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各大廠商搶占折疊屏手機市場 產業鏈國產化正提速中

    原標題:各大廠商加速搶灘折疊屏手機市場 產業鏈國產化正在提速中

    本報記者 賈麗

    今年以來,華為等主流手機廠商陸續推出技術更為成熟的新一代折疊屏手機,榮耀、小米等也持續在這一領域發力。3月26日,vivo正式發布新一代折疊屏手機——vivo X Fold3系列手機。vivo品牌副總裁兼品牌與產品戰略總經理賈凈東表示,vivo通過與國內供應鏈整合,實現了折疊屏手機輕薄、耐用、大電池容量和低成本。

    “從今年手機廠商在折疊屏手機領域的動作來看,鉸鏈、屏幕等核心環節技術的迭代發展,已經完全支撐起國產手機廠商自主創新,讓折疊屏手機與直板機在外觀和性能上可以一較高下,這標志著折疊屏手機技術進入到一個相對成熟的階段。”首都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理事肖旭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AI等新技術的加持及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積極布局,將持續推動折疊屏手機的技術升級、市場普及和成本下降。

    向輕量化等方向迭代

    隨著折疊屏技術的不斷成熟,全球智能手機市場迎來了新的增長點。此次,vivo推出的新款折疊屏手機搭載自研的鎧羽架構等,在折疊屏手機領域實現再度創新。

    此前,折疊屏手機一直存在屏幕折痕明顯、耐用性不足以及重量較重等問題。據了解,vivo新款手機采用的鉸鏈等技術及新型輕質材料,提升了折疊屏手機整體的耐用度,并使其更加輕量化。

    “目前,vivo正借助折疊屏手機加速沖擊高端市場,這為整個折疊屏手機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咨詢機構納弗斯分析師李懷斌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隨著技術的進一步成熟,輕量化、超薄化是折疊屏手機技術迭代的方向,也是智能手機市場的重要增長點。

    與此同時,AI折疊屏手機已成為手機市場的新寵,華為、小米、三星等各大手機廠商紛紛加入這場創新競賽。從vivo此次動作來看,AI也是其折疊屏手機發力的重要方向。

    2024年被業內稱為“AI手機元年”。達睿咨詢創始人馬繼華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隨著生成式AI技術熱潮席“卷”至手機圈,拉開了折疊屏手機AI化的序幕。

    盡管折疊屏手機市場前景廣闊,但目前仍面臨一些挑戰,如核心零部件成本較高、消費者接受度仍待提升等。“手機廠商在推廣折疊屏手機時,不僅要注重技術創新,還要考慮如何降低成本,提高產品的性價比。”李懷斌認為。

    產業鏈國產化提速

    華為、vivo等折疊屏新機的面世,不僅是其技術創新的體現,也是產業鏈協同發展的結果。手機廠商和產業鏈上市公司緊密合作,共同推動折疊屏手機的技術發展及產業規模邁入新階段。而在手機巨頭帶動下,折疊屏手機產業鏈的國產化也在提速。

    目前,部分上市公司已經在鉸鏈、屏幕等折疊屏手機關鍵環節掌握核心技術。在顯示屏領域,京東方、TCL科技等公司是折疊屏手機廠商的重要供應商。在鉸鏈制造方面,精研科技等企業以其在微型精密零部件制造上的積累,成為多家手機品牌的合作伙伴。

    同時,多家上市公司通過向產業鏈延伸,也在逐步形成橫跨多個環節的產業布局,不斷擴充產品線陣列。例如,凱盛科技近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表示,公司自主研發的30微米高強度柔性玻璃(UTG),是國內唯一覆蓋“高強玻璃—極薄薄化—高精度后加工”的全國產化超薄柔性玻璃產業鏈,一次成型項目正按計劃建設,同時也在深入推進UTG迭代技術、屏幕定向發聲等多種新技術開發。

    東旭光電表示,公司在進行全尺寸TFT-LCD玻璃基板生產的同時,橫向布局了曲面蓋板玻璃、光學膜片等核心光電顯示材料產品。興森科技則稱,公司旗下北京興斐的類載板主要應用于手機的主板和副板。另外,旗下珠海興科為手機的存儲芯片、射頻芯片提供封裝材料。

    “折疊屏手機目前仍在上量階段,在產業鏈環節,國產供應商的積極性已經被調動起來,零部件供應完全跟得上,暫時不會出現行業此前擔心的核心零部件供應短缺的現象。”李懷斌表示。

    [來源:證券日報 編輯:孫寶震]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4 03/27 10:04
    · 來源 ·
    證券日報
    · 責編 ·
    孫寶震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