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2021 01/11 09:36
    · 來源 ·
    中國新聞網
    · 責編 ·
    古德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縫縫補補又三年" 商家開發特"抗造"手機虧還是賺

    原標題:手機“釘子戶”1臺手機用5年,庫克、雷軍都頭疼

    (記者 吳濤)“看了下新iPhone的價格,我覺得我的手機還能再戰兩年。”這本來是網友吐槽iPhone價格過高的話,但現實中真有用戶是這樣干的:1臺手機用5年。

    手機也有“釘子戶”

    近來,“手機釘子戶”一度沖上熱搜。有網友表示,自己還在用5年前的手機。這已經遠遠超出正常用戶更換新手機的周期。

    市場調研機構《企鵝智酷》在2020年發布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從換機周期看,三分之一智能手機用戶在兩年內完成手機更換。到第四年,90.1%的網民完成了至少一次的換機操作。因此四年基本可以視作當前消費者換機的一個完整周期。

    至于為啥不換手機,理由五花八門。“喜歡Home鍵。”“喜歡原來的LCD屏幕。”“媳婦不換手機,怎么輪得上我。”“換手機要搗騰一大堆圖片視頻等資料,想想就頭疼。”“窮!”

    “除了個人特殊喜好,有些手機質量讓你沒理由去換。”“不卡,夠用。”“拍照依然驚艷。”“我也想換,可手機不壞,我能有什么辦法?”

    歷史上哪些手機特“抗造”?

    記者注意到,在手機“釘子戶”中,有幾款手機被網友頻頻提及。其中包括2015年發售的iPhone 6S。“一代神機,即便用了五年,到現在依舊可以流暢運行。”

    網上還有視頻顯示,iPhone 6S從飛機上掉下來竟幸存,內置攝像頭還記錄了一切。“換塊電池,再戰兩年。”“看看新款iPhone 12的價格,我的iPhone 6S又香氣撲鼻了。”

    還有一款是2017年發售的小米6.小米6在性能方面即便放到現在依舊能用,而小米方面對于小米6的系統更新也在持續,這讓很多小米6的“釘子戶”遲遲不肯換新機。

    三星也有一款“釘子戶”手機,是在2017年推出的三星S8.“后蓋和屏幕都磕裂了,膠帶粘起來完全不影響使用。”此外,三星S9、華為Mate9、一加5等機型仍有不少擁躉。手機“釘子戶”就藏在這些機型之中。

    庫克、雷軍都曾為此“頭疼”

    俗話說,舊的不去,新的不來。這些手機“釘子戶”遲遲不換新手機,那勢必影響到新手機的出貨量。

    據中國信通院最新的數據顯示,2020年11月份,國內手機市場總體出貨量2958.4萬部,同比下降15.1%;1-11月,國內手機總體出貨量累計2.81億部,同比下降21.5%。

    雖然手機“釘子戶”僅僅是手機出貨量下降的一個原因,但不少手機廠商對此也非常“頭疼”。最近,小米副總裁常程就發微博為小米11挖走小米6“釘子戶”而歡呼雀躍。

    之前,小米CEO雷軍在小米10發布會談過手機“釘子戶”現象:“不知道還有多少小米6的釘子戶。”雷軍當時甚至在微博上發起了投票調查,最后大部分網友投票選擇不換小米10,而是繼續使用小米6。

    iPhone也不例外。在“果粉”中有個流傳很久的說法,新iPhone發布后,蘋果CEO將會將施加“魔法”,讓舊iPhone變慢。

    在2018年,蘋果終于爆發“降速門”事件,當時蘋果公布的可以優惠價更換電池的iPhone機型中就包括iPhone 6S。不知這和iPhone 6S太耐用是否有關系。

    蘋果當時給出的解釋是,其推送的一項軟件更新,其目的是用來改進峰值負載下的電源管理,以避免iPhone 6、iPhone 6 Plus、iPhone 6S、iPhone 6S Plus 和 iPhone SE意外關機,在這一更新后,某些情況下,iPhone用戶可能發現性能變慢了。

    所以,手機廠商費盡心思想挖走手機“釘子戶”,但這也引發一個新問題,得多么“秀”的手機才能挖走一個手機“釘子戶”?只有釘子才能挖走釘子,以后如何挖新釘子又成了難題。

    你認可這種說法嗎,手里的手機用了幾年了?(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古德]
    精彩美圖 更多 >>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