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產業鏈景氣度明顯回升 有國產新款手機“一機難求”

    原標題:實探深圳消費電子市場:產業鏈景氣度明顯回升 有國產新款手機“一機難求”

    本報記者 丁蓉

    消費電子市場在經歷低谷后,目前已發出反彈信號。調研機構Canalys數據顯示,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同比增長10%,達2.962億部,市場表現高于預期,這也是在10個季度后首次迎來雙位數增長。

    5月12日,《證券日報》記者走訪深圳多家品牌手機門店和被譽為“中國電子第一街”的華強北市場時了解到,得益于各大廠商密集推出新產品,市場熱度明顯提升。

    中國信息協會常務理事、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朱克力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經濟回升向好,華為、蘋果等廠家新品發布,都對市場產生積極影響,加之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引導,消費者換機需求被帶動起來。AI(人工智能)手機等新產品為市場帶來增量發展空間,2024年消費電子市場有望迎來新一輪復蘇。”

    有望迎來溫和復蘇

    5月12日,《證券日報》記者來到深圳一家萬象匯商場中的華為、蘋果、小米等品牌門店看到,部分國產新款手機“一機難求”。

    位于商場一樓的華為門店銷售人員許先生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近期門店顧客明顯增多,新上市的智能手機Pura 70系列產品、筆記本電腦MateBook X Pro尤其受到消費者追捧。“目前Pura 70 Pro需要預訂,預訂排隊的消費者已經非常多。”

    記者注意到,不少門店還推出了以舊換新的活動。一手機門店工作人員陳先生向記者表示:“以舊手機換購新機,根據舊機型號等信息,每臺可以抵幾百元至上千元不等。”

    電子元器件市場對景氣度的感知更為明顯。深圳華強北市場是觀察全國消費電子行業熱度的重要窗口,在華強電子世界大廈內,銷售商陸先生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比起前幾個月,目前的市場熱度有明顯提升,僅今天就已來了幾批客戶訂貨。電子元器件中的存儲芯片、印制電路板、顯示面板等多個類別產品的需求已經回升,部分型號已經開始漲價。”

    各板塊復蘇節奏不一

    今年一季度,江波龍、歌爾股份、傳音控股、藍思科技、欣旺達等多家消費電子產業鏈A股上市公司捷報頻傳。江波龍2024年一季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84億元,同比增長236.93%;傳音控股一季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6.26億元,同比增長210.30%。

    據《證券日報》記者梳理,產業鏈上下游各細分賽道的復蘇節奏有所不同。根據Wind資訊數據,2024年一季度,A股存儲芯片、顯示面板、模擬芯片、光學元件、印制電路板、被動元件等各板塊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127.30%、96.01%、73.62%、48.98%、64.98%和15.92%,而射頻及天線板塊12家公司一季度凈利潤則同比下滑22.45%。

    一些上市公司近期在接受機構調研時也談到了此輪市場回暖。存儲芯片企業佰維存儲表示,公司產品主要應用于PC、手機、智能穿戴、服務器等領域,隨著市場的回暖復蘇,這些應用領域的需求在今年都有所增長,其中手機的增速最高。

    模擬芯片企業希荻微表示,手機市場在2024年有望迎來溫和復蘇,但具體到不同的終端客戶,可能會存在不同的情況。

    技術創新是關鍵

    前幾輪消費電子上行周期,主要由技術創新帶來的市場需求增量所驅動。

    巨豐投顧高級投資顧問趙玲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上一輪周期中,智能手機大面積滲透后進入了存量博弈階段。當下,隨著消費電子新品頻出,折疊屏手機、AI技術加持的手機、臺式電腦、筆記本電腦等的推廣,以及技術進步帶來成本降低,手機市場正在醞釀新一輪復蘇。”

    隨著產品更新,消費電子市場已經悄然擴容。朱克力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除了智能手機、平板、可穿戴產品之外,近幾年來還出現了折疊屏手機、混合現實頭顯、車載電子產品等,這些新產品讓消費電子的概念、品類、市場參與者都發生了擴容,新興產品為市場帶來增長點。”

    產業鏈各環節的技術迭代也在加速。例如,在存儲芯片領域,海外頭部企業SK海力士、三星和美光等積極發展HBM、DDR5并減少DDR3的產量。華安證券電子首席分析師陳耀波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企業想要更大程度受益于本輪周期,關鍵還是要回歸技術創新本源,存儲芯片企業需要提升高端產品競爭力,在HBM市場中形成有效產出。”

    [來源:證券日報 編輯:孫寶震]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4 05/13 10:49
    · 來源 ·
    證券日報
    · 責編 ·
    孫寶震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