵抗8個條銹病菌生理小種侵染,成為我國小麥育種的重要骨干親本,衍生品種達80多個,截至2003年全國累計推廣3億多畝,增產小麥逾150億斤。
新華社 2024-09-16 -
黃宗德:英勇戰斗 以身許國
1953年7月,中國人民志愿軍發起金城反擊戰。黃宗德所在的志愿軍第24軍74師220團2營5連奉命攻打上九井西山。他們面對的是南朝鮮軍用雷區、鐵絲網和火力點交織構筑起的防線,被敵人叫囂為“模范陣地”。
新華社 2024-09-18 -
王小謨:用一生為祖國打造“千里眼”
主持研制中國第一部三坐標雷達等多部世界先進的雷達,引領中國預警機事業實現跨越式、系列化發展……他堅信“中國人一定能行”,終其一生為祖國國防事業打造“千里眼”。
新華社 2024-09-18 -
一家三代心向黨——“高原雄鷹”巴依卡為國護邊記事
1949年12月,紅其拉甫邊防連剛剛成立,馬上就要執行邊防巡邏任務,可連隊官兵卻犯了難,這次巡邏的目的地是被稱為“死亡之谷”的吾甫浪溝,路途因險峻而出名,只能依靠牦牛引路,往返一次需要3個月,路上還常發生雪崩、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
新華社 2024-09-19 -
田華:繁花無盡
作為軍隊文藝工作者,田華經常深入連隊慰問演出。老山前線,她帶著八一電影制片廠演員連續演出20多場,官兵最多時一場達到2000人,少的時候只有一個炮位上的幾個人。有的點位實在上不去,田華就在“貓耳洞”里用電話給戰士們唱歌。
新華社 2024-09-20 -
張卓元:士謀良策為其國
他扎根市場經濟理論研究70余年,被譽為中國經濟學界的“常青樹”;在價格改革、建設現代市場體系等方面提出許多頗具建設性意義的主張,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作出了突出理論貢獻;耄耋之年仍筆耕不輟,關心著年輕學者的成長。
新華社 2024-09-23 -
張晉藩:讓中國法制史的參天大樹根深葉茂
1949年7月,張晉藩進入華北人民革命大學學習,此后轉入中國人民大學攻讀中國法制史專業研究生。當初,在不少老師和同學眼中,資質出眾的張晉藩就讀冷僻的法制史專業有些屈才。但是,在酷愛讀書尤其是愛讀史書的張晉藩看來,這個選擇真是天大的幸事。
新華社 2024-09-23 -
張燮林:書寫“國球”輝煌 捍衛祖國榮光
中國乒乓球的輝煌歷史中,張燮林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運動員時期,這位乒壇“魔術師”,以獨特的直拍長膠削球技術獨步天下;轉型為教練后,他培養出多位世界冠軍,引領中國乒乓球女隊登上一個又一個巔峰。如今,耄耋之年的他,依然心系體育強國夢,躬身力行推廣乒乓球運動,倡導全民健身。
新華社 2024-09-23 -
趙忠賢:讓中國高溫超導研究躋身國際前列
超導是指某些材料在溫度降低到某一臨界值以下時,電阻突然消失的現象。這種材料被稱為超導體,在眾多高技術領域擁有巨大應用潛力。然而,超導體要實現超導態,必須要有極低溫的環境。找到臨界溫度更高、更適于應用的超導體,是科學家努力追求的目標。
新華社 2024-09-25 -
黃大年:心有大我 至誠報國
他是黃大年,曾任吉林大學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吉林大學新興交叉學科學部首任學部長。他為黨和國家的教育、科研事業奮斗至生命最后一刻,2024年9月13日,被追授“人民教育家”國家榮譽稱號。
新華社 2024-09-25 -
路生梅:在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扎根
半個多世紀的堅守,“北京姑娘”路生梅從芳華到白發,從“小路大夫”到“路奶奶”,她的承諾也從“為佳縣人民服務五十年”,延續為“生命不息、服務不止”。退休至今,路生梅仍堅持義務接診,守護一方百姓健康。她說:“我只是做了一名醫生應該做的事?!?/p>
新華社 2024-09-27 -
“中國在75年里取得了無與倫比的發展成就”——訪“友誼勛章”獲得者迪爾瑪·羅塞芙
巴西前總統、新開發銀行行長迪爾瑪·羅塞芙日前在上海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她表示,中國發展為全球南方國家提供了新的“發展樣本”。中國倡導更加公正有效的全球治理,正在推動世界構建命運與共的光明未來。
新華社 2024-09-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