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自研設備打造立體化安全網 青島科技為神十九發射護航

    原標題:自研設備打造立體化“安全網”!青島科技為神十九發射護航

    30日凌晨4時27分,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在長征二號運載火箭的托舉下,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搭載著蔡旭哲、宋令東、王浩澤三名航天員奔向太空,發射成功。發射過程中,以中國電科第二十二研究所為代表的青島科技力量打造了一張近、中、遠程結合的立體化“安全網”,為發射工作護航。

    據悉,22所提供了包括定向儀、信標機和航天員通話電臺等在內的多種設備,均為自主研制。尤其是機載定向儀、車載定向儀、船載定向儀,分別裝備在直升機、運輸機、搜索車輛、救助船舶等多樣化的搜索平臺上,保障范圍覆蓋主著陸場、應急著陸場和海上應急濺落區,全程全方位無死角“緊盯”飛船發射狀態。同時,22所電波觀測團隊正持續開展電離層環境加密觀測和跟蹤分析,預警專家和值班員24小時不間斷做好環境應對準備,及時提供數據和分析報告,為神舟十九號順利升空保駕護航。

    在人員配備上,22所成立了專項領導小組,所長帶隊集結精銳力量,保障各項工作高質量推進。在發射場工作期間,團隊需要并行完成神舟十九號發射和神舟十八號返回搜救待命準備等任務。為此,團隊成員提前待命、精心籌備,以高標準、嚴要求鍛造最可靠的產品。大家紛紛表示,團隊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裝備“備而不用”,但研發和保障必須“常備不懈”。

    籌備期間,團隊成員遠赴南海、東海和北海救助局,在救助船舶上安裝調試船載定向儀,進行岸邊靜態測試;在外海開展設備標校和拉距測試,驗證設備主要性能指標。搜救船只顛簸劇烈,暈船反應不可避免,但技術團隊成員克服身體不適,在十多天時間內順利完成船載定向儀加裝和海上標校測試,確保設備穩妥可靠、萬無一失。值得一提的是,團隊成員李蕤、常斌、楊乾、李有生等人放棄國慶假期,完成海上船載和陸上機載搜尋定位設備安裝及加改裝任務,又馬不停蹄地趕赴廣州、煙臺等試驗外場進行準備工作。為趕時間、搶進度,另一隊成員鄒韜、張永宏、張靚等人在舟山群島、萬山島嶼等附近海域同時進行海上標校測試任務。兵分兩路、同步推進,并行工作、協調有序,22所團隊在最短的時間實現了人員和設備的效益最大化。(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耿婷婷 通訊員 黃琳)

    [來源:青島日報 編輯:孫寶震]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4 10/31 09:05
    · 來源 ·
    青島日報
    · 責編 ·
    孫寶震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