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從5G到6G 新型移動通信技術撬開數萬億元市場

    原標題:從5G到6G 新型移動通信技術撬開數萬億元市場

    本報記者 賈麗

    移動通信網絡是我國信息技術的堅實底座。目前,我國新型移動通信技術5G-Advanced(5G的演進技術,以下簡稱“5G-A”)的規模商用已經廣泛鋪開。與此同時,隨著由中國運營商主導研究的全球首個第六代移動通信技術(以下簡稱“6G”)場景需求標準獲得通過,多項6G關鍵技術也正在從實驗階段進入到實踐階段。

    那么,新型移動通信技術在產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過程中,如何發揮催化劑作用?各行業對移動通信的關鍵需求點又在哪里?

    新型通信“照進”現實

    “新型移動通信與云計算、AI等技術融合發展,構筑起安全高效的網絡,支撐重點行業的數字轉型需求。”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宣傳中心總編輯王保平向記者表示。

    近日,《證券日報》記者走進新疆八一鋼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八一鋼鐵”)生產廠區。在這里,現代化的通信基站拔地而起,光纖穿越戈壁,實現了信息的瞬間傳遞。這座融合了傳統工藝與現代技術的鋼鐵工廠,已成為我國“5G+工業互聯網”快速發展的典型代表。

    據了解,八一鋼鐵生產廠區面積較大,在高溫和煤氣區域等復雜環境中,大量的設備同時在線,網絡負載過高,再加上工廠內部的各種電磁干擾源,容易出現網絡不穩定的情況。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新疆移動與八一鋼鐵合作,在煉鋼和熱軋車間新增了26個5G宏站和40個小站,實現了這些區域的5G網絡深度覆蓋,并部署了5G-A輕量化和3CC(三載波聚合)技術。在這一更高速率、更大帶寬通信技術支持下,網絡變得更加穩定可靠,設備在復雜環境中的應用也變得更加順暢。

    八一鋼鐵數智辦主任李川陽對記者表示,公司未來將繼續探索鐵水無人運輸和機車無人駕駛等應用場景,并逐步在烏魯木齊和伊犁等地推廣。

    在烏魯木齊國際陸港,《證券日報》記者看到,新疆聯通通過5G軌道吊遠程控制應用、園區數字孿生升級等手段,緩解了原有的網絡和用工兩大壓力,工人不再需要頻繁地爬上吊車施工。

    “依托5G網絡超低的傳輸時延,港口在生產效率提升30%的同時,還降低了70%的人力成本。”新疆貿通智慧科技有限公司科研技術部高級經理吳磊表示,新一代移動通信將提升物流樞紐中轉速度及流程追蹤準度等。

    位于新疆伊犁的伊犁慶華能源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慶華能源”)的露天礦山,也給了新型移動通信技術用武之地。依托中國電信在礦區建設的數座5G基站,慶華能源引入了無人駕駛和遠程控制,操作員坐在距離礦坑3公里的空調房間里,就可以遠程操控機械設備完成工作,達到礦山剝離作業的“采裝、運輸、排土”全流程管理與自主作業。基于5G網絡,公司還在無人駕駛底座平臺搭建、智慧礦山建設中,引入AR、數字孿生等技術,提升了設備運行效率、點巡檢效率等,并改善了工人作業環境,提高產量。

    瞄準6G聯合攻堅

    隨著移動通信產業的持續發展,頻譜資源受限、技術挑戰及高昂的研發成本等難題也逐步浮出水面。

    “5G向6G商用過渡,需要進一步解決頻譜資源擴展、能源效率提升、用戶設備功耗管理、網絡切片的深化應用、高精度定位服務、非地面網絡整合、全雙工通信技術等多個關鍵問題。這需要通信技術、材料科學、能源管理等多個領域的創新和合作。”中國通信工業協會副會長韓舉科向記者表示。

    據了解,目前國內多家通信、科技企業與科研機構正聯手攻克這些難題。

    三大運營商在今年上半年已在超280個城市進行5G-A商用部署,推出低空經濟、智慧能源等九大應用,并與華為、中興通訊等聯合推進在6G智能體系統創新、標準制定及產業試點應用等多領域的協作。

    通宇通訊、震有科技等多家企業在6G、衛星通信等方面已掌握了多項核心技術。與此同時,6G產業的“參與者”也與日俱增。天眼查數據顯示,僅2024年前9個月,6G產業鏈新增相關企業7.7萬家。

    “國內企業目前正在聯合攻關6G領域的網絡架構重建、關鍵應用挖潛、通算融合標準化、降低功耗、如何支撐AI業務等難點。”工信部信息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劉興亮向記者表示,可以重點關注基站建設、指揮調度系統、衛星導航通信、物聯網模組等領域產業空間。

    5G加速與各領域深度融合

    從1G模擬技術起步,經過2G數字技術、3G和4G的快速演進,步入5G、5G-A,歷經數十年發展,中國的移動通信產業每一次技術迭代都伴隨著通信速度和質量的顯著提升。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移動通信領域標準的主導者和引領者。

    僅以專利而言,根據工信部數據,目前,我國5G標準必要專利聲明量全球占比達到42%。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胡堅波表示,我國在5G-A國際標準中牽頭項目數及標準提案數占比超過30%。

    在6G的戰略布局與技術研發方面,中國也“跑”在前列?!度?G技術專利布局研究報告》顯示,中國6G專利申請量占全球約40.3%,位居第一。

    從迭代上看,5G網絡雖然已經能夠提供相當不錯的速度和連接穩定性,但在高速率、感知等領域的高級應用上仍有局限。5G-A的網絡能力比5G可以實現5倍至10倍提升,實現了毫秒級的超低延遲等,能夠滿足智能網聯汽車的駕駛需求、裸眼3D等應用。隨之而來的6G技術,將進一步超越5G-A,實現超高速率、近乎實時的通信等,實現通信與感知、計算、控制的深度結合,與衛星、高空平臺、無人飛行器等空間網絡相互融合,從而構建“空天地海”一體化的通信網絡。

    目前,我國移動通信業已經步入從5G向6G快速迭代發展的“黃金10年”。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趙志國認為,下一個五年,是5G加速與經濟社會各領域深度融合發展的五年,也是5G向5G-A進而向6G演進的關鍵五年。

    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預計,5G商用五年來,間接帶動總產出約14萬億元。5G-A有望迎來數萬億元市場規模。到2030年,中國6G市場規模將達到1.3萬億元,成為全球最大的6G市場。

    [來源:證券日報 編輯:孫寶震]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4 10/14 10:29
    · 來源 ·
    證券日報
    · 責編 ·
    孫寶震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