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智能手機市場遭遇“天花板"
智能手機頭部品牌企業謀求多元化“突圍”
8月30日,工信部發布2022年1~7月份電子信息制造業運行情況。數據顯示,1~7月份,手機產量8.63億臺,同比下降3.6%,智能手機產量6.65億臺,同比下降2.9%。同日,咨詢機構TrendForce也公布了最新的智能手機市場調查,稱今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機產量2.92億臺,同比下降5%。
“整體來看,整個智能手機產業高端化升級的趨勢還會繼續,隨著下半年經濟向好,整體市場需求量會逐漸釋放。”對于今后智能手機市場的發展,資深IT互聯網分析師丁少將認為,手機廠商要更多從消費者的需求出發,重視產品細節。記者注意到,面對智能手機市場的收縮,部分國產手機品牌也積極通過尋求新的突破口拓展業務。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許曉芳 見習記者 周蜜
智能手機市場疲軟,廠家需強化需求意識
Counterpoint Market Pulse數據顯示,2022年第二季度國內智能手機銷量同比下降14.2%。而國際數據公司IDC近日發布的中國季度手機市場跟蹤報告則顯示,2022第二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約6720萬臺,同比下降14.7%。市場調研機構Canalys公布數據稱,2022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2.87億臺,同比減少9%。
“今年上半年智能手機整體發展情況不樂觀,國內和國際大體的邏輯是一致的。”在提到造成智能手機市場疲軟的原因時,資深IT互聯網分析師丁少將說,整體上市場對于手機的需求已經趨于飽和,當前智能手機產品的換機周期也已經延長。
“智能手機產品的技術創新已經達到瓶頸期也是導致智能手機產量下降的原因之一。”但丁少將也強調,消費者每年的換新需求也不低。要更好挖掘市場,手機廠商需要更多從消費者的需求出發,重視產品細節。
值得注意的是,2022上半年,國內智能手機市場上,折疊屏等高端手機暢銷。CINNO Research發布于8月的研報顯示,2022年第二季度中國市場折疊屏手機銷量達58.7萬臺,同比大幅增長132.4%,上半年累計銷量達130萬臺,超過2021年全年的116萬臺的成績,以折疊屏為代表的高端機型正呈現出快速增長態勢。
手機門店降價走量,多家廠商上半年業績下滑
近日,廣州日報記者走訪多家位于天河區的手機銷售門店發現,雖然在手機門店購買手機沒有明面上的優惠,但實則“降價銷售”。
“假如你每月的手機套餐費達到或者超過299元,那買手機時用這張手機卡登記,就可以享受最高2400元的購機補貼。”位于天河區百腦匯的一家品牌手機銷售人員稱,上述購機優惠是該品牌聯合通訊商及國內某家大型互聯網企業共同推出的購機優惠活動。不過,該店員表示,顧客享受購機補貼就有兩年的簽約協議期,這期間是不能換手機號的。
此外,記者來到天河區崗頂附近的數碼廣場看到,手機維修店鋪前維修手機的顧客寥寥。
多家國內手機廠商的半年報均顯示,2022上半年的業績出現下滑。華為2022半年報顯示,其上半年凈利潤為146.29億元,同比下滑53.2%。小米2022半年報顯示,上半年經調整的凈利潤49.40億元,同比下降60.1%。
據悉,為提振需求,第二季度小米在“618”大促活動采取降價促銷,為利潤帶來壓力。值得關注的是,小米智能手機的平均售價(ASP)由去年二季度的1116.7元降至2022年第二季度1081.7元,同比下滑3.1%,與第一季度1188.5元的ASP值環比降幅達9%。
華為電腦業務增長迅猛 小米生態鏈不斷延伸
記者留意到,面對智能手機市場的收縮,面向未來,各大國產手機品牌正通過尋求新的突破口拓展業務。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Canalys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二季度,在中國市場,華為臺式機和筆記本電腦出貨量為83.8萬臺,同比增長80.7%,市場份額為7.3%,排名第四;華為平板電腦出貨量為103.9萬臺,同比增長0.5%,市場份額為17.7%,排名第二。
財報顯示,2022年第二季度,小米智能電視全球出貨量逆勢上漲,據奧維云網,小米電視出貨量已連續14個季度中國第一。同時空調產品實現強勁增長,截至2022年7月,小米空調產品出貨量已超2021年全年的200萬臺。而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則表示,自2017年以來,小米研發投入復合增長率達39.7%,今年預計研發投入人民幣170億元,未來5年研發投入將超人民幣1000億元。從智能手機、可穿戴設備到智能家居再到智能汽車、智能制造等,小米正逐步完善“小米科技生態”建設。
近日,OPPO與全球領先的家用健康設備及健康管理服務品牌歐姆龍健康醫療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在全新發布的OPPO ColorOS 13系統中,負一屏新增“智慧健康”板塊,歐姆龍健康醫療作為首批入駐伙伴已經上線。
[來源:廣州日報 編輯:孫寶震]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